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PS-DMAEMA两性聚合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自制的两性聚合物AMPS-DMAEMA(简写为ASDA)组成与等电点的关系。制得了等电点状态下的两性聚合物ASDA-50(pH=5)。推导出了等电点下的两性聚合物溶液的比浓粘度与聚合物浓度无关的表达式,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关系式。利用pH的影响制得了与ASDA-50具有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链结构的单性聚电解质dASDA-50。二者的对比研究表明,ASDA-50具有明显增大的特性粘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P(MMA-BA-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MMA-BA-VP)。通过^1H-NMR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通过FR-IR、DSC、表 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降低、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AMPS—DMAEMA两性聚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制的两性聚合物AMPS-DMAEMA,推导出了等电点下的两性聚合物溶液的比浓粘度与聚合物浓度无关的表达式,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工。利用PH的影响制得了与ASDA-50具有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链结构的单性聚电解质dASDA-50。二者的对比研究表明,ASDA-50具有明显增大的特性粘数。  相似文献   

4.
含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醚聚氨酯膜透气性及表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氢呋喃(PTMO)为软段,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丁二醇BD为扩链剂)制成的多相嵌段共聚物作为基质材料,进行了气体(O2和N2)透过性试验,同时对膜材料进行了ESCA表面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膜的透气性能取决于材料中连续相组分,随着软段中PDMS含量的改变而变化。当PDMS含量较高时,共聚物膜显示出PDMS均聚物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气体秀  相似文献   

5.
AM-AMPS-DMDA水溶性疏水两性共聚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MDA)疏水两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及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浓度、电解质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共聚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同一聚合物中引入了疏水结构及两性离子结构,这类疏水两性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盐等性能。  相似文献   

6.
PET/HDPE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IR、SEM、DSC和力学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熔融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和界面改性剂(IM)对PET/HDPE共混物形态结构、界面偶联状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明,HDPE-g-MA改善了PET与HDPE的相容性,使HDPE较均匀地分散在PET基体中,但并未检测到PET/HDPE-g-MA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界面改性剂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提高PET基体的粘度,并接近HDPE相的粘度而使分散相细化;另一方面通过与HDPE-g-MA和PET的偶联反应而增强了PET/HDPE-g-MA界面粘结,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DSC和DMA研究了一种新的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n与均聚物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均聚物PPO与(PPO-PDMS-PHS)n中的两种嵌段(PPO和PHS)有相容性,两种嵌段协和的结果提高了共混相容性的临界值,当均聚物PPO的Mn为20000时,PPO嵌段的Mn为20000,PHS嵌段的M国5160时(PO-PDMS-PHS)n共混物的一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PU软段结构对PU/PMMA IPN中两组分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同步法合成了4种聚氨酯/聚甲基两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MMA IPN)利用DDC、TEM和动态力学谱(DMS)等手段综合研究了IPN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和相态结构,用基团贡献加和方法计算了各种PU和PMMA的溶度参数δ,结合PU软段链结构讨论了各种IPNK呈现不同相容性和相态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聚氨酯(PU)为组分I,乙烯工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SC(M-DSC^TM)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IPN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网络与VER网络形成了多相微区结构,在界面处互穿和缠结,形成类似胞状的结构,PU  相似文献   

10.
聚醚砜微孔膜制备中非溶剂添加剂作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DMAc为溶剂,研究了3种非溶剂加剂(NSA)-EgOH,DeOH和BuOH在水和NSA中凝胶对于板微孔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浊点法得到PES/DMAc/NSA和PES/DMCs/NSA/H2O体系25℃的相图,并以邻近比α值来表征膜溶液组成点靠近相分离的程度,添加了NSA的铸膜液在水中凝胶制备微孔膜,以EgOH为非溶剂添加物,在相同聚合物浓度,相同凝胶条件下,仅仅改变铸膜  相似文献   

11.
偶联剂KH和聚合物PVA在硫铝酸盐—MDF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材,采用有机聚合物PVA,并且在MDF水泥中添加偶联剂KH,制备出抗折强度大于170MPa,抗压强度达240MPa的新型MDF水泥。同时,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红外光谱分析(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偶联剂KH和聚合物PVA的硫铝酸盐-MDF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HPB-b-PMMA增容PVC/PE共混物相分离与相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激光散射(LS)跟踪升温过程光散射强度变化的方法,研究了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HPB-b-PMMA)增容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共混物溶液浇铸膜相分离行为的特点,还以广角X光衍射(WAXD)测定了该膜的结晶状况,扫描电镜(SEM)和相差显微镜(PCM)观察、记录了表面相态结构。提出增容剂在此既有增容作用又有“协调链段活动”作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于板流变仪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一种新型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聚酯醚砜(PEES)的流变行为,测定了该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温度、粘度-剪切速率关系,以及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热致液晶的流变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液晶聚合物与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组成的不同组分含量的原位复合材料在360℃下的熔融指数变化,表明该液晶聚合物能降低PES-C的熔体粘度,进一步说明此液晶聚合物具有改善PES-C的熔融加工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材,采用有机聚合物PVA,并且在MDF(Macro—Defect—Free)水泥中添加偶联剂KH,制备出抗折强度大于170MPa,抗压强度达240MPa的新型MDF水泥、同时,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红外光谱分析(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偶联剂KH和聚合物PVA在硫铝酸盐-MDF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DSC和DMA研究了一种新的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与均聚物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均聚物PPO与PPO-PDMS-PHS中的两种嵌段(PPO和PHS)有相容性,两种嵌段协同作用的结果提高了共混相容性的临界值,当均聚物PPO的Mn为20000时,PPO嵌段的Mn为20000,PHS嵌段的Mn为5160时,PPO-PDMS-PHS/PPO共混物为一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PBA(EGDMA)/PMMA复合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乳胶特性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BA(EGDMA)聚合过程中,随反应进行,乳胶的粘度逐渐升高,电导率迅速减小后基本不变,pH下降,表面张力有一突变点,乳胶微球粒径开始增加很快而后变化较小;以交联PBA为种子的MMA半连续聚合,随聚合进行,乳液pH逐渐减少,粘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升高,表面张力出现一最低点。复合乳胶微球的粒径初期增加较少,后期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7.
PBA/αMS-AN核壳乳液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用石油化工副产物α-甲基苯乙烯(αMS)代替通常使用的苯乙烯(St)或甲基丙烯醚甲酯,利用其成本低,本身不易均聚,但易与丙烯腈(AN)共聚的原理用其共聚物作为壳层,采用分段乳液聚合法,得到了具有PBA/αMS-AN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复合乳液。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配方及加科方式,通过红外分析法(IR)、透射电镜法(TEM)、差热分析法(DSC)等手段,对该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该共聚物为核壳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PVA-CS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SC等方法,研究了PVA-CS二元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VA与CS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为部分相容体系。以Flory-Huggins的高分子溶液理论为基础,通过Wood或Fox方程,计算出不同共混比的PVA-CS共混体系两相中二组分的表现质量分率,进而计算出体系的聚合物-聚合物Flo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_(12)或g_(12),对PVA-C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确定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本文利用DSC-7(Epson)测定了不同共混比的PVA,CS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VA,CS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研制的多元酸交联的PVA-CS/PSF膜结构进行了观察测试,探讨了膜结构与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CA/P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DSC、SEM、FT-IR等方法,研究了CA-PAN、CA-PAN-To二元和三元混溶液的相容性。结果表明,CA和PAN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有部分相容性。改变共混比例,共混膜具有不同微相区的两相结构,To有助于提高两组分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