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5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规范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658例患者与灌洗前相比,经历双侧肺灌洗后1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灌洗后2周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方法,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肺中叶病变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中叶切除16例,中上叶切除3例,中下叶切除7例,右全肺切除2例,中叶楔形切除1例,剖胸探查活检1例。结果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中叶病变的诊断要将恶性肿瘤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对诊断不明、内科治疗无效的中叶不张应尽早手术,手术难易程度及切除范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6.9%,死亡率23%。结论积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性脑病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法(全凭组)和静吸复合麻醉法(静吸组)。比较2组术中SPO2、BP、HR、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结果静吸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全凭组术中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法,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具有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18例肺切除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18例肺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肺切除的患者,除了术前护理外,更重要的是手术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化工之友》2008,27(13):27-27
目的探索肺切除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胸外科发生的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3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的未发生呼衰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FEV1(<1.5L)、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年龄大于60岁是肺切除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对高危病人进行充分评估,同时在术中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范围,术后加强监护可减少肺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毁损肺是指一侧肺有广泛的不可逆的病灶,且其功能完全丧失的良性病变。其原因分先天和后天2种。临床上常见的有狭窄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广泛肺纤维化、多发肺囊肿、反复感染导致的肺实变、肺化脓症、有或无空洞等各种不同时期的病灶同时存在的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肺下叶结核患者的临床X线特征及误诊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64例肺下叶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X线检查并归纳其特性。结果临床X线表现主要包括小叶肺炎样与流沙样征象,具体还有粟粒型、空洞型、结核球型等表现。文中共有12例患者被延误诊,平均延误时间为1.8个月,分别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炎、肺脓疡、肺癌、大叶性肺炎。结论由于肺下叶结核为少发部位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同时X线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导致易被误诊。因此应注意消除肺下叶结核临床误诊减少延误的主要事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对照组3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h、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在短期内均有改善,但行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通气,经通气1h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机械通气24h后呼吸频率逐渐减慢,而对照组呼吸频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处理进行研究。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其中麻醉处理中硬膜外阻滞27例,静吸复合麻醉7例,腰麻2例,颈丛臂丛阻滞3例,其他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术后随访48h内无死亡病例,1例为中毒性休克,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轻度肺功能不全2例。结论高龄并不是手术和麻醉的禁忌证,麻醉中要全面考虑患者身体条件,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和麻醉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的麻醉途径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全麻药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毕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上机护理。结果15例患者在治疗1~3d后病情均好转,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均不同程度缓解,意识逐渐清醒,精神状态改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因其无创的连接方式,上机与停机相当灵活,只要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就可以使患者减轻病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呼吸内64例COPD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1h、机械通气后4h、机械通气后24h,和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转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1、4、24h和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aO2下降(P0.01)30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改用有创通气后死亡,抢救成功率93.8%。结论 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不同体位吸痰对高龄患者心脏术后氧合指数及SPO2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心脏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66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58±3.4)岁,心脏手术后实行机械通气,去平卧位、30~45°、60~90°3种体位进行吸痰。吸痰前后均以一定的吸入氧浓度(FIO2),测定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同时记录吸痰后SPO2至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结果 30~45°时吸痰后氧合指数最高,而SPO2恢复时间最短。结论对高龄患者心脏术后进行呼吸机治疗时,取30~45°进行吸痰,不仅减少吸痰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改善肺部情况,有助于高龄患者心脏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7年经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处理的8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85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11例(12.9%)术后有残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1.8%,85例患者总治愈率为97.6%(83/85),总残石率为2.4%(2/85)。结论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与颈部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颈丛阻滞麻醉和颈部硬膜外麻醉2组。颈丛阻滞麻醉采用双颈浅加单侧颈深[三点法]阻滞;颈部硬膜外麻醉选择C4~5硬膜外进行穿刺麻醉。并对2组患者麻醉前、切皮、分甲状腺上极及手术完成4个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及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麻醉引起术中声嘶的情况。结果 颈部硬膜外麻醉组仅收缩压与麻醉前相比有差异(P<0.05),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舒张压,收缩压与麻醉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颈部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颈丛阻滞麻醉,2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硬膜外麻很少引起患者声嘶。结论 颈丛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对与患者呼吸功能均无显著影响,但颈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轻,引起的术中声嘶极少,麻醉效果更满意,值得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等指标。结果 BiPAP组治疗后6h,PaO2即有显著上升(P<0.05),PaCO2有下降但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24h动脉血pH、PaO2、PaCO2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24hPaO2有显著上升(P<0.05),pH值、PaCO2有改善均无显著性(P>0.05)。72h后PaCO2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内转移瘤手术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本院近3年来手术切除23例颅内转移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23例中肉眼全切18例(78.3%),次全切3例(13%),部分切除2例(8.7%);术后19例(82.6%)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明显;3例(13%)无变化,其中2例患者术前无症状者;1例(4.4%)恶化。结论手术切除颅内转移瘤治疗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理诊断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FN γ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在诊断抗酸杆菌阳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诊疗抗酸杆菌阳性肺疾病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25例痰抗酸杆菌阳性肺疾病患者的痰样本、胸腔积液、组织活检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IGRAs试验、药敏试验。结果 325例痰抗酸杆菌阳性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308例(94.8%),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17例(5.2%);IGRAs对诊断MTB肺疾病患者灵敏度为85.1%,在抗酸杆菌阳性条件下,对诊断NTM肺疾病患者灵敏度为88.2%;MTB对一线结核药耐药率高于二线结核药(P0.05),大部分NTM对一线结核药具有高耐药。结论抗酸杆菌阳性肺疾病患者应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以便精准地治疗MTB和NTM肺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56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28)和对照组(B组n=28)。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 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药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