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2O3部分稳定ZrO2陶瓷(Y-PSZ)中高温相变是指从立方相(c相)到四方相(t相)的转变。关于这一相变的机理,周玉等[1]及K.J.McClelan等[2]基于电子衍射谱中出现面心立方结构的消光斑点的结果,认为是位于面心立方晶胞中八个间隙位置的...  相似文献   

2.
PTCR纳米晶粉体的一步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含钡、锶、钙、钛、锂、锰、硅和钇等八种元素的无定形干凝胶粉,经700℃,1h煅烧得PTCR纳米晶粉体,经XRD分析测得粉体平均晶粒尺寸范围为17~30nm,且平均粒径随稀土掺杂量(摩尔分数为0.08%~2.00%)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常温下粉体以立方相存在。粉体经造粒、压片、烧结成瓷具有PTCR特性  相似文献   

3.
铝为层错能高的面心立方结构金属材料,在通常的塑性变形情况下,不易形成形变孪晶。最近分子动力学的模拟计算表明,在高应力应变速率条件下纳米晶铝可以出现形变孪晶。随后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纳米铝膜中和低温球磨制备的纳米铝中分别观察到了铝的形变孪晶。但迄今为止,在粗  相似文献   

4.
位错的增殖对体心立方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体心立方位错增殖机制的动态研究主要依赖于计算模拟,实验研究很少见到报道,其位错增殖机制尚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利用透射电镜原位拉伸技术,实现了单晶体心立方金属铌(Nb)裂纹尖端位错增殖的原位动态实验观察,并提出了两个位错模型来解释位错增殖以及运动的机制.从实验上不仅证实了之前模拟的预测,而且对现有的模型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为体心立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AlNiCo5和AlNiCo9两种磁体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常温下,AlNiCo5磁体易磁化方向的剩磁明显高于AlNiCo9,但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较低,AlNiCo9的矫顽力为125.34 kA/m,最大磁能积为77.99 kJ/m~3。利用XRD研究AlNiCo5和AlNiCo9磁体的相结构,发现两者均存在强磁性α_1相和弱磁性α_2相,且均为体心立方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AlNiCo9磁体中的α_1相均匀分布在α_2相中,且两个α_1相之间Cu、Ni的聚集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利用磁力显微镜观察两种磁体的磁畴形貌,发现AlNiCo9的磁畴呈现球形的迷宫状,AlNiCo5呈现为长条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地研究Cu掺杂对于CoFe_2O_4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_(1–x)Cu_xFe_2O_4(x=0,0.2,0.4,0.6,0.8,1)磁性纳米颗粒。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发现所制备的钴铜铁氧体的纳米颗粒直径在50~60 nm,适量的Cu~(2+)掺杂,铜钴铁氧体依然保持面心立方结构,且可以有效降低其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居里温度。但是掺杂量达到x=0.8后,会引起Jahn Teller效应,铜钴铁氧体发生晶格畸变,由面心立方相转变为面心四方相,饱和磁感应强度、居里温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硬质覆层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对液相烧结法制备的钢结硬质合金/钢硬质覆层材料FC-I和FC-II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两种材料的硬质覆层中FC-I粘结相主要为体心立方相的α-Fe,而FC-Ⅱ中则为Ni基固溶体,FC-I的硬度较高,微观组织较差,而FC-II的微观组织较好,但硬度较低。FC-II钢结硬质合金/钢硬质覆层材料的界面为扩散型,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纤维,研究了原料种类对前驱体溶胶制备的影响。研究发现,用钡和钛的无机盐不能制备溶胶;以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钡为原料,制备了钛酸钡陶瓷纤维。凝胶纤维在900 ℃煅烧1 h后,物相为立方BaTiO3相,纤维直径为40 μm。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中ω相晶体结构的HREM研究刘维,助台荣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日本冈山理科大学)钛合金(Ti-Mo)经过时效处理后,在体心立方结构的母相中会形成粒子状的w相。w相的产生使合金变脆、影响使用,是很不希望出现的一个相。本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Cr和Ni单质元素混合粉末作为LPBF原材料,以原位合金化的方式制备304L不锈钢,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试样密度、微观组织、成分均匀性、相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将其与预合金粉末LPBF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原位合金化试样的致密度最高可达99.05%;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试样的成分均匀性逐渐提高,物相结构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FCC+BCC)转变为FCC;当激光能量密度为242 J/mm3(P=290 W,v=500 mm/s)时,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原位合金化试样成分均匀,显微硬度为224 HV,微观形貌与预合金粉末LPBF试样一致;当激光能量密度较低时,原位合金化试样内部的多相结构以及异质形核产生的细晶结构能有效提高其硬度,硬度最高可达302 HV,较预合金LPBF试样提高了2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