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种薄层评价测井新技术,薄层电阻率测井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评价,油气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给出了几个利用薄层电阻率测井识别薄油气层的实例,介绍了薄层电阻率测井在油气层识别中的解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方位电阻率成象(ARI)仪是新一代测向测井仪,它具有垂直分辨率高,全吉眼覆盖以及定向确定井深部地层电阻率的特点,为测井精细解释了有力的手段。本文阐述了了ARI在薄层解释、储层有铲性评价等方面在四川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吉林高台子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 ,认为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粘土矿物的地层 ,若地层水较淡 ,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主导因素。粘土含量不同 ,其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 (I- Sw)关系曲线特征不同 ,故将粘土含量作为选择饱和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 Waxman- Smits模型中阳离子当量电导极大值(Bmax)是温度和频率的函数。利用所建立的解释模型处理了 2个油田的 7口井资料 ,解释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吉林高台子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认为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粘土矿物的地层,若地层水较淡,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粘土含量不同,其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I-Sw)关系曲线特征不同,故将粘土含量作为选择饱和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Waxman-Smits模型中阳离子当量电导极大值(Bmax)是湿度和频率的函数。利用所建立的解释模型处理了2个油田的7口井资料,解释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曲堤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其电阻率数值很低,有时比围岩的电阻率还低,油层被误解释或漏掉的情况时有发生,分析了曲堤油田沙三,沙四段低电阻率油气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特征,认为低电阻率的成因是:束缚水含量高;伊利石粘土吸附水,使总束缚水含量增加;地层水矿化度偏高;亲水岩石表面形成水膜,成为导电通道等。介绍了定性评价方法,在定量解释中,用S-B新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用曲10井的实际资料验证 相似文献
6.
7.
8.
岩石电性参数(电阻率、介电常数等)频散是岩石介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岩石电阻率频散特性发展起来的复电阻率测井方法.有望改善和提高陆相沉积地层油气评价的质量和能力。应用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进行地层评价是目前定义的复电阻率测井的主要特点。本文从电阻率测井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复电阻率测井的理论依据及测井原理,仪器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通过在SN及WN油田部分井上的测井解释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证明了复电阻率测井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低水淹层的解释上与油藏动态生产特征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用ARMA模型恢复薄层测井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远田.用ARMA模型恢复薄层测并值.测并技术,1994,18(2):87~93通过各种分析,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m)模拟测井信号,以其逆函数恢复测井值。这是一种新的薄层测井解释方法。本方法能处理各种测井资料,不依赖事先建立的测井响应函数。本文研究了方法的技术基础,解决了有关的问题,并在计算机上获得实现。通过理论测井曲线和实际测井曲线的恢复和分析解释,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庆国.STM低阻凝析油气藏测井解释研究.测井技术,1998,22(3):186~189STM三叠系凝析油气藏为罕见的低阻凝析油气藏。储层岩性复杂,油气层电阻率极低,泥质影响特殊,对测井解释造成极大困难。本文从实际地质资料分析入手,讨论了复杂岩性泥质砂岩测井解释方法、低阻油气层饱和度的确定方法。新方法能有效地识别低阻油气层,保证了油藏描述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测井薄层信息分辨率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沃尔什(Walsh)函数理论、线性系统理论和测井响应方程,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测井薄层信息分辨率的概念。文中给出了最小地层厚度与地层物理量最高序率的关系,定义了薄层信息分辨率,分析了声波时差测井和深感应测井的薄层信息分辨率,结果表明在0.125m深度采样间隔时两者的信息分辨率可达0.25m。根据信息分辨率的概念对常规声波时差曲线进行了处理,并与实测的高分辨率时差曲线对比,两者在分辨率和地层时差 相似文献
14.
15.
SU气田低电阻率气层的成因及测井解释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U气田砂岩低电阻率气层形成原因复杂,气水层识别也非常困难.利用测井、地质及试气等资料,对低电阻率气层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低电阻率气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低缓的构造形态、砂岩非均质性、储集层微观结构、高束缚水饱和度、泥浆侵入及粘土膜滞水增厚引起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提出了纵波差值法、声波气检测、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式电阻率反演识别低电阻率气层解释技术,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6.
薄差低阻油层流体识别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流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对纯油层、纯水层分别建立不同电阻率测井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层厚参数关系方程,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继而采用距离判别法对每一对电阻率参数方程计算属性概率,最终将不同的电阻率测井判别属性概率优化确定最优权值,归并为综合技术.这项技术经12口投产开发井验证,符合率达87.7%,较以往方法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ZJD构造E1f1段厚层状非均质储层为例,应用薄层处理技术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分和地层电阻率的求取,建立以含油气饱和度为核心内容的地层电阻率-孔隙度-地层原始含气饱和度解释图版,使解释精度大大提高,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为类似储层的评价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薄层油气藏在油田各区块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往往由于测井仪器的分辨率不够而导致漏掉一些好的油气储层;而在开鲁等地区存在大量的砂、泥岩薄互层油气藏,近年来产量比较可观。用常规低分辨率测井方法往往不能有效确定储层厚度,甚至导致漏层,因此,薄层电阻率测井有利于挖掘一些新的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