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控制和消灭烟草甲虫的新方法正在不断采用,在 B.A.T.Cigarettenfabriken GmbH 工作的研究人员也不例外。在使用甲虫本身所特有的吸引剂——性激素原则的基础上,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甲虫的产品——甲虫诱捕器来同危害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这种害虫作斗争。  相似文献   

2.
烟草害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与防治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性信息素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系统介绍了烟草甲虫性诱剂和烟青虫性诱剂的有效成分、分子结构、防治效果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利用诱引物质防治害虫的研究工作,最近有了新的进展,已摸清强性性激素的化学结构。这种性激素只需要微量即可强烈引诱雄性烟草甲虫,并研究出廉价提供该化学物质的合成方法。此外,还筛选出了存在于烟草中的引诱雌性烟草甲虫的有效化学物质。为了把这些具有诱引性的化学物质作为诱引剂用于防治害虫,必须在提高诱引性能的同时探讨更有效地设置方法。因而,在此介绍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烟青虫的性引诱作用,我们于1979年烟青虫发生期间,采用笼关活雌蛾水盆诱捕器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诱捕雄蛾的反复试验,试验自7月10号开始至9月1号结束,历时51天,共投放活雌蛾37头(102盆次)共诱捕雄蛾925头,平均每头雌蛾诱获25头,发蛾盛期每头雌蛾最高诱捕量为333头,其中一日最高诱捕量为164头。活雌蛾的性诱力平均可使用7.6天,最多可达11天。在本试验中我们发现:1、雄蛾被雌蛾引诱,呈“Z”字型逆风飞向雌蛾被捕。2、晚11时至次日3时是雄蛾趋向诱盆被捕的有效时间,0—3时诱获量最大,占总诱捕  相似文献   

5.
饲养烟草甲虫可选用东方型和香料型、烤烟、雪茄包叶、雪茄芯烟以及淡色晾烟。在害虫的生育期间它将清耗约20毫克烟草。很多貯烟单位在一个仓间内每周可诱捕超过10000只的烟草甲虫成虫,在这样的比率下,假如害虫活动期为6个月;而诱捕数为虫口密度的1%的话,烟草甲虫将每年蛀食520公斤烟叶。这种烟叶的耗损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类型的貯烟都可以熏蒸但必须防止因熏蒸引起的损失。磷化铝可用作烟包、烟箱或  相似文献   

6.
1993—1994年在河南等四省不同烟区用人工合成烟青虫性信息素进行大面积诱捕雄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烟青虫性信息素具有较强烈的生物活性,一个诱捕器每晚平均诱蛾97头,最多148头。2个诱捕器间相距40—50m,置于和烟株同高或高5cm处,每一诱捕器内设一诱芯等,为最佳条件。烟青虫雄蛾交配活动,夏季始于18时,以20-22时诱捕蛾量为最多。文内提出今后大面积用于测报和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昆虫性信息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防治方式,能有效提高储粮安全,降低防治成本。为进一步提高印度谷螟性信息素诱捕效果,本研究对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Z9,E12-14:OAc)和顺9,反12-十四碳二烯-1-醇(Z9,E12-14:OH)两种印度谷螟性信息素组分设计不同配方的诱芯进行诱捕效果测定,对比了不同类型的诱捕器与不同来源的诱芯对印度谷螟的诱捕效果。筛选出二元组分Z9,E12-14:OAc与Z9,E12-14:OH制成的诱芯最佳配比为7:3,剂量0. 5 mg。米面蛾诱捕器与自制诱芯为诱捕印度谷螟最高效的组合。本研究为应用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印度谷螟的技术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性诱剂是由顺-9-十六烯醛与顺-11-十六烯醛两组成分(100∶95)的混合物,以小口径橡皮塞为吸附载体,俗称性诱芯;采用水盆形诱捕器,盆中盛满水并加少量洗衣粉,盆中央上方用铁丝串挂一个性诱芯。诱捕器放在三角架上,放置于烟田。西平、上蔡试点雌雄蛾交配抑制率分别达到83.4%和65.3%,虫口密度明显降低,诱杀效果达92%,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性诱区比对照区平均上等烟增加46.35%,亩产量增加71kg,亩产值增加905.55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上海卷烟厂主要生产区域烟草甲的虫口数量,采用虫情监测、清洁卫生和化学药剂("水性列喜镇"和2.5%"克敌")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个诱捕器每周捕获的烟草甲成虫数,1999年为34.8头,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分别降至5.5头和0.7头;用性激素诱捕器对生产区域进行虫情监测能揭示烟草甲在该区域内的分布及密度;喷化学药剂能使烟草甲的虫口数量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持续效应不明显;控制卷烟厂主要生产区域烟草甲的最佳途径是严格的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合成出了两种烟草甲虫雌性信息素的有效成份:4,6-二甲基-7-羟基-壬烷-酮-3(A)和2,6-二乙基-3.5-二甲基-2,3-二氢吡喃(B)。利用GC-MS对产物进行结构定性,并作了各项合成条件试验,用合成产物和甲虫食物引诱剂制成了烟草甲虫诱捕板,经过活性试验,B的诱捕能力较A的好,与进口产品相同。这种诱捕板无毒、无残留、无污染,可用作虫情预测、预报,对虫口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烟草甲虫是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烟草甲虫给库存烟叶和烟草制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目极为可观。采用磷化氢、溴甲烷等剧毒熏剂来消灭和控制烟草甲虫效果很好。但是,需熏杀时,虫情一般都已较严重,给烟叶已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并且这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烟草粉螟发生及危害规律,提出新型的生物防治措施,即利用已有的诱捕技术配合新型的食诱剂和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农药,在2014、2015年度烟草粉螟发生危害较重的烟区,采取先试验、再推广的稳妥推进办法。通过最终统计,2015年度本地区烟草公司营销中心烟草粉螟的危害率降至了5%以下。  相似文献   

13.
麦蛾是国内外主要储粮害虫之一。为了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麦蛾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实仓条件下,优选其最佳性信息素诱蛾剂量,探索食物源取食引诱异戊醇与冰醋酸对其诱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黄色与白色黏板性诱剂的诱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蛾性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剂量0.5~10 mg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诱蛾活性,但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异戊醇和冰醋酸取食引诱剂本身对麦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但能够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此外不同黏板颜色对麦蛾性诱剂引诱效果研究表明黄色黏板比白色黏板增加35.74%的诱蛾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麦蛾高效诱捕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贵州遵义烟区烟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适宜配方的糖醋液诱源有效诱杀烟田害虫,于2017年4月17日至8月15日利用5种糖醋液配方诱源在贵州遵义烟区进行烟田害虫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分别在6月上旬、5月上旬出现发蛾高峰期;其他蛾类昆虫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出现2个高峰期;中华弧丽金龟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出现两个高峰期。糖醋液诱源对天敌昆虫的伤害较小,但在烟株现蕾后对蜜蜂的伤害较大。5种糖醋液配方中,配方Ⅰ(糖:醋:酒:水=6∶3∶1∶10)的诱杀效果最佳,且对蜜蜂伤害相对较小。在贵州遵义烟区烟草成熟期放置糖醋液诱捕器的区域烟草叶片被取食率显著高于未放置诱捕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的趋光行为特性,通过室内和实仓诱捕试验比较了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诱虫灯的趋性差异,并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了烟草甲视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性存在差异。烟草甲对400~405 nm波长光源的趋性最强,对600~605 nm波长的趋性次之。实仓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00 nm波长的诱虫灯对烟草甲的诱集数量显著高于380 nm的诱虫灯。烟草甲有两个与敏感光吸收相关的视蛋白,分别为UV和LW视蛋白,且烟草甲对400~405 nm和600~605 nm波长的趋光行为与UV和LW视蛋白对波长的敏感范围一致,烟草甲缺失BL视蛋白。因此,400 nm波长的诱虫灯可用于实仓中烟草甲的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16.
卷烟车间贮烟害虫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3种对烟草甲虫毒性强的保护剂,在武汉卷烟厂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卷烟车间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保护剂对烟草甲虫均具有快速杀灭作用,施药30分钟后对烟草甲虫的致死率均达100%,且均具有一定的残效期。对药剂A的残留分析表明,卷烟烟气中的药剂残留量极低,不会造成对人的毒害。  相似文献   

17.
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磷化氢和防护剂,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开发绿色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将信息素、食物引诱剂和灯光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害虫,可实现害虫的大量诱杀和在线监测,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诱捕器的诱捕效率,以及建立诱捕器监测结果与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联系是推广诱捕器应用的技术关键。通过分析诱捕器在储粮害虫治理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诱捕器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烟青虫预测预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用性诱捕器诱集成虫和用93-1诱集物调查卵量,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烟青虫的短期预报,及时指导防治,尤其适合基层测报点使用。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和栽培措施对害虫的抑制作用,使用生物制剂,利用信息素诱集可以有效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对平房仓散装小麦堆秋冬降温期间采用取样手工筛检和探管式诱捕器诱集的方法,定点检测观察了嗜虫书虱 Liposcelis entomophila 的种群密度变化。结果表明,嗜虫书虱在小麦堆的种群变化因粮温的降低而减少。在粮温15℃以上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书虱成(若)虫,当粮温降到5~2℃左右时,检测到的书虱密度几乎为0。在粮温25~1℃的散储小麦堆中,采用探管式诱捕器诱集每7d 检测一次的方法与取样手工筛检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烟叶主要害虫生态管理(EPM)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诱集带作物的种植时间以烟草移栽前30d为宜;种植密度以每2行烟草种植1行诱集作物,诱集作物以每2米1穴为宜。综合应用种植诱集作物带、黄板诱蚜、性诱芯诱蛾、频振式杀虫灯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烟株上害虫的数量。烟草害虫生态管理的成本高于常规化学农药防治的成本,但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因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了烟叶中的农药残留,提高了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