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孟瑶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21,(4):75-79
为了实时监控人体的心电信号,以胸带作为穿戴载体,设计一个可穿戴心电检测系统.内嵌于胸带的心电传感器采集佩戴者心电信号,通过蓝牙传输至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实现心电信号及心率的实时显示.所实现的心电检测算法基于自适应阈值,检测心电信号的R波并计算实时心率.设计和实施了实地实验以检测系统和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心率检测算法的R波...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移动医疗的飞速发展,可穿戴式心电监护已成为个人日常心电监护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长时间穿戴所存在的便携性和舒适性差、监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是制约可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发展的重要瓶颈.采用织物电极作为心电采集电极,设计了一种单导联低功耗、小型化的心电监护系统,改善了长时间穿戴所存在的问题.系统采用织物电极取代传统Ag-AgCl电极进行心电采集;模拟前端采用ADS1292芯片,调理心电信号,提高信噪比,并进行24位ADC转换;MCU采用MSP430F5659,进行数据的实时获取、存储和计算,并控制外设进行异常警报和与上位机的蓝牙通信.系统完成静坐、行走和跑步状态下的测试,并对比同步脉率,验证了检测数据准确性,证明可基本满足个人日常心电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文豫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21,(2):3-4,9
介绍了一种基于手臂体感交互技术的可穿戴装置.利用固定在手臂上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惯性传感器采集手臂运动数据,经Arduino处理后通过蓝牙发送给小车,从而控制小车运动.所有的硬件都位于一个极小的便携空间内,因而具有便于携带,机动性高,发展前景广阔的优点,为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可穿戴装置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老年人慢性心血管疾病在预防和救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GPS、GPRS技术和MSP430单片机,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可穿戴式远程脉搏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硬件设计以及无线通信方式,并针对脉搏信号的实际特征与干扰情况,综合考虑系统对功耗和体积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硬件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准确地获取完整的脉搏波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电子技术应用》2017,(9):17-21
为了检测公安、消防官兵等高危职业人群的心电信号,以胸带作为穿戴载体,设计一款可穿戴式无线心电检测系统,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心电、心率的实时传输与显示。考虑到警员日常的活动,基于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参考信号,对比两种自适应滤波算法滤出运动伪迹(Motion Artifact,MA)后的输出波形。结果表明,采用归一化的最小均方算法(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的自适应滤波器输出心电信号基线平稳且R波定位准确性达99%以上。在正常的人体活动中实时测量的心率值误差在4%以内,心率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事卫星系统可穿戴天线的需求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几种天线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采用空气介质和极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天线,最后指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突破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能检测人的跌倒行为,并在老人监护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系统的设计也引起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对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情况做了详细综述,介绍了跌倒的过程,按照可穿戴设备跌倒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别从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判别算法等几个方面介绍目前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和统计分析,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路开放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1,(7):225-227
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而使用水银血压计需要专业人员,电子血压计功能单一且不方便携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穿戴式测量血压的手环,该设备基于PPG信号测量血压的方法并结合了红外测温技术,实现了测量血压和温度的功能,结合蓝牙通信功能,实现与手机端通信,为手机端处理数据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潮流”这种东西往往爱跟人开玩笑,你越是觉得它高大上,它越是无人知晓;你越期待它high起来,它越惨淡潦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在保证电子设备良好性能的同时,还要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便捷需求。以往可穿戴式计算机主要是以COTS为设计基础,但此种方式会在计算机功耗、成本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浪费。基于这种情况,以动态可重构技术为设计基础的可穿戴式计算机应运而生。文中针对动态可重构技术对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可穿戴计算机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