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于捞水下半埋状态的鱼雷的专用装置。该装置的作业本体由深潜器携带到水下并套在鱼雷体上,在液压爬行进给机机构驱动下沿鱼雷轴线方向进给,钻铰刀盘不断清除鱼雷周围的泥土,用泥将与水混合的泥土排除。当泥土清除后,由工作母船的绞车把鱼雷捞出水。  相似文献   

2.
油管打捞筒夹紧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油管打捞筒的结构原理,并对夹紧力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摩托车制动蹄自动化生产要求,实现摩擦片与蹄形铝块之间夹紧并在高温下保压,设计了一种凸轮滑块式夹紧机构。通过对夹紧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凸轮转速和输送速度对夹紧力的影响。对夹紧状态下的制动蹄在保温箱内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得到夹紧机构和工件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热-结构耦合状态下夹紧滑块位移较常温下增加了0.7 mm,夹紧力增大了11.6N。由于夹紧机构的结构特点,夹紧力的变化不会影响夹紧机构的正常松开,故该夹紧机构能满足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摒除了教科中圆偏心轮夹紧机构力分析的强行假设,从全部外力总平衡出发,利用图解中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夹紧力的解析结果,经过整理,其形式与教科书中的表达式相似,同样具有使用方便之价值,在此基础上的渐近线还进一步阐明了最小夹紧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圆偏心夹紧元件的最大升角、夹紧力讨算、自锁条件的确定、夹紧行程的计算、强度校核等基本理论问题,从圆偏心件全工作段出发进行了探讨,对各书说法不一、易于引起误解的说法和计算公式作了澄清;尤其是对夹紧力的计算和自锁条件的确定,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风电起重维修平台专用的夹紧机构,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维修起重设备笨重及运输难的问题.方法 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风电起重维修平台夹紧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中.选定风电起重维修平台夹紧机构的顶杆伸出最长时,即风电起重维修平台夹紧机构位于风力发电机塔筒最上部时为分析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风电起重维修平台夹紧机构进行静力学性能分析.结果 在选定的工况下,夹紧机构的最大挠度为16.1 mm,小于许用挠度;夹紧机构的最大应力为337.4 MPa,发生在耳板的下部与顶杆相连接的部位,耳板的材料为Q690,许用应力为492.9 MPa,大于其最大应力.夹紧臂的最大应力为227.4 MPa,小于其许用应力;顶杆的最大应力为308.4 MPa,小于其许用应力;顶杆导轨的最大应力为156.6 MPa,也小于其许用应力.结论 验证了风电起重维修平台夹紧机构的刚度与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对风机起重维修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维修平台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圆柱形工件在V形块中夹紧时,单刀镗孔所需的夹紧力的公式;并指出有关文献对类似问题计算的错误。本文还就螺旋夹紧机构有关文献中计算的紊乱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偏心凸轮曲线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偏心轮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进行了推导,弥补了传统的夹具教科书和有关文献在这方面的不足,论证了在工作平稳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工作性能的可能性,提出了夹紧力的精确计算方法和电算程序。弥补了过去误差很大的近似计算公式的缺陷。本文还提供了偏心轮夹紧机构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建立求解摆动缸六杆夹紧机构增力比的通用方程,只要在此方程中代入机构中有关杆件的尺寸或位置参数,就可以求出该朵的增力比。通用方程的建立,为计算和优化夹紧机构提供了一个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有效地通过增大静态夹紧力来提高动力卡盘的极限转速,保证高速切削过程的安全性,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卡盘的使用参数、结构参数、润滑条件以及强度等方面,对楔式动力卡盘的静态夹紧力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楔心套与基爪的润滑条件对静态夹紧力的影响很大;在卡盘相邻2次夹持工件时,增加空行程次数可以有效减轻重复夹紧造成的润滑条件恶化;夹紧效率越高的结构,其静态夹紧力的稳定性越好,即由于润滑条件恶化造成的夹紧力损失越小;综合考虑静态夹紧力的大小和稳定性,楔式动力卡盘的楔角大小最好在10°~20°之间选择;卡盘的最大静态夹紧力由卡盘的强度决定,在生产中应该注意加强基爪楔形齿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建立精密板式过滤机铝箱压紧装置底座的实体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载荷力分析,计算出最大应变和最大应力,从而为精密板式过滤机底座结构尺寸优化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求解舰船管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应用离散时间精细传递矩阵法,编制计算程序,对管路冲击响应进行模拟,形成了一套管路冲击响应计算方法.设计管路冲击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离散时间精细传递矩阵法的管路冲击响应计算方法精度较高;同时,建立弯头管路和三通管路有限元模型,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出的方法既保证了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计算时间大为降低,效率明显提高,可以为管路冲击响应预报和抗冲击设计校核计算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隐身桅杆的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船舶非桁架结构形式的全封闭型隐身桅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利时LMS公司的SCADAIII数据采集器及CADA-X信号分析系统和华东电子仪器厂制造的YD-15动态应变仪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并利用美国ANSYS大型结构分析软件,以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强度计算,用强度实验获得的数据和有限元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作比较,从而验证三维有限元法的可靠性,并获得了一些关于这种复杂结构形式的桅杆强度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供隐身桅杆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板壳理论建立叠层结构制孔简化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并以单层板的受力响应模型进行结果比对以验证模型正确,进而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叠层结构层间间隙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叠层结构钻削试验验证了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向预压紧力的逐渐增大,叠层板会经历层间间隙逐渐减小到贴合的过程,其转折点对应着预压紧力的临界值.加工过程中欲达到良好的毛刺抑制效果,预压紧力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Ⅰ)转折点对应的层间间隙D_B需小于未施加预压紧力情况下的层间毛刺高度;Ⅱ)其值需高于临界预压紧力F_B.此外,减小制孔轴向力或预压紧环直径可有效降低临界预压紧力及对应层间间隙;从提高预压紧力作用效果,减小层间间隙的角度考虑,叠层结构制孔时应将尺寸较厚、模量较高的板材置于叠层结构下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实时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稳定状态,建立了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评判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来描述边坡的稳定状态。基于神经网络算法,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了强度折减系数与边坡位移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利用此函数关系并根据边坡位移就可以计算出强度折减系数,进而便能评判边坡的稳定性。最后利用一组数值模拟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计算边坡安全系数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某工程实际采用矢量和法安全系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边坡矢量和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之间的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9.7%,误差范围为4.2%~9.7%,而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5.9%。由此表明采用矢量和法安全系数用于求解边坡的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复杂薄壁件装夹变形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铝合金薄壁体装夹定位方式较难选定、变形量较大及产品废品率较高等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了不同装夹方式下工件变形位移量和变形应力绝对值。通过分析装夹变形的影响因素,借助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采用Ansys有限元对其力学模型进行探讨,通过这些力学模型,建立薄壁件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装夹方式下工件的变形位移量及应力绝对值大小。分析表明,在狭长面采用整个面夹紧方式,工件的变形量最小,从而有效减小薄壁件的变形量,保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跨度24m的开口下承式铝合金桁架步行桥为例,建立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桥体结构强度、刚度验算的基础上,对桥体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确定桥体结构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以保证不会由于桁架上弦平面外失稳而造成桥体结构失效.  相似文献   

19.
对所设计的电动调高板坯夹钳进行受力分析,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钳臂的三维实体模型,用ANSY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得出钳臂的最大应力及其位置,在设计阶段验证了其设计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