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沱口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位于丫新低凸起以南、沔阳凹陷南庙次洼以西、江南隆起以北,具有地表条件复杂、构造破碎、小断层发育等特点,受断块构造格局制约,构造成像困难。在项目实施中,一要通过一定网格的钻井岩性调查,优选激发岩性,保证激发效果;二要通过对复杂断块的波动方程模拟分析,调整和增加有效激发点,增加有效反射信息;三要针对地表特征优化多种震源联合施工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Ex下II油组主要为泥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粒间孔和溶蚀孔,裂缝提供主要的渗流通道;孔隙度平均13.6%,纵向上Ⅱ2层段孔隙发育相对较好;渗透率平均0.2md,为中-低孔、超低渗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试油试采及压汞资料,将泥质白云岩储层分成好、较好、差三类储层;结合储层含油性评价, Ex下Ⅱ油组三个层合计有利区14个,丫角新沟低凸起勘探潜力最好,潜力较好为陈沱口凹陷和沔阳凹陷。  相似文献   

3.
基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根据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和剖面,描述了该凹陷的构造特征,讨论了该凹陷西斜坡构造演化阶段,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大部分断层弧形弯曲,断层以小级别断层为主,断层组合以拉张型为主,断块圈闭发育;西斜坡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斜坡发育阶段(古新世阜宁期)、差异抬升阶段(始新世戴南期—三垛期)、逆冲褶断阶段(始新世三垛期末)、构造稳定阶段(新近纪和第四纪)等4个阶段;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差异性明显,古新世阜宁期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较大,新生代整体持续西抬东降,有利于聚集来自斜坡东部深部凹陷的油气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对太原地区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的节理测量资料,恢复了该地区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构造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各类构造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太原地区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四川盆地南缘赤水地区断层相关褶皱特征,利用地震剖面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平衡剖面方法分析了赤水地区构造及其演化。赤水地区构造变形及演化主要受中上寒武统膏盐岩滑脱层控制,形成滑脱层上下不同的构造变形样式;滑脱层之上构造形成晚且变形强,滑脱层之下的地层构造稳定变形弱,形成断滑和断展的复合构造。赤水地区的变形受东、南两个方向区域构造应力叠加作用,二者无明显的先后。滑脱层之上构造圈闭形成晚,为该区晚期油气成藏提供有利的圈闭条件;滑脱层之下构造具有持续性,为以下寒武统烃源的震旦系灯影组古气藏的持续保藏提供了条件;向斜区构造较缓,仅发育大断层,次级断层不发育,为页岩气的保藏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太原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原地区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的节理测量资料,恢复了该地区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构造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各类构造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太原地区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新沟泥质白云岩勘探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沟及沔南-陈沱口地区探井取样进行重矿、X衍射、热解等分析化验,建立了新沟嘴组泥质白云岩烃源分级评价标准。根据烃源岩沉积时的环境,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烃源:Ⅰ为超盐(咸水)、还原环境;Ⅱ为半咸水、强还原环境;Ⅲ为微咸水-半咸水、还原环境。本工区烃源以Ⅱ类烃源岩为主,其主要生源输入为藻类、陆生高等植物。同时通过对样品的镜下观察,认为该地区泥质白云岩以泥晶结构为主,脆性矿物普遍较高,属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其储层厚度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好,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下一步应围绕烃源中心寻找泥质白云岩储层物性好的地区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龙湾筒凹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龙湾筒凹陷的断裂主要为近南北、北北东和北西三个方向,近南北和北北东向断层为洼陷的主控断层,北西向断层对构造起复杂化和分割作用。将龙湾筒凹陷三维区划分为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并对各个单元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史分析,将龙湾筒凹陷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断陷期、反转期和坳陷期三个演化阶段,并对断陷期的演化进行了重点分析,为龙湾筒凹陷的有利区带优选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鲁西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的热演化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洛帕金~韦甫斯法对鲁西南地区构造史、沉积埋藏史和石炭二叠纪煤层的热演化史作了三位一体的详细研究,提出了煤系形成后经历了四交构造演化阶段,建立了三种沉和只埋藏模式,并依次恢复了其古地温,最后,在建立地质模型和温度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煤的变质演化,得出了煤变质的三个演化时期和各个煤质分区的主要增进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潜北钟市地区潜北三维的精细构造解释,对该区结构构造及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该区总体上为"两洼、一隆、两斜坡"的构造格局,主要受潜北断层控制。潜北断层为多条北东向断层展布的断裂系。潜北断裂系下降盘共发育四期断裂,形成了剖面上及平面上多种断裂组合样式。该区共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现今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较好的构造条件,其晚期活动断层控制的陡坡扇为该区下步勘探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海平面变化及构造演化等资料,以最大湖(洪)泛面为层序界面,对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精细划分。通过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特征分析,建立Ⅶ油组小层划分方案和层序对比骨架剖面。在此基础上,将Ⅶ油组下层系划分为5个短期旋回和15个超短期旋回,二者均为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旋回。  相似文献   

12.
陆相盆地构造-层序分析和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响应特征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也是岩性-地层油气勘探和老油田增储增产的有效方法和研究内容.本文立足覆盖霸县凹陷全区的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岩心、测井、古生物等资料,对古近系构造演化和层序格架下沉积充填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明确了霸县凹陷层序格架下构造-沉积充填响应过程并总结了演化模式,认为断陷湖盆构造演化通常具有幕式发育,多期旋回的特点,在湖盆沉积期形成了复杂的古地貌和多源多变的物源供给,构造古地貌与物源供给之间的时空组合控制了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下的充填演化过程,决定了地层(砂体)充填样式.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断层组合及其演化特征将霸县凹陷古近系划分为3幕裂陷过程和6个演化阶段;通过"三相"分析古近系沉积相特征,确定了冲积-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湖泊-滩坝体系、河流-洪泛平原4种类型;地震-地质相结合为手段,通过构造、层序、沉积及砂体连动分析,以牛驼镇中段充填演化为例将霸县凹陷古近系盆地充填过程总结为6种层序格架下的响应模式;霸县凹陷深层SQ2—SQ7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层系,鄚州、岔河集及长丰镇物源口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兴隆宫及高家堡等地区文安斜坡内带分布的大型盆底扇体,是下一阶段岩性-地层油气勘探的优势区域,断陷湖盆具有丰富的油气藏类型和岩性-地层领域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临沧-勐海地区受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地质情况复杂,并且关于该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起步较晚,对于该地区的区域构造单元划分还存在较大争议。为了从区域地球物理的角度提出地球物理的划分方案,以1∶25万区域重力资料为基础,综合推断了研究区内规模相对较大的主要断裂构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通过分析认为澜沧江断裂是古特提斯洋主缝合线的位置,临沧-勐海地区应以澜沧江断裂作为其区域地质构造格架的分区边界。此次研究为研究区内的构造划分提供了地球物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震旦纪—早二叠世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以板块(地块)之间的开合与盆地的形成、消亡为特征,中生代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盆地、山脉的形成受特提斯洋及深部构造背景的影响,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形成了现今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深部构造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盆地深部构造与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相互作用以及浅层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基础;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洋-陆转化和陆内演化两大盆地演化阶段,在两大盆地演化期间,新疆北部、塔里木、柴达木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形成与消亡改造的关键构造事件具有一致性;受区域大地构造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阿尔金构造带以东地区的沉积建造、构造活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了盆地烃源岩发育部位与层系,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和山前构造带,使得各盆地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历程和厘清走滑作用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和影响,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年代学资料,通过对断裂时空演化及其沉积响应的精细刻画,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局部应力特征分析,对盆地内以往认为具有走滑成因的马尾状构造进行了再研究,认为该马尾状构造为区域应力场旋转背景下不同期次断裂叠...  相似文献   

16.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构造背景复杂,尤其是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认识不清.在野外调查、重力资料及地震资料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六盘山盆地西南缘各大断层带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提出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西南缘构造带具有断层带地层陡直、剖面上呈花状构造、空间上见"丝带效应"、平面上各断裂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特征,划分走滑构造和压扭走滑构造相关褶皱两大类构造样式;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不断顺时针旋转的构造演化特点,确认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新生代以来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走滑构造相关褶皱构造样式为次.该研究成果对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康滇地区位于扬子地块西缘,其古—中元古代地层主要由一系列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组成。康滇地区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使其成为研究扬子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热点地区。随着各种定年技术的发展,该地区近年来有大量精确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被报道。总结和评述了有关扬子地块西缘康滇地区古—中元古代地层层序、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以及构造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虽然目前在该区没有找到有太古宇—古元古界底部地层出露,但大量碎屑锆石年代学数据指示康滇地区很可能广泛分布着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地层;康滇地区乃至整个扬子地块分布的古—中元古代岩浆活动,指示扬子地块在1.5~2.0 Ga可能经历了碰撞造山到伸展的构造演化过程,而这一过程恰好与Columbia 超大陆旋回一致。因此,扬子地块很可能就是古—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断层的控盆特征;根据雁列断层组合演化与区域年代资料,探讨雁列组合与区域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通过低序级断层走向统计,明确该区新生代所处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兰聊断层西部分支是控制东濮凹陷整体结构的关键断层;雁列断层组合形成时间与区域右旋走滑耦合性差;东濮地区古近纪应力场稳定,未见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前后的明显差异;拉张应力是东濮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动力,右旋扭应力对该区构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相火山岩区找金的潜力很大。浙江火山岩区银金矿床属于浅成火山热液成因。浙江“银坑山式”、“八宝山式”、“大岭口式”和“五部式”金矿床的找矿靶区应是有小块陈蔡群变质岩出露且主要受火山构造带、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控制的火山岩区。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及其周缘三叠系前期的沉积演化研究较为薄弱,不能满足现阶段精细勘探的需求.本文根据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和薄片等资料,论证了北三台凸起在三叠纪时期能向周缘地区提供物源,并结合古地貌特点、古气候特征和同沉积构造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相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北三台凸起在三叠纪时期属于水上低隆起,能够向周缘地区提供物源,且其提供物源能力在垂向地层上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北三台凸起在三叠纪属于正向地貌,地震发射特征上有明显的沟谷,上超和地层减薄现象,且周缘地区岩屑组合类型存在区域分带性,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发育大量磨圆棱角状-次棱角状的岩屑,砂砾岩厚度百分比为11%~79%,由北三台凸起向周缘地区逐渐降低.研究区主要发育三大物源体系,即北三台北部物源体系、北三台南部物源体系和南部物源体系.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滩坝和滨浅湖,砂体主要分布在近北三台凸起周缘地区和南部地区.受到古地貌、古气候和构造等作用的控制,研究区早三叠世湖平面开始上升,气候干旱,砂体发育规模较大,中晚三叠世湖平面继续上升,气候变得潮湿,砂体发育规模逐渐变小.研究区邻近北三台凸起地区下三叠统发育的地层砂砾岩厚度百分比高,砂体发育规模较大,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储集场所,为下一步储层精细研究最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