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及工业废水的处理,但饱和活性炭属于危废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对饱和活性炭采用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再生研究,考查微波辐射的时间、温度对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碘值)、得率、比表面积的影响。活性炭最佳微波辐射再生的条件为温度400℃,10 min加热时间,氮气流量为1L/min,再生活性炭得率为77.2%,碘值为860 mg/L,较新鲜活性炭恢复87.9%,吸附COD能力恢复79.2%,比表面积恢复89.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再生活性炭孔隙和表面性质得到了有效恢复。X射线能谱分析(EDS)结果显示,再生活性炭的Ca、Mg、Na、S元素含量较饱和活性炭分别降低28.6%、25%、100%、76.1%。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27-131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甲基橙溶液为染料模拟废水,在恒温振荡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考察活性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05 min,温度45℃时,核桃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溶液(200 mg/L)的吸附率达99.76%,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热再生率高,再生后活性炭损失率最高达52.31%。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6,(1):127-130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甲基橙溶液为染料模拟废水,在恒温振荡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考察活性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05 min,温度45℃时,核桃壳活性炭对甲基橙溶液(200 mg/L)的吸附率达99.76%,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热再生率高,再生后活性炭损失率最高达52.31%。  相似文献   

4.
废活性炭微波加热法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微波加热技术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微波再生废活性炭的研究进展。与传统加热技术相比较,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具有耗时短、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产品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性能较好。影响微波再生废活性炭的因素依次是微波功率、加热时间、活性炭吸附量。展望了微波加热再生废活性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波功率、活性炭粒径、载气流速对活性炭升温规律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综合试验平台进行活性炭微波加热升温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下活性炭的升温特性。结果表明:相同前提下,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2种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的升温速率不断加快,最高温度随之提高,微波功率从240~400 W时,木质活性炭在10~16 min平均温度增幅达93℃,明显大于煤质活性炭;增加粒径导致木质活性炭达到的最终温度有所降低,且升温速率减小;提高载气流速可减缓木质活性炭的升温速率并降低其最高温度。获取最高活性炭温度的最佳试验工况为微波功率P为400 W、活性炭粒径d≤1 mm、载气流速Q为60 L/h。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4):703-707
采用微波辐照与氧化剂浸泡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通过BET、SEM、FTIR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与氧化改性均能丰富活性炭表面孔隙结构;活性炭改性后表面O—H、C—O、CO等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样品的增加最为明显。脱硫实验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改性后,SO2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效果最佳,在60℃、烟气流量0.4 L/min时吸附量为33.31 mg/g;在烟气流量0.41 L/min之间,活性炭的吸附量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在601 L/min之间,活性炭的吸附量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在60120℃,随着温度升高,活性炭的初始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试剂再生被苯酚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研究H2O2和Fe2+的投加量、pH值、温度、振荡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再生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H2O2投加量为7.5mL、FE2+投加量为400mg/L、反应pH值为3、温度为25℃、振荡速率300r/min、反应时间60min时,再生活性炭...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用微波辐射加热水蒸气活化法再生乙酸乙烯用废活性炭的新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活化时间40 min、水蒸气流量2.1 g·min-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193.85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 mL·(0.1 g)-1、得率为65.36%.对活性炭的微孔分布和全孔分布进行了研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547.47 m2·g-1、总孔容为0.8 mL·g-1.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辐照与氧化剂浸泡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通过BET、SEM、FTIR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与氧化改性均能丰富活性炭表面孔隙结构;活性炭改性后表面O—H、C—O、CO等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样品的增加最为明显。脱硫实验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改性后,SO2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效果最佳,在60℃、烟气流量0.4 L/min时吸附量为33.31 mg/g;在烟气流量0.4~1 L/min之间,活性炭的吸附量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在60~120℃,随着温度升高,活性炭的初始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减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浸渍活性炭的氨逸出问题,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法,以逸出氨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浸渍活性炭逸出氨量的影响。响应面结果分析表明,当时间为90 min,流量为1.0 L/min,温度为30℃时,浸渍活性炭逸出氨量达到最大,为75.40μg,各个因素对浸渍活性炭逸出氨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时间>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