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辛胺萃取有机羧酸的机理(Ⅰ)──三辛胺-醋酸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梅 《化工学报》1998,49(3):303-309
采用Fourier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三辛胺-醋酸体系中不同结构萃合物的组成比,讨论了不同萃合物的组成比随萃取剂成分(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种类)的变化趋势.对离子对萃合物的百分率与络合萃取平衡分配系数D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离子对萃合物的比例越大,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三辛胺萃取草酸的机理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草酸稀溶液为萃取对象 ,采用三辛胺 (TOA)为络合剂 ,正辛醇为稀释剂 ,开展了TOA萃取草酸的机理研究 .以红外谱图为分析手段 ,通过测定络合剂及被萃溶质的浓度对萃合物组成的影响 ,得到其萃合物以 1∶1和 1∶2 (酸 :碱 )两种形式存在于有机相中 ;并通过萃取平衡实验 ,获得了TOA萃取草酸的平衡特性 ,进一步验证了萃合物组成 .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草酸与TOA两种萃合比情况下的数学模型 ,拟合求得了K11及K12 ,其中 1∶2萃合物的化学萃取平衡常数远远小于 1∶1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3.
三烷基氧化膦萃取钨、钼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秀 《化学世界》1998,39(5):257-260
研究了三烷基氧化膦从含H2O2的酸性溶液中萃取钨、钼的机理。通过饱和法和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析了萃合物的红外光谱,确定三烷基氧化膦萃取钨、钼的机理为中性络合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题示试剂(HA)萃取稀土(Ⅲ)、钍(Ⅳ)和铀(Ⅵ)的行为,研究了萃取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求得了萃取平衡常数,并制备了稀土的固态萃合物,对其组成、IR、UV、TG和DTA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题示试剂(HA)萃取稀土(Ⅲ)、钍(Ⅳ)和铀(Ⅳ)的行为,研究了萃取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求得了萃取平衡常数,并制备了稀土的固态萃合物,对其组成、IR、UV、TG和DTA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卢立柱  张大力 《化工学报》1998,49(5):574-580
分别应用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PA)和D2EHDTPA-三辛胺(TOA)协萃体系进行了锌、镉分离的研究。D2EHDTPA萃取锌和镉的等摩尔系列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的测试结果表明,萃合物的组成可能为CdA_2和ZnA_2。应用D2EHDTPA-甲苯体系时,镉容易完全萃取,但有机相中的镉很难反萃下来。应用D2EHDTPA和TOA组成的协萃体系时,镉能从硫酸锌溶液中选择性萃取,也能很容易地从有机相中反萃下来,实现镉与锌的分离。萃取速度的控制步骤是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硫酸介质中用DEHDTPA萃取钯的最佳条件和萃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法探讨了萃取机理。试验结果证明,在pH=1~3之间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可达百分之百,萃合物中金属离子与萃取剂的摩尔分数之比为2:3萃取机理为阳离子交换-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国产的含氮萃取剂N_(816),以煤油为稀释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铂、钯进行了萃取研究,得到了最佳的萃取条件、萃取率及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钆的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GdA_3·3HA,测定出萃取平衡常数K_e=10~(0·54)(20±0.5℃)。实验表明当起始水相酸度为0.1213M时,萃取率可高达99.89%将采用4M盐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99.96%。  相似文献   

10.
季铵盐萃取草酸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铵盐可以直接从氰化浸出液中萃取金,但反萃困难. 酸性硫脲通空气体系能有效反萃季铵盐中的氰化金,向反萃液中添加草酸可以显著提高金的反萃效率. 实验发现在反萃过程中,草酸会被萃取进入有机相. 本文通过3个萃取模型分别拟合草酸的萃取反应并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萃取机理,结果表明,季铵盐萃取草酸的机理主要为中性缔合,草酸的COOH基团与季铵盐的极性端作用,形成1:1型氢键萃合物,表观平衡常数2.12,还有少部分草酸以失去一个氢离子的二聚体形式与Cl–发生阴离子交换,与季铵阳离子形成1:2型离子对萃合物,表观平衡常数0.003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 p)方法计算不同配位形态的铜、镍萃合物的结合能、全局活性指数、局部活性指数和红外光谱,探讨了1-苯基-1,3癸二酮(Mextral54-100)萃取Cu(II), Ni(II)的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Mextral54-100对Cu(II)的萃取能力大于Ni(II)。在反萃过程中,铜的萃合物更易被反萃。萃合物羰基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为活性中心。萃合物中氨分子的取代数越多,萃合物构型近似于稳定的八面体结构。配体氨逐一被萃取剂的羰基取代,有效避免共萃氨。Mextral54-100从铜、镍氨混合溶液中萃取–反萃Cu(II)和Ni(II)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吻合,进一步通过FT-IR证实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密度泛函理论有望成为一种研究萃取分离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配合萃取法回收水溶液中的间苯二酚 ,研究了影响萃取效果的有关因素 ,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 ,探讨了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三辛胺(TOA)与正辛醇、磺化煤油组成萃取剂,萃取回收硫氰酸红霉素废水中的硫氰酸盐。结果表明:TOA与硫氰酸(HSCN)的萃合物在正辛醇、异辛醇、正己醇等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煤油、环己烷及其本身中的溶解度大;在p H值为3.50和4.00时,TOA-正辛醇-煤油体系中,正辛醇起助溶和协萃双重作用,而在p H值为3.00时,正辛醇的助溶作用较为突出;以TOA-正辛醇-煤油为萃取剂萃取废水中HSCN,研究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组成V(TOA)∶V(正辛醇)∶V(煤油)=2∶1∶17,在室温下进行萃取,初始p H值约为3.50,油水相比VO/VA为1/10,萃取级数2级,在最佳萃取条件下,SCN-的萃取率可达到94.52%;且该萃取过程为放热、熵减过程,萃取焓变-39.25 k J/mol,熵变-103.78(J·mol)/K。  相似文献   

14.
采用饱和法、等摩尔法、斜率法确定了Cyanex272(HA)浸渍树脂吸萃重稀土(RE)形成萃合物的萃合比(HA/RE摩尔比)为3,Cl-不参与配位.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萃取剂Cyanex272在萃取色层中表现为单聚体,生成的萃合物为REA3,这与常规的溶剂萃取剂在煤油体系中表现为二聚体相比减少了萃取剂用量. Cyanex272浸渍树脂吸萃重稀土的反应式可表示为RE3+(a)+3HA(r)=REA3(r)+3H+(a).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当水溶液中存在有适当浓度的钾离子时,用苯并-15-冠-5(B15C5)的硝基苯溶液可以定量地从水溶液中萃取高铼酸根(ReO_4~-)阴离子,与铼共存的大量钼等其它离子不被萃取。同时研究了铼的定量反萃和利用该反萃液直接比色测铼的实验条件。用饱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的组成为K(B15C5)_2ReO_4。  相似文献   

16.
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为配合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稀释剂研究了苯酚羟化液萃取过程.测定了相平衡曲线,平衡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用双曲线对数法分析了萃合物组成.试验表明,采用TBP配合萃取苯酚羟化液,萃取率可达到99.76%,明显优于物理萃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 (2 -乙基己基 )二硫代磷酸 -二辛胺协同萃取剂萃取镉锌的竞争反应机理 .根据协萃图 ,该混合体系萃取镉锌均为反协萃效应 .等摩尔系列法和饱和法的实验结果表明镉和锌的萃合物为CdA2 和ZnA2 .萃取机理可归结为 3个反应 ,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对萃取的贡献随水相酸性而变化 ,由此可解释萃镉的U型曲线 .该类协萃体系在中浸液酸度下的镉锌分离性能及镉的反萃性能显著优于有机二硫代磷萃取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与C5-7氧肟酸协同萃取Ge4+的机理, 经斜率法确定了其萃取Ge4+的机理和萃合物的组成.基于红外光谱的研究,探讨了协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萃取剂吡啶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硝酸钠以及振荡时间和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求得萃取硝酸铀酰过程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同时研究了相比的影响 ,以及稀释剂的影响。发现吡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四氯化碳、氯仿、苯、甲苯、环己烷、煤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萃取剂吡啶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硝酸钠以及振荡时间和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求得萃取硝酸铀酰过程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同时研究了相比的影响,以及稀释剂的影响。发现吡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四氯化碳、氯仿、苯、甲苯、环己烷、煤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