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RM推出新款ARMv8架构ARM Cortex~A50处理器系列产品。该系列率先推出的是Cortex—A53与Cortex—A57处理器以及最新节能64位处理技术与现有32位处理技术的扩展升级。该处理器系列的可扩展性使ARM的合作伙伴能够针对智能手机、高性能服务器等各类不同市场需求开发系统级芯片(SoC)。Cortex~A57是ARM最先进、性能最高的应用处理器,Cortex—A53不仅是功耗效率最高的ARM应用处理器,也是最小的64位ARM处理器。  相似文献   

2.
ARM推出最新的32位Cortex—M处理器Cortex—M7,这款处理器相较于目前性能最高的ARM架构微控制器(MCU),可大幅提升两倍的运算及数字信号处理(DSP)性能。ARM Cortex—M7处理器针对高端嵌入式应用,适用于新一代汽车电子、连网设备以及智能家居与工业应用。首批获得ARM Cortex—M7处理器授权的厂商包括Atmel、飞思卡农与意法半导体。  相似文献   

3.
ARM推出了ARM Cortex—M0处理器,这是市场上现有的面积最小、能耗最低的ARM处理器。该处理能耗非常低、门数量少、代码占用空间小,使得MCU开发人员能够以8位处理器的价位,获得32位处理器的性能。超低门数还使其能够用于模拟信号设备和混合信号设备及MCU应用中,可望明显节约系统成本,同时保留功能强大的Cortex—M3处理器的工具和二进制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4.
ARM公司发布了特别为非接触式和USB智能卡以及嵌入式安全应用而设计的ARM SeeurCores C300处理器。这一新产品是基于广受欢迎的Cortex—M3处理器,结合了目前被全球智能卡广泛授权使用的32位RISC CPU——ARM SeeurCore处理器已获证明的安全特性,以及Thumb-2指令集架构的代码效率,将功耗效率和性能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5.
新唐科技推出新款32位Cortex—M0微控制器系列一Mini51给力芯。新唐Mini51系列为一高集成度微控制器,其延续M051系列特性,采用ARM公司Cortex—M0处理器,内建各种模拟与混合信号组件、多种高速通信能力器件,以满足客户更小容量代码空间与小包装、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等需求。  相似文献   

6.
三星电子授权获得ARM Jazelle软件技术,用于市场上首台商用蓝光光碟播放器——三星BD—P1000。三星蓝光光碟播放器使消费可以在HDTV(高清电视)上欣赏高清晰度光碟(HD),并通过ARM Jazelle Java加速技术实现先进的互动功能,享受超乎寻常的多媒体体验。蓝光技术是下一代DVD格式,受到全球170多家领先的消费电子、个人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厂商的支持。它的清晰度几乎是传统DVD的5倍,并大量使用Java来管理互动内容。  相似文献   

7.
(AtmelCorporation)向主要客户提供器件样品,这是基于Cortex—M4处理器之产品系列的首款器件。爱特梅尔继续致力于提供(MCU)产品,并公布了第五代基于Cortex—M4的快闪微控制器。爱特梅尔ARMCortex—M4快闪系列中的数款器件还带有浮点运算单元(FPU),从而将爱特梅尔基于ARM处理器的产...  相似文献   

8.
ARM公司发布了ARM Cortex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CMSIS:Cortex Mieroe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CM-SIS是独立于供应商的Cortex-M处理器系列硬件抽象层,为芯片厂商和中间件供应商提供了连续的、简单的处理器软件接口,简化了软件复用,并减少了新入门的微控制器开发者的学习曲线和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9.
ARM推出CoreLink CCN-504高速缓存一致性互连网络(Cachecoherent network),以响应在未来10到15年剧增的数据量及市场对节能网络基础设施与服务器的需求。这项先进的系统IP每秒可传输高达1兆兆比特(terabit)的可用系统带宽,帮助系统级芯片(SoC)设计厂商针对采用ARM 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及下一代64位处理器的“多核”企业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的高速缓存一致性互连。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ARM公司Cortex—M3处理器核的LM3S1138微控制器;结合无线射频芯片CC2420,构建工作在2.4GHz频段下且符合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节点;详细介绍了通信软件设计,并给出发送端和接收端程序的实现过程。这种节点具有性能稳定、功耗低的特点,通过实验验证了点对点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ARM 近日与软件领导厂商 Green Hills 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推出针对 ARM Cortex R5处理器优化的编译器,为车用电子的性能树立新标杆,从而使 Cortex R5处理器能够通过比其他现有微控制器解决方案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满足车用领域最艰巨的的需求。Green Hills 编译器已获得 EEMBC 验证实验室的认证,其中在飞索半导体基于 Cortex R5的车用微控制器上,Green Hills 编译器2015.1版获得1.01 EEMBC Automarks/MHz 的性能高分,较前一版本的性能提升了30%。  相似文献   

12.
《电脑爱好者》2011,(21):88-89
此A10非彼Cortex“A10”大家都知道,Cortex-A8是很强的单核ARM处理器,而Cortex—A9则是多核ARM处理器的代名词,这个A10难道会是“Cortex-A10”吗?当然不是,A10只是来自珠海全志科技推出的主控芯片,其本质还是Cortex—A8,只是取了一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而已。因此大家不要被“A10”所忽悠,它只是个方案名称(就好像瑞芯微RK2918、高通MSM8255),不是ARM处理器的架构代号!  相似文献   

13.
东芝公司推出三款新的应用处理器--“TZ2100组”应用处理器,“TZ2100组”应用处理器是东芝 ApP LiteTM产品族中的“TZ2000系列”(基于ARM R Cortex R -A9)新增的一组应用处理器。
  “TZ2100组”应用处理器是高性能的应用处理器,声音及图像数据挖掘、通信和安全功能均得到增强。样品发货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批量生产计划从2015年6月开始。  相似文献   

14.
ARM与有线和无线通信半导体公司Broadcom(博通)共同宣布,博通已获得ARMv7和ARMv8架构授权。此项协议将助力博通基于ARM架构研发自己的处理器产品。ARMv7架构是包括Cortex-A15和Cortex-A9处理器在内的目前所有32位ARM Cortex处理器产品的基础。ARMv8架构  相似文献   

15.
广州虹科提供的PEEDI是Ronetix公司研究设计的一款嵌入式在线仿真器的解决方案,它允许您通过JTAG/BDM/SWD接口在ARM,Cortex—M0/M3/M4/A8/A9,Power Architecture,ColdFfire,Analog Devices Blackfin,MIPS32,AVR32,XScale处理器内核上调试软件。PEEDI提供了执行所有调试操作所需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德州仪器宣布推出31款全新的ARM。处理器,可为客户提供从成本低至1美元到超过1GHz的未来产品的高扩展性解决方案,显著壮大了嵌入式处理器产品的阵营。最新处理器包括29款Stellaris Cortex-M3微控制器(MCU)以及基于ARM9和Cortex—A8技术的最新微处理器(MPU)——Sitara”系列旗下的头两款器件。  相似文献   

17.
新汉最新推出的ACEK3354—7P是一套ARMSoC入门套件,采用TISitaraAM3354 ARM Cortex—A8处理器和超低功耗计算机模块(ULP-COM)。ACEK3354—7P是一套完整的、随时可使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ARM的普及和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会涉及到ARM器件仿真问题。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专业仿真器提供厂商,旗下TKScope仿真器广泛使用在通信、手机、航天、工控、军工、汽车、家电等高要求领域,支持ARM7、ARM9、ARM11、Cortex—M0、Cortex—M1、Cortex—M3、XSeale等多种ARM内核;与当前全部主流IDE环境无缝嵌接,如TKStudio、Keil、ADS、IAR、RealView、GDB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服务机器人体感遥控器的设计。硬件上,本遥控器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C8T6作为核心处理器,选用ST公司的iNEMO惯性导航模块进行手部姿态的识别,同时还具有LCD显示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软件上,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实现多任务的调度和外围设备的管理。经实验验证,本遥控器具有高稳定性、高实时性、高可靠性、低误码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平台的UEFI开发与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ARM平台下UEFI的相关概念和引导流程,基于TI公司的OMAP4460 Cortex A9处理器开发平台分析了ARM-UEFI各个执行阶段的移植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ARM平台中UEFI设备驱动程序的移植及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