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06Ni9钢是太钢生产的用于LNG低温储罐的中合金低碳马氏体型低温钢。本文通过分析06Ni9钢的焊接性和LNG低温储罐的结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对06Ni9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低温(-196℃)冲击韧度进行了测试,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国产06Ni9钢的综合性能可以满足LNG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典型的9%Ni钢——ASTM A553 type I钢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易磁化、焊后易产生热裂纹和焊后接头低温韧性下降等对焊接工艺不利的因素,采用SMAW、SAW和GTAW三种焊接方法进行试板焊接试验,并通过焊接接头-196°C V形缺口夏比冲击试验、-163°C CTOD试验,以及金相试验进行焊接接头低温韧性分析,得出了9%Ni钢焊接技术的研究数据及结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焊接热模拟装置对3.5%Ni钢在不同焊接线能量下的热影响区组织模拟,并对模拟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通过对模拟试样的低温冲击,金相分析,维氏硬度测量,考察了焊接线能量和焊后热处理温度对国产、进口3.5%Ni钢热影响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热循环对3.5%Ni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恶化金相组织结构有较大影响,随着线能量的增大,这种影响更加明显;焊后回火处理能改善3.5%Ni钢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结构,提高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G13Cr4Mo4Ni4V钢进行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分别对晶粒度、硬度及冲击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G13Cr4Mo4Ni4V钢的晶粒度级别降低,硬度升高,冲击功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线热处理(UFC+DQ+Online T)工艺——终冷温度对9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利用XRD法测定了不同终冷温度对9Ni钢内回转奥氏体含量的影响,并结合热膨胀仪分析了终冷温度对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终冷温度有利于回转奥氏体的生成,但其稳定性随之降低,在回火后的快冷及深冷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的二次转变,新生马氏体对9Ni钢的低温韧性非常不利;当终冷温度达到或超过320℃时,组织内出现明显的块状物质,甚至聚集在某些部位集中分布,不利于9Ni钢低温韧性的提高;终冷温度为280℃时9Ni钢的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0.5Ni低温压力容器用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秦晓钟 《压力容器》1992,9(3):10-16
本文汇集了国外标准中0.5Ni低温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介绍了我国0.5Ni低温钢的应用实例,列出了09MnNiDR钢板的部分试验结果。低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我国09MnNiDR钢板的低温韧性与德国的13MnNi63钢板相当。本文还推荐了0.5Ni低温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LNG储罐用钢06Ni9DR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时,会出现弯曲试件开裂的现象,为了查找弯曲试样失效原因,保障LNG储罐焊接质量,采用不同热输入工艺对06Ni9DR钢板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接,对焊接接头开展了拉伸试验、弯曲试验、-196℃低温冲击等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缝、热影响区,以及弯曲失效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NiCrMo-6焊条焊接的焊缝组织中均散布较多大小不一的夹渣,热输入控制在12.5~26.5 kJ/cm范围内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塑性以及低温冲击性能影响不明显;但采用较小热输入焊接时,更易产生夹渣、咬边缺陷,较大夹渣和轻微咬边缺陷是导致弯曲试件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获得9Ni钢焊接接头、母材和焊缝在室温20℃和低温-158℃下的拉伸和断裂性能,对比分析了温度对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母材和焊缝的近似R6选择2失效评定曲线(FAC)以及9Ni钢焊接接头的FAC,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温下母材的拉伸和断裂性能以及接头和焊缝的拉伸性能均高于室温下,焊缝的断裂韧度几乎不随温度改变;不同温度下焊缝的屈服强度和断裂韧度均低于母材,焊缝是9Ni钢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由室温拉伸性能构建的近似选择2 FAC包络面积均略小于采用低温拉伸性能构建的FAC,故可用室温拉伸性能构建近似选择2 FAC对9Ni钢焊接接头进行安全评定;分段选取室温下母材和焊缝的近似选择2 FAC构建的焊接接头FAC能最保守地对低温9Ni钢含缺陷结构进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国对“七五”期间低合金用钢科技攻关课题召开了论证会。结果确定13个专项课题列为“七五”低合金钢科技攻关项目,上报国家科委审批。其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有3项,现简介如下: 1.镍系低温用钢的研制专项课题本课题由太钢、鞍钢、北京钢研院和通用所等单位承担,主要针对城市煤加压气化、年产三十万吨乙烯等工程中低温压力容器设备国产化的需要,开展1.5Ni、3.5Ni钢及球罐用低温高强度钢的研制。同时,也对5Ni、9Ni钢开  相似文献   

10.
通过Q235-A钢与1Cr18Ni9Ti钢焊接接头的工艺性能试验,从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焊接工艺控制措施,为同类型焊接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国内外标准中9%Ni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要求,分别采用Ni-Cr-Mo系焊条和Ni-Cr-Fe系焊条匹配国产低温调质钢X7Ni9,对焊接工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定了X7Ni9同种钢以及X7Ni9与S30408异种钢相焊的焊接材料,并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有效克服了X7Ni9钢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的磁偏吹、热裂纹等难点。该焊接工艺应用于国内首艘双燃料30 000 m~3LNG运输船的液货舱焊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9Ni钢低温容器的焊接特点,分别采用ERNiCrMo-3、ERNiCrMo-4焊丝和相应的焊剂,以及直流和交流两种焊接电流进行焊接,通过焊接工艺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焊接工艺对9Ni钢进行焊接是可行的,焊接接头的强度都高于母材标准值,焊缝和热影响区-196℃的冲击值也高于标准值,满足使用要求。不同焊接电流类型及不同的焊丝,对热影响区、焊缝的组织结构和硬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产08Ni3DR钢为-100℃低温用钢,通过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冷却方式,研究正火+回火后对母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正火水冷+回火的热处理制度后,其强度及冲击韧性综合性能最佳,金相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少量铁素体,晶粒度达到9级。  相似文献   

14.
9Ni钢低温储罐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9Ni钢低温容器的焊接特点,认为解决焊接过程中的裂纹倾向、低温韧性的下降和磁化是低温容器制造的关键。试验研究了埋孤焊的焊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ERNiCrMo-3、ERNiCrMo-4焊丝、相应的焊剂和合适的焊接规范能得到合格的焊接接头,并能实现自动焊接。手工焊条电弧焊的工艺评定结果表明所选择的焊接规范是可行的,为9Ni钢低温容器的焊接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1995年,扬子石化公司为安全输入和贮运乙烯物料,新建了一套乙烯低温贮运设施.9Ni钢制作的10000m~3双层乙烯低温贮罐则是该工程的核心和难点.80年代,我国曾从法国引进7台9Ni钢球罐,施工中相继产生冷、热裂纹,成为顺利投用的严重障碍.在国内制作如此大型的9Ni钢化工容器,沿属首例.  相似文献   

16.
06Ni9钢(即9Ni钢)是美国国际镍公司产品研究实验室于1944年开发的含镍9%的低碳钢。由于其强度高和良好的低温韧性及焊接性能,自1982年后,逐步取代了Ni-Cr不锈钢,成为低温储罐的主材。本文介绍了06Ni9钢板预成型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工艺平面布置、生产能力、主要使用到的工艺设备及其性能参数,指出本生产线的工艺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绪言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转向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的能源,对低温钢的要求在迅速地增长。为了满足这一趋向的要求,日本已研究了很多新钢种并改进了这些材料的焊接技术。为了确保安全,大量地进行了这些材料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研究。本文的目的是综合介绍日本低温钢的发展及其焊接技术的改进。有很多钢材可适用于低温工作。但在本文中,我想局限于热处理的并包括用近来发展的控制轧制工艺所生产的低温Si—Mn钢,适用于液化乙烯的3.5%Ni钢,适用于低于液化乙烯温度的5.5%Ni钢及液化天然气用9%Ni  相似文献   

18.
文中针对LNG储罐用9Ni低温钢,分别采用焊条电弧焊和埋弧焊进行横位置焊接试验.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不同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都符合标准要求,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高于焊缝,埋弧焊接头比焊条电弧焊接头低温冲击韧性更好.焊条电弧焊和埋弧焊接头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与析出相,...  相似文献   

19.
在SRV 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不同热处理技术对18Cr2Ni4WA钢磨损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磨损机制.在试验条件下,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维氏硬度约为HV760,耐磨性最好,其次为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淬火、低温回火试样;正火、高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淬火、低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渗碳、激光表面淬火试样的显微组织均为针状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颗粒渗碳体,且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金相组织较为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20.
激光冲击处理对曲轴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曲轴球墨铸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激光冲击处理球墨铸铁QT700的磨损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激光冲击处理后其表面微结构,同时采用XRD分析激光冲击处理后球墨铸铁表面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含量。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球墨铸铁具有理想的表面形貌和较高的表面硬度,其抗磨性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