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四季度以来,房企纷纷向全年销售目标发起冲刺,行业整体销售额稳步增长。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房企集中度上升、融资环境不断收紧,房企之间分化加剧,尤其是中小房企,生存压力持续加大,破产数量明显增多。业内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经超过450家,超过2018年全年的破产数量(《经济参考报》2019年12月12日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活下去",不再只是口号。据中房网统计,截至8月24日,年内共有244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以此来看,平均每天就约有一家房企破产。最新的一例在广东。8月底,粤系老牌房企粤泰被申请破产清算。这家早在20多前就进军房地产,且曾与"华南五虎"齐名的房企,终于不堪债务压力,走向了破产边缘。  相似文献   

3.
数据     
正-5.3%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房企融资月报显示,2021年1月,房企发债1630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721亿元,同比下降5.3%。40%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伊始,仅在1个月内就有万科、华润、大华三家房企宣布发行住房租赁债,总金额达到了50亿元,超过了2020年全年住房租赁债发债总额的40%。-0.35%据诸葛找房数据,2 0 2 1年1月全国大中城市月租金挂牌均价为3 4.4 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3 5%。其中,深圳、北京租金水平均下降,分别环比下跌1.13%、1.18%。  相似文献   

4.
正10强高手过招,有的房企闪电崛起,有的瞬间滑落,还有的几进几出。从亿翰智库、巧芯数据发布的2010-2020全国房企销售业绩单年累计排行榜、2010-2020全国房企销售业绩十年累计排行榜来看,同样的政策、同样的行情,10强高手过招,有的房企闪电崛起,有的瞬间滑落,还有的几进几出。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3年楼市持续回暖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分化、强者恒强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年内销售突破千亿元,房企从2012年的3家增加至7家,房企进入销售前10的门槛有可能达到600亿元,比2012年提高40%。千亿房企的扩围反映了怎样的市场状况,千亿房企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千亿房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本刊将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组织变革再次上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月19日已有7家房企进行了组织调整。2020年头部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约20家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也有房企有多次调整,2月、3月是组织变革最频繁的时期)。其中,总部变革类的有正荣、荣盛、恒大,区域变革类的有碧桂园、中梁、远洋、雅居乐、卓越、首创,区域+总部类的有万科、旭辉、绿地、阳光城、祥生、华夏幸福、中南置地、新城、万达、世茂福晟、实地。  相似文献   

7.
蓄势 启航     
正疫情期间房地产行业受到的影响正在发酵。部分房企通过线上卖房纾解压力,促进销售,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销售困局。此外,房企一季度新开工面积、投资额大幅下降,复工、复产日期一再推迟,项目销售被腰斩甚至阻断。商业地产、长租公寓等领域更是面临客流量减少、租金下滑各种考验。行业特征要求房企高速运转,具有良好的现金流。但是,疫情给高速运转的流水线拉了一个"急刹车",甚至直接拉断一些房企的资金链。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自2020年元旦始,截至3月20日,全国已有超100家房地产相关企业破产。在日前召开的各大房企业绩会上,以恒大、万科、融创为代表的龙头房企纷纷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预警未来不确定性风暴,暗含着对未来谨慎的  相似文献   

8.
土地/市场     
正1月5家房企拿地超百亿2018年1月,我国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活跃,房企在热点一二线城市联合拿地数量增多。数据显示,2018年1月,碧桂园、龙湖地产、中海地产、万科、世茂房地产5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碧桂园以168亿元的拿地金额居于榜首,龙湖以140亿元位居第2,中海以138亿元居第3位。拿地排名前10位的房企拿地总额约1000亿元,占排名前50企业的44.2%,龙头房企继续保持良好的土地资源优势。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投资重心。数据显示,1月,杭州以418亿元的土地成交总价位于榜单首位,同比上涨151%;北京土地市场依旧  相似文献   

9.
正自2020年8月三条红线提出至今,已过去了一年多,其间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2021年中报披露季后,笔者筛选60家典型样本房企,分析了它们历年的经营性、投资性及融资性现金流净额变化。哪些房企在现金流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房企依旧依靠融资驱动?  相似文献   

10.
正对资金急需的中小房企应抓住融资窗口期,抓紧时机安排融资规划。最近业内对中小房企破产的事关注颇多。人民法院网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发布破产文书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房企有200多家,三四线城市中小型开发商占比较高,而在去年一整年实际发布破产文书的房企也仅有320家。而这些房企破产原因多为负债过高、资金链破裂。在与一家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虽然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还在增长,但却比过去几年都难过——知名房企裁员见怪不怪,高管离职、跳槽频繁;有房产中介因长时间卖不出一套房而轻生;数家百强房企陷入破产困境……2020年,会好吗?很多人说,2019年很难,2020年会更难。悲观者有悲观者的理由,但唯有乐观者才能成功。2018年底,主流观点也认为,2019年商品房销售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1月,在上半月短短的20天内,包括新力控股、建业地产、当代置业、禹洲集团、正荣地产五家房企就合计发行了17.22亿美元的绿色优先票据,达到了2020全年95家典型房企发行总量的91%,迎来了绿色债的发行高潮。房企为何青睐绿色债?绿色债发展前景如何?又是否会成为市场主流?绿色美元债逐步走热,2020年后发行超230亿绿色债券指的是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据95家典型房企监测数据,2020年至2021年1月20日,绿色优先票据的发行规模达到了36.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30亿元),其中2020年发行规模达19亿美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长245%。此外2021年1月短短20天内,就包括有新力控股、建业地产、当代置业、禹洲集团、正荣地产五家房企合计发行了17.22亿美元的绿色优先票据,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头部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约20家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也有房企有多次调整,2月、3月是组织变革最频繁的时期).其中,总部变革类的有正荣、荣盛、恒大,区域变革类的有碧桂园、中梁、远洋、雅居乐、卓越、首创,区域+总部类的有万科、旭辉、绿地、阳光城、祥生、华夏幸福、中南...  相似文献   

14.
数据     
<正>近日,部分上市房企公布了今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多个房企预告净利润亏损,其中10家房企预计出现首亏。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消逝,房企经营业绩下滑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随着房地产行业新常态经营模式的建立,房企转型已经成为趋势。10家据统计,从10月20日开始到11月24日期间,北京35天内将出让31宗土地。31宗土地起始价超过600亿元。如果按照北京目前土地市场平均溢价率40%计算,粗略估算这31宗地块的最后成交总金额有望接近900亿元左右。31宗  相似文献   

15.
数据     
正0.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3月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租赁房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3%。0.13%据诸葛找房数据,2021年3月全国大中城市月租金挂牌均价为34.5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3%。14%据华西证券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龙头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上升14%,成长型房企同比下降16%,中型房企同比下降21%,龙头房企整体拿地金额提升最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季度末上市房企陆续公布了2020年成绩单,部分房企也在业绩会上透露2021年的销售目标和市场判断。整体而言,谨慎投资仍是主旋律,区域选择仍聚焦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且在22城集中供地之下,普遍认为提升投资质量、拓宽投资渠道是突围的核心竞争力。销售目标普遍放缓,近三成上市房企目标增幅低于10%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各大房企纷纷发布年报。从销售金额看,去年新增千亿和两千亿房企各5家,这样,2019年有34家房企进入千亿阵营,15家房企步入2000亿阵营。有的房企则面临营收、毛利等关键指标下滑,走上下坡路。目前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哪些房企有持续增长的能力,哪些房企陷入了困境呢?本文重点研究TOP30房企整体经营情况,选取净负债率、毛利率、净利率、现金短债比等财务指标,解读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以来,房企融资供需两端受到"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叠加"两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管理政策的限制,房企融资环境收紧。同时,2021年房企融资发债的整体数据也并不乐观。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5480亿元,同比下降16%,规模累计增速连续两年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全年龙头房企销售业绩仍然光鲜亮丽只是表面的,并不意味着房企尤其是龙头房企还可以继续沿用规模化的扩张模式继续前行。综合多方面消息显示,2014年全年龙头房企销售业绩仍然光鲜亮丽,其中,绿地、万科、万达、保利、碧桂园、恒大和中海已经突破千亿销售业绩,2014年全年"千亿军团"房企的数量仍然和去年一致,维持在7家左右。同时,领军企业尤其是"千亿军团"不断强化竞争优势,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小房企的距离,分  相似文献   

20.
正千亿房企在解决了战略和管理问题之后,即须快马加鞭做好业务,审慎进行四则运算。如果说三年前万科率先突破千亿只是"一花独放不是春",那么2013年另六家房企即绿地、万达、保利、中海、碧桂园及恒大同时跻身千亿阵营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由此进入千亿房企群星灿烂的崭新时代。千亿佳绩可喜可贺——千亿阵营的七家房企(包括万科)销售总额接近全行业的八分之一,市场集中度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