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烹记趣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在我国是老幼皆知的。究竟地球上有没有真正的火焰山呢?有的。山西大同有座七锋山,从前就曾长期冒烟,新疆也曾有过这种火焰山,一位旅行者曾经这样描绘它:“火焰  相似文献   

2.
汉代班固在《西都赋》中曰:“翡翠火齐,含跃流英”;张衡在《西京赋》中曰:“翡翠火齐,饰以美玉”,当时指的“火齐”就是现在的水晶,而“翡翠”,是否是现在所指的翡翠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3.
藏书家趣闻     
爱书不爱官:明代浙江人胡震亨,藏书万卷,日夕搜讨,凡秘藏僻本中有遗误之处,都一一校正无论,人称“博物君子”。胡在固城任教教谕时,上司提他为德州知州。他在公文下批了一首小诗,其中有“自爱小窗吟好句,不随五马渡江来”二句,托病不赴任。 遇火只教书:明代浙江藏书家王文禄,生性爱书,遇有异书则倾囊购买,亲手勘校。藏书渐丰,便贮于一藏书楼中。一次书楼遇火,众人抢救,王叫道:“请奋力救书,其他不必管”!  相似文献   

4.
戒烟趣联     
著名画家齐白石年轻时烟瘾很大,后来他体会到抽烟的危害,决心戒除,并当众把烟盒抛入河中,吟联道:烟往水里去,诗从腹中来。 相传,“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山东潍坊任职期间,手下有一名官吏嗜烟如命,饮酒无度,年仅40岁就已形容枯槁,只得向板桥告病卸职。板桥阅罢辞呈,便对该吏说我有一方,可治你病。此方原是一副对联: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因火生烟,人能回头便是人。横批:祸  相似文献   

5.
科学这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虚假的东西不揭露就能迷惑不少人。 这是五十年代发生的事了。 有一次,我们小组学习会上讨论破除迷信。这时,师叔赵大趿拉着两只破鞋,嘴上叨着半截灭了火的烟巴,看着手腕上奖的“英纳格”,走进门就说:“我发言。”他把闷了缸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白洞矿为治理大面积火区和组织安全生产所采用的一套新技术、新工艺:用精密气压计测定点压能;用计算机解算网路;用压能图描述矿井通风网路,改造通风系统,降低矿井负压;用 SF_6示踪技术检测火区漏风通道;采用了以风压调节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自然发火的工艺系统。风压调节以火下盘区进风系统能位为基础,实施了双侧调压,井下火区外围密闭采用以升压气室为主要措施,予以升压。回采工作面采用局部升压系统,在火区上部进风侧不易自燃的落煤采空区建立降压系统,有效地实现了火区漏风系统的均压调节。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有效地监测火区下邻近煤层回采工作面中的一氧化碳,大同矿务局和煤研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了 KJ2021型火下采面 CO 自动监测报警装置,该装置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均压灭火自动监测和调节”中的一项。该装置是单片机控制的遥控遥信系统,用于实现对火下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和超限报警,管理人员可借以实时、全面地了解采面一氧化碳涌出情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低浓度煤层气的输送安全,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共用”,对适用于低浓度煤层气输送安全保障系统的阻火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煤层气输送管路上的阻火器应优选具有足够强度的金属板波纹型阻火芯,以抵抗强烈的爆炸冲击波;为了使火焰在传播过程中被加速冷却后熄灭,并减小阻力,将阻火器设计加工成“中间粗、两头细”的结构,中间阻火芯的直径应足够大;优化设计的DN500干式阻火器中,波纹板数量为2、间距为30 mm,波纹带厚度为0.25 mm,阻火芯外壳直径为1 500 mm,当煤层气流速为15 m/s时,阻力为670 Pa;当火焰传播速度低于775 m/s时,该阻火器可以成功阻火。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诗人抒写情志的重要载体,其中“含蓄蕴藉”是我国诗歌的主要表现原则。然而,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王梵志诗却以白描、叙述、议论、口语化的方式赤裸裸地“揭丑”,使“丑人”“丑事”“丑物”在王梵志诗中大放异彩,以此将“假丑恶”的社会现实展露无遗。此外,王梵志诗多以不合规律、不和谐的“美”进行情感宣泄,这与诗歌的教化、说唱性质密不可分,也与王梵志诗的创作群体作为底层文人审视社会真实有关。与此同时,王梵志诗具有以“丑”扬“善”、以“丑”书“美”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纳米是什么“米”?有农民问:听说现在纳米很有用,报纸上说科学家在研究,电视广告天天念叨着“纳米”技术,连股市也有了纳米板块,而且火得不行。不知它的种子哪里有卖的,如果一年种上两季,能卖个大价钱吧?“专家”神秘兮兮地说:想知道吗?纳米比小米还要小,还是绿色食品呢,付点咨询费,我就告诉你哪里有卖。我刚买了两斤纳米,做着吃,味道不错,而且还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1.
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文顺  亓中立 《煤矿安全》2006,37(12):16-19
简要介绍了神东矿区的基本情况,对煤层自燃倾向性、自燃气体产物,自燃条件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着重论述了“降压防火”、“以快治火”、“以砂防火”的思想和技术,成功地研究了山砂稠化剂,开发了地面相对固定、井下灵活移动注浆(山砂)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实现了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与煤炭自燃发火防治工作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谢一矿“6.23”瓦斯事故灾区内的火区处理、缩封探险、火区启封及巷修全过程,为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均压”通风应用于煤矿井下防灭火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用于灭火在高沼气矿井(包括煤与沼气突出矿井,以下同)推广这一新技术,能否引起瓦斯爆炸和怎样预防瓦斯爆炸的问题,还未从实践上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这却是“均压”通风技术能不能在高沼气矿井获得更有效的利用的关键。现就采用“均压”通风处理四角田煤矿1173(2)火区过程中出  相似文献   

14.
<正> 火区封闭顺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火区内的风压、风速、风量和瓦斯浓度的变化,如果封闭顺序不正确,甚至会造成火区内瓦斯爆炸。所以,能否正确的选择封闭顺序,对救护队的人身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危害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火区封闭顺序上有三种方法:一是先封闭入风侧后封闭回风侧(简称“先入后回”);二是入风回风同时封闭(简称“入回  相似文献   

15.
三卵     
B公官居要职,逢会必讲廉洁,自言平生最厌恶三件东西:一曰权,二曰钱,三曰色。B公常言:“权欲膨胀,做出仗势欺人之事,脱离群众;钱欲膨胀,做出权钱交易,必然祸国殃民;色欲如火,燃火者必焚自身。”群众皆言:B公真乃清官也。 一日开会,B公正大言“三恶”,忽觉腹痛难忍,捂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曾先后于1975年第3期发表“矿井均压防灭火原理”(简称“原理”)及1976年第2—3、5、6期发表“风压调节技术在矿井消防火中的应用”(简称“应用”)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对矿井防灭火调压原理及技术作了论述。本文利用通风网路图解法的原理,对风压调节的计算问题作如下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7.
华山自古以其雄伟险峻而闻名天下。华山险峻何壮哉?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西岳云台歌送丹子丘》的诗里,对华山的险峻说是“巨灵劈山”、“白帝运气”的结果。诗曰“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这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解释华山之  相似文献   

18.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这是南朝诗人徐孝穆写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为世界上最早的咏煤诗了,讲的是香煤饼的制法,可惜过于简略,无法窥其全豹。到了清初,诗人历鹗在《炭墼二十二韵》一诗中写出了制作香煤饼的具体方法;“屑之复罗之,和泉  相似文献   

19.
筷子趣谈     
天天使用筷子,你可知道它在政治、军事活动、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儿童教育中,有许多传奇性的轶闻艳事吗? 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夏朝,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先秦时期,筷子叫“夹”,《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其无菜者不用挟”;秦汉两朝时筷子叫“箸”。《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隋唐时,筷子叫“筋”,陆羽的茶经:“火筋一  相似文献   

20.
我队七七年以前钻杆折断非常严重。以钻杆折断为主的孔内事故时间,七七年高达17.6%,采取措施后,七八年为7%,七九年第一季度为1.7%,累计到四月十五日为2%。下面介绍我队锻工组是怎样提高加工钻杆质量的。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往,我队负责墩钻杆的锻工组在墩钻杆方面,质量要求与检查不严,加之墩杆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个别人,怕出力图省事,过去墩杆加工一般是“一火”、“二火”,每火墩一、二次,不管达没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