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挖掘机工作装置液压操纵回路(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挖掘机工作装置中动臂、斗杆、铲斗液压操纵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特点,介绍了操纵油路采用的限压装置、闭锁装置、缓冲操纵装置、再生回路及合流方式等,并以CAT挖掘机液压操纵回路等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2.
液压驱动式工程机械通常都是通过液压先导控制阀来驱动液压换向阀,进而改变液压油的流通方向和开口面积,从而实现对工作装置的控制。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多自由度的工程机械,在同一时刻内,操作手往往需要同时控制多个装置进行工作,要求机器具有很好的复合动作协调性。通过分析液压系统流量分配原理,以实现动臂提升和回转的复合动作为例,介绍几种改善液压挖掘机多动作协调性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通过选用其中一种合适的方法,能够达到改善液压挖掘机复合动作协调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型液压挖掘机平整场地作业较多,而在平整作业中,主要是由挖掘机动臂、斗杆的复合动作来完成,偶尔需要铲斗加入动作。因此,提高挖掘机平整场地的作业效率关键是提高斗杆动作速度,对其液压系统的多路阀和油缸同时进行了改进,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4.
论述挖掘机回转动作分析的重要性,对回转单独动作和回转兼动臂提升复合动作进行理论分析,将过程通过VB平台进行分析计算,为反铲液压挖掘机动作协调性的优化提供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德国UB型液压挖掘机的一机多用杨占敏,邵明亮,裴淑荣(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在中小型液压挖掘机上配置多种用途工作装置,实现一机多用是目前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工作装置常采用组合式动臂和组合式斗杆,通过动臂和斗杆的合理布置,安装不同的作业装共可以使一台挖掘机...  相似文献   

6.
2 斗杆液压操纵回路斗杆液压操纵回路 (图 8)由斗杆操纵阀 2、斗杆合流阀 8、逻辑阀 1 5、选择阀 9、减振阀 1 4、斗杆先导控制阀 1 3、梭形阀 1 2、电磁阀Ⅰ、Ⅱ(1 1、 1 0 )和斗杆油缸 1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如下。图 8 斗杆液压操纵回路1-斗杆油缸 ;2 -斗杆操纵阀 ;3 -回转操纵阀 ;4,5 -行走操纵阀 ;6-铲斗操纵阀 ;7-动臂操纵阀 ;8-斗杆合流阀 ;9-选择阀 ;10 -电磁阀Ⅱ ;11-电磁阀Ⅰ ;12 -梭形阀 ;13 -斗杆先导操纵阀 ;14 -减振阀 ;15 -逻辑阀1 )斗杆伸出 操纵斗杆先导控制阀 1 3,使先导控制油经减振阀 1 4至斗杆操纵阀 2油口a ,斗杆操…  相似文献   

7.
液压挖掘机作业过程中工作装置频繁提升和下降,当动臂、斗杆举升时,液压能被转化为工作装置的势能;当它们下降时,该势能又转化为液压能。在传统的多路阀中,往往通过在动臂缸大腔、斗杆缸小腔回油路上设置单向节流阀,限制工作装置因自重造成的超速下降,致使其下降过程中因节流发热增加了系统的热负荷,降低了液压系统的效率。现代液压挖掘机的多路阀,通过设置再生回路回收部分势能转化成的液压能,降低系统发热,既加快了工作装置的下降速度又防止其超速下降。另外,当铲斗内装满物料或用铲斗上的吊钩吊起重物时,工作装置自动下降往往会酿成事故…  相似文献   

8.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简要说明液压系统对挖掘机的重要性后,提出了挖掘机对液压系统的几点性能要求,具体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循环的4个基本动作以及行走时的复合动作过程液压作用元件互相配合的流量分配和功率分配,进而介绍挖掘机液压回路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挖掘机性能分析软件EXCA(R13.0)对300 t级大型履带式反铲液压挖掘机进行参数确定和挖掘性能分析,利用Pro/E进行三维建模,并利用EXCA(R13.0)铰接点受力分析模块获得危险工况下工作装置的各铰接点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对动臂和斗杆进行有限元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危险工况下动臂和斗杆的应力、变形云图,其分析结果可为大型液压挖掘机新产品的研发和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应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为  邱清盈  胡建军 《工程机械》2004,35(11):15-19
为进行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瞬态动态特性研究,对该结构进行了动应变测试。根据箱形断面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在动臂、斗杆、动臂液压缸、斗杆液压缸等处布置了38个测点,依次采集了铲斗斗齿自插入土壤瞬间到完成挖土过程中各测点的动应变时域信号,在进行时域特征分析后得到了不同测点动应变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进行瞬态动态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