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传动》2017,(8):28-33
为了改善蜗杆传动副的润滑性能和抗胶合能力,提高其传动的效率,在倾斜式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倾斜式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简化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及等温线接触弹流数学模型,利用牛顿迭代法和Newton-Raphson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该传动副的油膜压力及油膜厚度曲线,并分析了传动副在蜗轮齿根圆、分度圆、齿顶圆及每条接触线上的弹流润滑特性,最后分析了润滑油黏度对传动副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度圆到齿顶圆之间的接触区域的润滑特性较为优越;接触线4上的油膜厚度较其他三条接触线上的油膜厚度增大,二次压力峰值减小;黏度越大润滑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修改得到了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并列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根据单滚子包络蜗杆传动原理以及空间齿轮啮合理论,构建了并列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基础数学模型;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推导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基本特性参数——诱导法曲率、润滑角、自转角以及啮合方程、齿面方程等;根据得到...  相似文献   

3.
为了消除环面蜗杆传动的齿侧间隙,提出一种新型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基于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几何学基础,对传动副的啮合性能进行了分析;加工制造并装配了首台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减速机样机;在磁粉加载式机械传动性能试验台上,对样机在几种特定转速情况下的传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具有良好的啮合性能,该传动副测试样机传动效率在70.5%~75.8%之间,平均油温低于50℃,噪声在70~100 d B之间,箱体油温较低、温升较小。  相似文献   

4.
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给出了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诱导法曲率和相对速度计算公式,进而给出蜗轮和蜗杆啮合齿面间弹流油膜厚度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该种传动蜗轮和蜗杆齿面间弹流油膜厚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油膜厚度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研究工作对于该种传动的设计与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滚子包络环面啮合蜗杆传动修形得到抛物线修形滚子包络环面啮合蜗杆传动.根据空间啮合理论以及抛物线修形滚子包络环面啮合蜗杆传动的传动特性,建立形成了其基本数学模型;基于抛物线修形滚子包络环面啮合蜗杆传动数学模型,推导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基本特性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基本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啮合原理,建立了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方程、接触线方程以及蜗杆的齿面方程,推导了该传动的诱导法曲率、自转角、润滑角及相对卷吸速度公式.基于MATALB开发了传动的啮合性能分析系统,分析了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滚柱半径、蜗杆喉径系数、滚柱偏距和齿周角等参数对传动啮合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能同时满足高精度、大载荷要求的新型环面蜗杆传动.为获得啮合性能优良的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出综合考虑传动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对该新型传动的几何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对蜗杆副齿面啮合参数如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润滑角以及滚子自转角等的数值计算,分析表征传动啮合性能的齿面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该新型蜗杆传动优化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建立以蜗杆副的滚子自转角及齿面综合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传动齿面润滑角、蜗杆轴的强度与刚度以及几何不干涉等为约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数值实例表明,经过几何参数优化的蜗杆传动,其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机构的运动学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基于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蜗杆齿面方程建立了蜗杆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了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机构的虚拟装配设计。其次,基于Solidworks/COSMOSMotion机械运动仿真平台完成了该蜗杆传动机构的定义和虚拟样机的运动仿真分析,研究了蜗杆传动机构的滚子运动状态及其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王进戈 《机械》2000,27(Z1):120-121
在对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齿间载荷分配及接触线上载荷分布的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这一新型传动的润滑状态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鹄然 《机械传动》1997,21(3):52-52
钢球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长沙铁道学院刘鹄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普通的蜗杆传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各种更新改进的蜗杆传动应运而生。滚珠蜗杆传动突破了一对齿面啮合的局限,实现了三体啮合极理想的情况。它在蜗轮与蜗杆之间嵌入一串或数串滚珠,使之分别与蜗轮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形式——角修正柱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转动,阐述了这种传动方式的啮合原理,加工工艺过程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滚柱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的传动理论与等温弹流润滑理论,考虑表面波状粗糙度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传动副不同啮合位置、粗糙度幅值、滚柱半径以及喉径系数对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动副啮出位置蜗轮齿顶处润滑性能最差;粗糙度幅值、滚柱半径、喉径系数的增加均对润滑性能产生正面影响,会使油膜厚度增加、油膜压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啮合特性及设计、工艺和修形参数对啮合质量的影响 ;对双锥面、平面和单锥面二包环面蜗杆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1=1~ 9范围内都可用双锥面二包环面蜗杆副 ,其优点是砂轮磨头一次安装磨齿的两面 ,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制造误差 ,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提出新的环面蜗杆传动,即在滚齿机上用球面砂轮磨削环面蜗杆时增加一个螺旋运动,使母面成为圆弧螺旋面,并以平面二包磨头的基础作了大圆弧半径的接触线分析,制造了二包蜗轮副用于拉丝机的主传动上,通过研究用环面砂轮磨削面蜗杆,同样可得到这种传动;并解决了一包传动的母面蜗轮的通用滚刀齿形问题-圆弧螺旋面蜗杆,在本文中除讨论该传动副的接触线,诱导曲率和润滑角外,将研究用滚刀的加工方法、滚刀齿形成形原理及环面蜗杆的双面磨削法。  相似文献   

15.
蜗杆传动的弹流润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枕  孟惠荣 《机械设计》1999,16(10):24-25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属非均匀线接触问题,若采用完全数值解方法求解油膜厚度,则非常困难。本文将采用前人已总结出的膜厚公式,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数学处理,来近似求解蜗轮副的油膜厚度,并找出其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滚柱包络端面蜗杆传动副的啮合原理,综合考虑中心距、滚柱半径、喉颈系数、蜗轮直径各项几何参数的影响,根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在Matlab中采用牛顿迭代法和NewtonRaphson法对其数值计算求解,对该新型传动副共轭齿进行研究,完成了共轭齿间线接触问题的分析;给出了该传动副共轭齿面在几何参数变化下,粗糙度幅度值大小变化下的润滑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示意图,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传动副性能较好,影响润滑的重要参数为滚柱半径与啮合位置,而喉颈系数和蜗轮直径参数对润滑特性影响不大;共轭齿面间能够产生全膜润滑,避免发生直接接触,减小磨损量并降低油温,能够同时提升传动效率与抗胶合能力。为该新型传动副的研制提出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数值法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润滑性能进行分析,分析了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各自作用以及两者耦合作用三种情况下齿面的润滑性能和油膜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的耦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齿面的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共轭曲面啮合理论,建立了滚柱包络环面蜗杆齿面方程、滚柱曲面与蜗杆齿面的啮合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其接触线、相对速度、滚柱自转速度及压力角等运动学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该类机构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HKD-1型航空润滑油进行了重载点接触热弹流计算和滚子表面剪应力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重载情况下,润滑油的非牛顿特性较显著.滚子表面的剪应力随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大,各种模型下得到的剪应力分布形状相似.采用Evans-Johnson模型预测的剪应力较准确,采用Newton模型预测剪应力误差较大,滑滚比较大时,Newton模型对剪应力的预测失真.  相似文献   

20.
偏载滚子副等温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偏载滚子与无限大平面间形成的有限长线接触模型,考虑滚子力矩平衡,利用多重网格法与多重网格积分法对其弹流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给出在润滑条件下偏载角、速度、载荷与载荷偏距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比较偏载滚子副在不同的偏载角、速度、载荷等工况条件下油膜压力与厚度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偏载角越大,滚子承载端润滑特性越差;在偏载角一定的情况下,高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下改善偏载的影响;载荷越大,载荷偏距越小,但过大的载荷会使油膜厚度减小、压力升高,从而使润滑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