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张顺颐.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专业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曾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目前任职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担任设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江苏省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专职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主持有关科研项目并担任教学工作等。他是南京邮电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高级会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通信学报》2007,28(11):F0003-F0003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气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三个硕士点;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点;信息网络博士点。专业和学科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和电气工程等三个一级学科,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测控信息技术系、电气信息工程系和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比较完备和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智能测控系统、网络测试和控制、电气控制等实验仪器和设备。南京邮电大学控制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网络与系统专委会也挂靠在本院。学院现任院长为博士生导师蒋国平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4月17日,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与南京邮电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南京举行。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刘茂先与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仪式上,《通信管理与技术》主编冀云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还签署了《通信管理与技术》合作办刊协议。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办公室、安全中心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相似文献   

4.
日前,南邮-华胜天成信息网络技术实验室宣布正式挂牌,南邮-华胜天成信息网络技术实验室是在原邮电部建立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由南京邮电学院与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该实验室下设一个信息技术研究所,5个系统集成技术等研究室。南邮-华胜天成信息网络技术实验室正式宣布成立  相似文献   

5.
4月17日,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与南京邮电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南京举行。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刘茂先与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仪式上。《通信管理与技术》主编冀云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还签署了《通信管理与技术》合作办刊协议。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办公室、安全中心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及学报期刊社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6.
《通信世界》2008,(4):I0022-I0022
作为国内最大的海底光缆专业生产企业,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凭借对国际海底光缆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已全面启动了深海光缆和接头盒制造技术的研发和直嗣性研究。中天科技与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8研究所、第23研究所结成长期合作关系,积累推动创新发展的软实力。经过连续多年的专题研究和攻关,中天科技深海光缆及接头盒技术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08,(4):22
作为国内最大的海底光缆专业生产企业,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凭借对国际海底光缆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已全面启动了深海光缆和接头盒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性研究.中天科技与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8研究所、第23研究所结成长期合作关系,积累推动创新发展的软实力.经过连续多年的专题研究和攻关,中天科技深海光缆及接头盒技术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2011年底,我院牵头成功申请“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LTE覆盖增强组网技术研究”(2012-2013年)课题。我院担任该课题的组长单位,蒋远副院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院内由院本部研究所和无线所共同承担,并联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移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等四家知名机构。  相似文献   

9.
《中兴通讯技术》2010,(5):60-60
第1期 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专题策划人 南京邮电大学 杨震 教授  相似文献   

10.
1月17日,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网络通信与业务支撑实验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科学报告会堂二楼演讲厅隆重举行。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据了解,网络通信与业务支撑实验基地包括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实验室、智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通信》2008,10(22):35-43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南京邮电大学历经风雨,在曲折动荡的年代中坚韧不拔,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谋求发展。金秋时节,南京邮电大学迎来了本科教育50周年。硕士研究生教育30周年,博士研究生教育10周年的屡屡盛事。董事会成立、校友会成立,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面对已经来到的信息时代,南京邮电大学将会如何面对呢?本期《趋势对话》栏目邀请到南京邮电大学杨震校长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信息产业、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和广大计算机用户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中文之星”系列软件又有了新的突破。方正集团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新天地研究所)8月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正式举行了“中文之星2.5版”及“中文之星NT版”新品发布会。这两项产品分别由新天地研究所下属的北京方正新天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方正集团方正新天地信息网络科技公司完成商品开发。电子部胡启立部长发来贺电、计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输》2012,(4):44-45
2012年6月26—28日。“ITU—TM2M焦点组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共同承办。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总工续合元作为焦点组主席主持了会议。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43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上海贝尔、南京邮电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9家中国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电信科学》2005,21(12):24-24
11月10~12日,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UWB’05)”在南京召开。本次在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的学术会议聚学术界、国内外产业界和政府官员、IT行业管理者于一堂,开幕式上,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教授希望借此会议推动我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给我国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更加有效地宣传国家的无线通信产业政策,促进无线通信技术交流,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江苏通信技术》2008,(6):71-73
南邮两会三庆隆重举行会日前,古朴幽静的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彩旗招展,南京邮电大学董事会、校友会成立暨本科教育五十周年、硕士研究生教育三十周年、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通信》2008,10(22):44-47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南京邮电大学历经风雨。在曲折动荡的年代中坚韧不拔,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谋求发展。金秋时节。南京邮电大学迎来了本科教育50周年,硕士研究生教育30周年。博士研究生教育10周年的屡屡盛事。董事会成立、校友会成立,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南京邮电大学正不断迎接挑战,刷新成绩,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和纪念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由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主办、江苏省通信学会、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江苏通信论坛”于5月18日在南京邮电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3月30日-31日,2018全国电子信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等单位承办,物联网学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女士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青年专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被托举人、2017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获奖代表等200余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信息     
卫星通信产业应坚持民族化发展道路3月31日,由江苏省电子学会、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卫星通信产业民族化发展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杨千里、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原副所长贲德、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钟义信、熊猫电子集团原总裁陈祥兴、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张顺颐、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甘仲民、中电科  相似文献   

20.
家庭信息网络与“蓝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电信快报》2001,(3):37-40
论述家庭信息网络和一种新型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蓝牙”,探讨家庭信息网络的特点,比较几种无线连接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并详细介绍“蓝牙”技术独特的核心协议。最后描绘家庭信息网络和“蓝牙”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