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行调节方式关系到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能耗及由此带来的环保效应,对于节能环保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方式的发展现状,从供暖热负荷预测、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改进、质量-流量调节及计量供热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各调节方式的特点,结合信息化监控、精细化管理及合理的收费标准等措施,最终实现按需供热.  相似文献   

2.
管网输配系统的节能研究对于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调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在介绍不同供暖系统型式的基础上,围绕节约输配能耗,分别对传统集中供热系统、分布式供热系统和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输配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以天津市某热力管网改造工程为实例,计算并分析了四种工况下,以热水为媒介,各集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供热工况下,相比传统集中供热系统而言,采用分布式供热系统,用变速泵代替调节阀可节能29.5%;基于环路拓展集中供热系统通过调节混水比最高节能67%;一次网变流量运行可节能80.1%。  相似文献   

3.
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供热的采暖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并且具有自调节能力以后,必须要有与用户调节相匹配的运行调节手段,才能实现系统的适量供热.结合集中供热常用的系统形式,分别分析用户、热网及热源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节特性及节能潜力,得出室内系统变流量、循环水泵变转速运行时节能量最高,并给出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及变转速运行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最后指出,应该针对新型供热系统和旧有供热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综合调节策略,才能实现节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存在的各个环节;通过在济南浆水泉热源厂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集散型结构的自动监控系统和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换热站采用变频水泵和工频水泵并联运行方式以及分阶段供水温度控制方案,实现了系统的节能降耗,为供热企业的节能改造和新热源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供热中存在着水力不平衡和运行能耗高等方面的问题,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研究是降低供热系统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对现有几种集中供热形式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供热系统与水力分压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在已有散热器用户回水管路上再串联一级散热器用户和一级地暖用户,对该供热系统环路的供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供热系统三级串联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供热系统稳定性好,调节方便,输配能耗低,在供热过程中可降低供热能耗;为实现舒适和节能要求,该供热系统宜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下的串联环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供暖系统中存在的监控问题,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设计了供热网站监控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了设计.模拟运行表明,系统能实现实时检测供热系统的工作情况、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完成各种数据分析并可进行遥控等,实现了故障自动诊断,确保了运行的可靠性,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对某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节能运行调控进行研究,采用以热源、热网、热用户为对象的智能控制模型.通过对锅炉排烟温度及炉膛含氧量的测试表明,应用该模型后,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前提下,与前一采暖季相比节电31.17%;节煤11.31%;改善了锅炉房操作工的工作环境,取得了良好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高校集中供热网在节能、环保、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利用物联网将自动化监测、控制引入供热系统中,对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集成、共享,利用先进的控制、管理手段,达到系统的时时监控、分析判断,及时准确调整,消除供暖冷热不均现象,供热量与需热量匹配,及时诊断故障并报警,实现系统管理由手动到自动的转变,运行数据的全面量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既能保证房间的舒适性又能减少供热过程不必要的热量浪费,针对集中供暖建筑群研发了一种室温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基站的发射/接收来收集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来集中传输数据,通过基础数据库与终端监测软件来显示记录数据.通过集中这些技术的优势,兼顾了建筑群分布范围、终端监控电脑的位置、通讯成本、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的影响.安装与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安装成本都比较低,便于工程实践中的推广;该系统可以即时显示建筑群内各室温的变化情况并保存其历史记录;从室温数据的变化情况还能直接反映热量调节过程.因此本系统的开发,为集中供热的节能以及房间温度的局部调节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集中供热技术研究和应用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的目标。集中供热能够有效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而在集中供热的应用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是关键的环节。本文对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分析了供热系统对室温的控制方式以及对水温的自动调节功能,并提出了进一步降低供热系统热能损耗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节能中央空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中央空调具有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特性,造成常规控制方法下系统供给的能量与负载所需能量不匹配,使得中央空调与使用环境能量供求不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针对中央空调的控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预测控制方法,将Elman神经网络预测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机结合,通过预测未来能量需求,实时调节控制策略,使系统所需能量和空调输出能量达到匹配.采用Elman神经网络预测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机结合的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节能效果显著.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型节能中央空调,可有效控制中央空调与使用环境能量供求的关系,为降低智能建筑能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有很大的降耗空间,本文论述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要采用综合措施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包括对空调冷热源系统改造、空调输配系统改造、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改造。采用综合措施节能改造的方案,对中央空调系统减少能耗、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具有多变量、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系统特性及常规控制算法系统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与预测控制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与预测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模型,通过优化变风量控制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预测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控制精度高,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计量收费及调控节能的可行性,针对供热监测系统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多通道温度、电量、流量、日照量及远端数据的实时监测系统,系统整体设计分为前端数据采集与后端数据管理。经过验证,系统可长时间稳定运行,为确认计量收费及调控节能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采暖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确定建筑物的采暖耗热量指标,是检验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手段。确定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建筑物热特性参数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测试法和通过对采暖系统供热量测试得到的采暖系统测试法,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公共建筑热计量节能改造是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供热、用热双方励行节约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需要。通过对公共建筑热计量的推广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承德热力集团实施公共建筑热计量项目的经验与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首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绿色节能建筑、新能源利用和智能控制构成的集成系统来研究建筑节能问题.建立综合再生能源利用示范系统,即热泵技术、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BCHP)和全热交换通风系统,建立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室内热湿环境、空气质量和能源系统的监测控制,优化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并且在新建建筑中该类建筑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问题,从节能管理角度探讨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工作。首先分析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识别出运行阶段的节能制约因素,然后根据节能管理主体的不同,分别从政府、业主、物业公司和使用者4个方面制定节能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湿热地区设置空调的实验室的空调能耗比常规公共建筑的空调能耗要大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空调系统中排风引起的空调新风能耗占比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功能独立的“新风-补风”系统,较大程度地减小湿热地区实验室所需的新风量和新风负荷,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该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多联机+新风”空调系统相比,基于分功能设计的“多联机+分功能新风-补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率达到了6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