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1999年、2003年、2009年3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信息,通过GIS技术分析10年间建设用地变化的动态信息,得到建设用地扩展侵占耕地、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及空间分布,然后从人口变动、经济增长、政策制定3方面分析对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产生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城市建设用地向外扩张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15年山东省煤炭产业有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首先运用spss21.0对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人均生产总值、人口强度、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6个因素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个具有相关性的因素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最终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企业规模扩大对煤炭产业碳排放量具有抑制作用,能源强度和企业数量因素对煤炭产业碳排放量具有推动作用;各个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与总通径系数差距较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碳排放的间接影响在总影响效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搜集2001—2016年间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煤矿事故直接致因及间接致因,选取群体压力、管理者态度、设备设施、复杂环境、组织管理等5个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明晰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系数,计算各潜在变量间的直接效应值、间接效应值及总效应值,甄别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作用效应值最大的影响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共同耦合作用下,设备设施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群体压力是首要外因。因此,煤矿企业亟待强化员工抗压能力,减少甚至遏制客观因素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剖析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演变,揭示建设用地结构演变机制,明确建设用地合理配置路径,从而为我国东北三省制定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本文依据《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首先将城市建设用地类型整理归并为R类用地(居住用地)、M类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C类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S类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其次利用信息熵和偏离-份额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对东北三省34座城市的建设用地结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2年以来东北三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4%,其中以C类、S类用地贡献最大,用地占比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29%和5.51%。R类用地在4类城市建设用地类型中增幅最小,且呈不断下降趋势。2)M类、C类、S类用地的偏离分量对份额分量起到正向调整作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了东北三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化。2012年之后东北三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较小,4类用地比例关系相对稳定。3)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交通水平、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东北三省城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90年以来长春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情况为依据,通过对用地结构与布局,用地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用地技术经济指标与总体水平,用地潜力与开发可行性等议题的分析和论证,指出了长春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具有的内在潜力,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13和2015年三期日照市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日照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呈扩张趋势,新增建设用地类型以工业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利用较为粗放;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的扩展合理有序,居住用地空间分布较不均衡,人均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景观生态格局有向破碎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景观多样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林用地面积基数大,生态型景观辐射范围和控制能力较强,非建设用地保障能力高,城市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呈现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7.
民间资本的不断介入催生资源型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资源型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收入比过高、空置率较大,市场风险严重。为探寻民间借贷与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效应,以鄂尔多斯为例,通过θ值法间接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规模进行测算,并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房地产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表明民间借贷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刻画出民间借贷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 《煤炭科技》2007,(3):9-11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事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变现能力差、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及风险高等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投资方案和决策具有相当大的潜在风险,尤其在我国房地产供需矛盾突出、市场尚未完善、政策法规尚未健全、交易信息和市场资料不足的房地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会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风险。通过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进行分析,针对房地产自身特点,提出了在房地产开发中应该如何规避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晴  丁雪丽 《中州煤炭》2018,(1):76-82,86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总量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研究这种变化趋势的驱动因素,有利于节约农业用水,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其他领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2000—2013年的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变化影响因素分解为用水强度效应、产值结构效应、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探讨其对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对虚拟水量的变化起到拉动作用,用水强度效应和产值结构效应对虚拟水量变化呈现较弱的抑制作用。4个效应对3个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变化的贡献趋势基本一致,从大到小排序均为经济效应、用水强度效应、产值结构效应、人口效应,仅在具体的贡献量上有所差别。用水强度和产值结构效应对3个地区虚拟水量的贡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相比东、中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受经济效应的拉动作用小;人口效应对东部地区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缓解用水矛盾、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敏  刘彬 《资源与产业》2022,24(5):90-97
湾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开放优势在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实现湾区制造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引领湾区经济开放化和多元化的重要途径。采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集聚度,并通过SEM和SDM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明晰,产业集聚特征明显。2)粤港澳大湾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在邻接矩阵和经济地理矩阵下影响系数分别为0.213和0.121;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对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系数为0.063和0.316,促进了本地制造业发展;资本存量对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0.918。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的优势,有利于为广东地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产业均衡化发展提供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集资源、资产、资本于一体的经济要素,在我国土地的资本特性尤其明显。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提出是我国的特有现象。我国最主要是由政府运用对土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来控制土地供应的数量、结构、价格和时序等,它的任务包括:1)对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调控;2)对产业结构的调控;3)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新探讨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其理论基础缺乏、实践效果不明显、激励不相容、存在时滞性等缺陷,认为应从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宏观调控手段。  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通径系数法对有机膨润土制备因素与吸附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各制备因素中,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是占主要的,其次是膨润土的质量;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对有机膨润土的吸附性能有直接影响外,还存在程度不同的间接影响;剩余项的通径系数0.418还表明,还有改性方法、搅拌速率、膨润土粒度、测量误差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由此说明有机膨润土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膨润土原土质量、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有效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是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148个县域空间为研究单元,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GIS的空间表达方法,结合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国土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机理,得出结论如下:1)在县域层面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自相关,呈现趋同趋势,LISA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全省国土开发强度有着明显的"点—带—片"状结构特征; 2)人均GDP、人口密度、地均财政支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坡度系数对国土开发强度有正向影响,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到渤海距离有着负向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呈现影响程度和作用敏感性有着显著差异; 3)地理区位基础是影响国土开发强度的最直接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开发强度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能减缓开发强度过快上升,农业保护能有效地控制国土开发利用方向与强度。研究结果以期为河北省差别化管控国土开发强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参考,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土地利用的工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主导,工业项目的投入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用地紧张的制约下,提高工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以某市近4年供地投入建设的工业项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投资强度、地均产出、地均收益、土地利用率、投资建设周期、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率等7项指标,对指标特征值及其与项目投资规模、所属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工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措施,对于有效节约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在1996-2004年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持续提高,其中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呈现较大增幅;农业用地内部调整与非农化调整特征明显。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过程,发现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是研究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题,也是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源于外来资本的房地产投资、工业项目投资则是另一个主要驱动力。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工业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主导,工业项目的投入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用地紧张的制约下,提高工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以某市近4年供地投入建设的工业项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投资强度、地均产出、地均收益、土地利用率、投资建设周期、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率等7项指标,对指标特征值及其与项目投资规模、所属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工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措施,对于有效节约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晴  刘柄麟  张超  等. 《资源与产业》2017,19(1):23-28
把握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于优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深远。选取影响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因素,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4年苏州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苏州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发展由土地滞后型转变为人口滞后型;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由不协调过渡到较协调,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土地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原因主要集中在城镇扩张模式和发展政策上。因此, 苏州市应该选择合理的城镇扩张模式,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多元渠道获取城镇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8.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经济、人口、住房、环境、公共管理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要素,构建因果回路图与流量存量图,并对2004—2018年的模拟结果进行历史值检验,对2019—2033年城市系统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未来长春市城市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状况将继续存在,2018—2033年人均建成区面积增长47.9%,2033年人口总量(仅中心市区)将达448.392万人。人口流动对教育资源较为敏感,对工业规模增长与医疗资源投入敏感性较差。2033年长春市城市用地结构中住宅比例将会扩大至32.88%,工业用地比例将不断缩小至18.33%,城市交通用地占比将呈现先增大后缩小趋势,公园绿地面积占比稳定在4.33%。在“增加教育支出”和“增加工业增长值比率”情景下,人均建成区面积比自然状态模拟的数值低,分别减少了5.47%和3.97%,即对城市人地矛盾起缓解作用;在“增加工业人口比例”和“增加住房增长率”情景下,人均建成区面积比自然状态模拟的数值高,分别增加了3.96%和0.84%,不能改变人口城市化速度慢于土地城市化速度的现状。可通过合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居住成本、稳定城市人口、吸引人才,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土地利用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1996年详查数据和2006年土地更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近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分析,选取农业人口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38个自然及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3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政策以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