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研究层合板在复杂荷载下的极限强度时,提出了基于层合板基本强度和最佳应力比实验强度所确定的层合板张量型强度准则和层合板联合强度理论。通过建立新的层合板铺层刚度退化理论并用实验测定“均衡型刚度退化系数”,实现了LPE包络线预测,进而提出层合板退化张量型强度准则。该准则是一种由单向板基本刚度、强度性能,辅以均衡型刚度退化系数来预测各种铺层序列的层合板在复杂荷载下最大承载能力的强度判据和方法。上述强度准则与[±θ]S层合板的单向拉伸、[±45]S、[0/90]S层合板平板拉剪以及(0/90]S、[0±45/90]S和(0/45]S层合管状件的双向荷载强度实验结果相当吻合。所提出的层和板极限强度判据和最大承裁力的估算方法对玻纤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工程强度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神舟号飞船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研制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特等奖神舟号飞船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用于我国“九五”期间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推进舱和轨道舱中推进发动机支撑结构部件。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先进复合材料的选材、预浸料制备、结构设计和优化、大型复杂构件成型工艺设计研究、成型工艺参数研究、成型工装模具设计、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和控制方法研究、大型薄壁复杂结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控制研究等内容。其特点是结构件尺寸大、壁薄、构造复杂、性能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神舟号飞船碳纤维复合…  相似文献   

3.
汤国栋  汤羽 《四川建筑》1997,17(3):29-33
基于近10年GRP/COM(玻璃钢/复合材料)桥梁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对其行为特征,设计理论及技术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材料性能可设计及组合结构的优势,使GRP/COM桥梁具有潜在的竞争力,研究和实践,展示了GRP/COM桥梁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领域通常采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主要以模量较低的轻质材料作为芯材,使其设计承载力由截面刚度控制,而非强度控制,限制了纤维增强材料强度的充分发挥。为此,提出一种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面板-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梁(GCS组合梁),该组合梁由GFRP面板与夹层轻质泡沫和冷弯薄壁型钢组合而成,薄壁型钢和纤维面板之间采用剪力键(抽芯铆钉)连接。通过四点弯曲试验探讨了该组合梁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和应变分布的发展规律,并与传统夹层梁进行对比,分析了有无薄壁型钢增强、薄壁型钢开口方向、界面增强方式等参数对组合梁弯曲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CS组合梁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相对于传统复合材料夹层梁,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限值L/250)和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对应荷载分别提高了306.2% 和157.5%;不锈钢抽芯铆钉能有效抑制GFRP面板与压型钢板界面剥离裂纹扩展,显著改善GCS组合梁的变形能力。研究为该组合构件的加工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住宅钢结构(含钢结构及其和组合结构)体系 1、结构体系的构成 在住宅中采用的钢结构(含钢结构及其组合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型钢结构和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是采用螺栓、自攻螺栓、拉铆等(无焊接)冷连接方式,将壁厚小于3mm的薄壁型钢组装成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钱拓  完海鹰 《安徽建筑》2015,22(3):138-140
在薄壁复合结构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应受力性能及优越性分析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前提下,文章主要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管混凝土这种薄壁复合结构在轴心受压时的复合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空钢管以及相同尺寸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各部分纵向应力云图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钢管与混凝土两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复合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提高,阐述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合理结构形式和优越性,为相似的薄壁结构在复合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EPS聚苯板     
产品规格根据用户需要,我厂可设计生产各种规格产品,标准规格为:2000mm×1000mm×10mm--500mm,6000mm×1200mm×10mm--500mm.误差不超过±5%。指标名称指标阻燃型普通型密度(影立方厘米)≤0.0297≤0.0288吸水性(kg/m)≤0.082≤0.08密度为0.0201.61.50.020--0.0352.12.0弯曲强度0.0211.81.90.021--0.0362.212.3尺寸稳定性70℃/40℃%±0.52±0.54施工方法a)根据墙体平整度,空气层厚度,聚苯板厚度等弹线,吊线。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加固混凝土柱的设想。用预制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和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C/G HFRP)圆套筒分别对混凝土方柱进行加固。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探讨破坏特征和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CFRP相比,C/G HFRP加固方法可使碳纤维材料性能的发挥率和被加固柱的抗变形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智能材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在建筑结构材料智能化技术上的应用。由于碳纤维的高强度、良好的耐候性以及导电性 ,碳纤维不仅被用作高强度结构补强材料 ,还被用作大型结构的安全诊断和寿命预测。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复合、碳纤维与碳颗粒及陶瓷颗粒的复合 ,以及光导纤维和其它智能材料结构及应用 ,将成为未来大型建筑结构中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合材料单向拉挤型材节点连接效率低而导致构件强度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改变纤维铺层设计,增加±45°及90°纤维布设的方式,改善节点性能及破坏模式。采用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铺层角度对构件拉伸性能及节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铺层角度,可有效提高节点承载性能、改善破坏形态。基于构件-节点一体化设计,确定桁架结构用拉挤型材纤维布设比例:0°铺设不小于60%、±45°铺设不小于20%、90°铺设不大于2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4点弯曲工况下,铝泡沫核心/热塑性复合材料面层构成的夹芯板的核心厚度对变形机制的影响。通过全过程应力分析和观察,得出不同核厚下一系列的失效机制。各个样本厚度对应不同失效区域均可观察到高应变集中。相对薄的样本表面出现折皱和破裂现象,一些核也会碎裂,相对厚的样本的失效取决于核的凹陷。增加表面厚度可以避免核的凹陷,否则,可以观察到关键的核被剪碎。  相似文献   

12.
苟俊琴 《山西建筑》2010,36(24):180-181
简要介绍了复合材料产品使用现状,详细阐述了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的分类以及复合材料产品的优异性能,并说明了复合材料产品在轨道交通方面的运用实况,解决了区间金属构件腐蚀、设备安装维护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董丕灵 《规划师》2002,18(1):70-72
从做好规划与设计、坚持设备国产化、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先发展轻轨交通、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兴起之时,应展开多方面的研究,从而推动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春雷 《山西建筑》2010,36(4):10-11
指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的产物,不仅是现代都市的重要特征,而且也是城市空间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价值,研究其发展趋势,以提高人们对高架轨道交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蓝建勋  曾金亮 《建筑施工》2021,43(1):130-132
现有轨道交通站墙面搪瓷板采用构件式安装方法时,存在施工效率低、粉尘大等问题.在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车站装修工程中,采用了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替换搪瓷板,并将暗藏消防门、配电箱门、清洗栓箱门等设备箱体集成在单元板块内,每个独立单元组件内部板块安装、板块间接缝密封均在工厂内完成,现场直接挂装即可.实践证明,该轨道交通站单...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较好公交体系的城市,借助统计分析工具,比较研究空间环境差异对交通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因素中,道路密度、车站密度、人均CBD距离,公交廊道面积占比、建成区密度、中心性程度对于公交出行比例有更强的影响力。相较于公交都市,中国城市呈现出建成区面积更大,但建成区密度更小;大容量交通长度更长,但车站密度和公交走廊面积占比更小;道路长度更长,但道路密度更小的问题。这反映了中国城市趋于蔓延扩张的事实,也反映了城市大运量公共交通的布局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的特征,探讨建构起适合中国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7.
港铁车站人性化细部设计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分析港铁车站的人性化细部设计,探求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如火如荼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殷子渊 《新建筑》2010,(3):11-14
捷运社区是基于以轨道交通为主要交通模式的一种土地开发模式,是符合绿色城市发展的土地使用战略。居住社区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土地使用效率和轨道交通效率的双赢,是适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土地开发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关系。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快速、大运量的客运系统,对城市空间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空间布局面临着重大转变。天津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依托,以积极引导天津市空间结构转化为目标,规划构建包括市域线及城区线两级线网、全市域联网互动的轨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的背景入手,从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类型划分几个方面对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