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其节能减碳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九江市九个典型住区为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影响住区碳排放的核心要素,并分析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住区减碳的规划策略.研究显示,家庭基本构成、日常行为意识、住宅室内状况、住宅建筑设计和住区空间特征五类住区要素对碳排放影响最大,这些要素主要...  相似文献   

2.
住区整体规模形态特征对碳排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当前对低碳住区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体建筑方面,对住区整体规模尺度和碳排放关系的量化研究并不多见。以四川金堂县杨柳北片区为例,利用实地调研和软件模拟的方式获取63处住区碳排放清单数据,选取容积率、空间紧凑度和街廓面积三个规模特征指标,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住区规模——碳排放”预测模型,并据此模型对住区规模进行优化。研究发现,住区规模与碳排放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多指标综合作用下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建立量化的预测模型,并合理预测低碳住区的最优规模区间。就金堂县而言,住区街廓尺度在150~180 m,面积15 000~25 000 m2,紧凑度在20~23最为低碳。本研究对控规层面住区碳排放预测,低碳住区规划设计、评价和规划管控的理论方法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住区空间形态及模式类型划分与密度特征相关,家庭能耗产生的空间碳排放与密度分布有着逻辑对应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能耗行为等因素对家庭生活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有关密度与家庭能耗碳排放之间的相关研究尚需更多实证案例。本文以上海曹杨新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数据来估算54个小区样本的家庭能耗人均碳排放值,并对住区密度指标与碳排放进行相关性研究。从回归分析结果看,曹杨新村的家庭能耗消费与家庭特征、住房特征等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家庭人口规模具有主导作用。在密度指标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中,家庭能耗碳排放在物质密度与人口密度指标中分别具有区段波动性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密度与碳排放影响变量之间的非线性逻辑对应关系,研究得出不同密度区段条件下的住区家庭能耗碳排放差异是居民家庭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等相关社会因素叠合作用造成的。因此,判断住区是否"低碳"首先当明确密度区段的选择条件,结合本国国情、地区发展条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来引导未来住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天池林海”小区浅谈山地住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天池林海"小区的概念性方案设计,解析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整合地图重叠法”,将其引入到山地住区设计中,结合对土地适宜性以及自然山水格局等规划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通过建筑群落化的布局方式,提出解决在目前山地规划和建筑创作中一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对山地住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 建设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居民亚健康、文 化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空 前重视。指出生态文明理念下注重生态保护、 提倡低碳建设、关注居民健康、追求文化认 同四个方面在山地住区规划中的必要性。结 合大理海东一期商品房住区规划项目对四个 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山地住区。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既有住区碳排放增量巨大的严峻形势和既有住区低碳现状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将调研住区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在了解住区改造重要节点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低碳更新改造策略,为既有住区低碳改造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交通运输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交通碳排放的测算和评估方法;基于对碳排放相关的周转量、燃料消耗及排放因子等因子分析,明确了影响交通碳排放的4大要素;结合上海交通碳排放发展现状、趋势和发展要求的分析,对上海交通碳排放进行多情景设计和量化测算,最终优选确定发展模式;最后从协调规划、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改进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低碳交通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贾小艳  刘骏 《福建建筑》2011,(12):19-21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正是这种地形高差变化及走势使得山地住区外部空间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因此,探究山地住区的入口空间特色,需抓住地形地貌这一因素,分析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住区入口与城市空间及住区布局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空间的多层次构成和各构成要素的细节设计,对今后山地住区入口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地住区适地性研究可以理解为针对山地特殊的地形地貌,提取出如高差、坡度、坡向等特征元素。并从规划布局、道路交通、单体设计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恰当地处理住区与山地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求的快速提高,山地住区适地性研究已经成为住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山地住区设计中的生态思维——以重庆住区设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弱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山景和江景景观、复杂的室外空间条件等种种环境特征,促使设计者寻求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生态思维在山地住区的设计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山地背景下住区规划建设与山地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山地环境特征在设计者尊重、解读和利用下成为住区设计逻辑起点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山地资源特色,山地住区建设现状总结其基本特征和发展困境,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共生理论在山地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价值,并以旬阳白柳山地住区规划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区碳排量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低碳城市背景下,既有住区的改造势在必行,而有关既有住区的低碳评价体系却相当缺乏。本文首先基于人-建筑-环境系统,确立既有住区低碳评价体系;进而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理论中模糊集和隶属度的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模拟。通过评定低碳等级,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既有住区的改造,优化既有住区改造的步骤,推进住区改造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山地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城市生活对通讯、交通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住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堪忧,亟待对住区防灾空间体系进行完善.研究分析了山地自然灾害的特征和住区防灾空间体系建立的难点,总结出避难场所面积不足、疏散通道不畅、生命线系统脆弱等问题,结合住区立体开发的趋势,利用地下空间的抗毁特性,构建立体式防灾空间体系,即通过各项防灾功能的立体叠加,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防灾体系,强调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并提出该体系的规划策略,即整合防灾要素,建立分层利用的竖向结构,组织立体式救灾通道系统,以共同沟形式构建抗毁性强的生命线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城市住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的高强度问题,以长沙某住区为例,基于离散选择模型,从住区空间规划、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低碳消费心理、交通能耗标准4个方面研究城市住区居民低碳行为.结果显示:年龄、绿地配置景观绿化设计、商业设施密度、出行方式与主观规范5个变量对低碳行为选择影响显著;通过外部因素结合心理因素分析居民低碳行为的约...  相似文献   

15.
住区规划方案决策对建筑负荷有重要影响,规划适用的建筑负荷预测模型可以快速测算出不同方案建筑负荷总量的差异,有效促进住区节能的优化。针对西安已建成区域的居住建筑,采用全域随机方法选取样本,分析日照间距关系对建筑南向外墙辐射值的影响,对考虑南向遮挡的负荷变化率与辐射折减系数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总建筑负荷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总负荷与形态参数间的量化关系,构建并完善了适用住区规划的总建筑负荷快速预测模型,为住区规划方案优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山地生态住区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作为稀有资源,常常被采用大面积的硬化铺装进行利用开发,导致了土壤岩层压实、透水系统破坏、渗水能力丧失、灾害频发等诸多环境问题,致使本应成为城市重要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基于此,该文在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理念基础上,结合山地住区生态化建设的实际价值意义,从雨水的渗透、过滤、滞留和蓄存四个流向过程分析,研究认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山地住区场地设计、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建筑空间等要素具有控制引导,最终探索提出山地生态住区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海龙 《建筑与环境》2009,3(6):139-141
村庄住区生态景观规划是新农村规划的主要内容,直接关系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住区生态景观要素的分析及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研究,对村庄住区生态景观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成受明  李和平 《规划师》2002,18(10):35-37
山地城市在我国占有50%以上,山地住区建设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用地拓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从山地住区环境特征出发,以山地住区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水环境的营建、住区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来探讨山地住区环境营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建设是健康城镇化的保障。但新形势下面临资源紧张与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如何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规划城市住区值得思考。本文总结当前城市住区规划的新背景新要求,提出城市住区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从场地规划、绿色建筑设计、低碳交通规划、低碳能源利用、绿色建材使用、水循环体系、居民生活节能、减轻热岛效应等八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住区规划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住区停车与景观之间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住区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特点,论证了将生态视角引入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并从生态视角研究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调研,总结目前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与现状问题,从宏观城市住区层面和微观景观要素层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营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