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型城 镇化快速发展的多重影响下,城市近郊区历 史古镇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受到 重视。论文以重庆近郊区历史古镇金刚碑为 研究对象,引入文化生态位的概念,对近郊 区古镇历史文化生态特征、文化生态网络构 建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生长演 变规律和内在发展联系,进而探寻文化生 态位视角下城市近郊区历史古镇保护更新 利用的适应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立 《建筑与环境》2012,(3):116-117
城市近郊居住区无疑将成为将来大中型城市最为主要的居住建筑形式,而在当前状况下,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出指导。从对近效住宅区的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近郊区住宅的发展过程及其特质。为将来的近郊居住建筑提供一些控制性意见,并对将来城市近郊居住建筑走向做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对立一直困扰着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这些矛盾在近郊区表现尤为突出.在概括了近郊区的概念、空间范畴和“被动城市化”特征后,通过大量的近郊区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近郊区“被动城市化”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困境,“以点窥面”地反映出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及制度的缺陷.认为解决近郊区困境的关键在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制度设计”,统筹产业、用地、空间、生态等多方面建设管理工作.最后,通过对国内外近郊区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近郊区统筹发展的原则、策略,城乡规划技术的改进路径,以及多元化城乡治理手段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近郊居住区无疑将成为将来大中型城市最为主要的居住建筑形式,而在当前状况下,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出指导。从对近效住宅区的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近郊区住宅的发展过程及其特质。为将来的近郊居住建筑提供一些控制性意见,并对将来城市近郊居住建筑走向做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许炎 《城乡建设》2016,(12):39-41
城市近郊区“六线”规划的背景与意义 “六线”规划是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水体、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的规模与边界线进行控制、保护和管理的方法.是在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和地方社会发展实践不断探索、完善和深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划改造模式,但只是针对城市中心区、城市成熟片区内。采取“一村一策”的改造方式实施,而对于近郊区的城中村则基本采取综合整治或由于土地价值原因暂时搁置未改造,本文以广州荔湾区南侧的海南村改造为例,探索近郊区的城中村改造思路.以及在此规划思路指导下的规划方案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应用“主城”概念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周一星  冯健 《城市规划》2002,26(8):46-50
近年来 ,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规划中 ,引入了“主城”的概念。“主城”一般都包括了城市的主体建成区。本文以南京为例 ,说明主城是大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的混合物 ,把城市中心区的功能赋予整个主城可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产生一定的误导 ,在城市规划的圈层结构中 ,有必要保留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用地极易被蚕食而呈现出与城市内部“同质化”的空间特征,城市近郊因其所处的特殊空间位置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城市化的“前沿”,承载着城市的未来,在已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中后期,对郊区用地的控制就变得异常重要。本文以广西南宁市外东环地区发展控制规划为例,提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近郊区统一规划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认真做好项目审批工作促进绿化隔离地区的实现邱跃近年来,北京近郊农村建设活动异常活跃。撇开“违法建设”不说,每年正式向市规划局申报的农村建设项目,就占总建设项目申报量的近10%,再加上各近郊区规划局审批办理的农村建设项目,以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率来算...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以点带面。为此,确立5个试点,分别进行5个方面的“预演”。本文重点介绍其中3个试点村的情况。一、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镇中所屯村(城市近郊区)  相似文献   

11.
“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的城市发展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认为,城市发展的阶段是以其服务和作用的外部地域空间的大小规模为其特征的,而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则是以城市内部为不同大小规模的地域空间服务的主体功能为其依据的。它们是“扩展模型”对城市发展阶段划分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把“扩展模型”的构筑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  相似文献   

12.
健康步道是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康社区”在高质量城市建设中的细胞工程。健康步道因其自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差异性等属性,在城市住区整体化和系统性研究中缺乏足够关注。本文以“健康社区”理念为导向,阐述住区健康步道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我国住区步道建设现状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住区生活圈”概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住区—邻里”慢行生活圈网络的构建和四点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住区建设层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亭  史先虎 《城市开发》2001,(6):24-25,27
在世界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大城市、特大城市优先增长 ,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聚 ,相当多的城市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两极分化等“城市病”。“郊区城市化”就是促进产业和人口向郊区扩展 ,它是防治“城市病”的重要手段 ,并且 ,加快“郊区化”还将有利于旧城区的保护。■郊区城市化是缓解“城市病”的有效手段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郊区变城区的过程。郊区是围绕在城区的周围地区 ,它随着城区的扩展而变动着。在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 ,原来近郊区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不断变成城区的一部分 ,原来远郊区的一…  相似文献   

14.
吴斌  张颖 《建筑与环境》2007,1(4):148-150
城市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为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中,由于城市资源极度缺乏,城市的发展和生存的冲突达到激烈的程度形成了城市的“极限状态”,在“极限状态”下的城市片区严重缺乏城市公共空间,更需要灵活适度的塑造城市公共空间,以简单但实用的设计、随手可得的材料,把关心人、尊重人的概念具体体现于城市空间环境的创造中,创造出和谐的人居环境。文章还通过介绍UIA的竞赛方案“非隔离墙”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立美好家园,建设“生态城”、“山水城”已成为当今许多城市发展追求的潮流。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形式单调、绿化品位不高、环境艺术缺乏创新,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没有特色。要避免“特色”危机,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近郊区开始被纳入老城区发展区域,近郊区具有城市与乡村的双重属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公平化、合理化是缓解近郊区内部矛盾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以松滋市金松新区为例,分析松滋市老城区基础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建设规范,确定新区建设中教育与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面积、千人指标等,并基于完善设施、人人公平、多元管理等策略,开展对近郊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在中国方兴未艾,更为强势的“城市圈”又横空出世,特别是近十年来,城市研究离不开“城市圈”这个地理概念,否则观点就显得陈旧与老套。21世纪城市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的战斗,而是城市圈的角力。谈城市不说到城市圈,就缺乏一个背景描述,一切都显得虚幻无力。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岳邦瑞 《规划师》2005,21(5):19-21
当前,国家法规对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各地区风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直接套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风景区“严格保护”“保护为先”的特征,对于“景观控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存在大量问题。参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架应包括阶段任务、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指标体系、用地划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汤峰 《华中建筑》2012,(8):96-99
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功能转型与交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为支撑,实证研究了从1988年到2011年交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的互动演化过程,从城市功能转变、交通系统作用、政府政策行动和应对举措入手,深入分析了宝山区从港口工业城市向“宜居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为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广泛展开的大都市近郊区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谈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即城市近郊区,是城市向外拓边展延,农村转向城市的过渡地带,也是乡村城市化的前沿。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建设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好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本文仅就大连市甘井子区的规划建设为例作一介绍。 甘井子区位于大连市的近郊区,也称为城多结合部。境内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