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拉舍尔舌针经编机上编织了6种不同参数的单梳经平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根据织物的实际线圈形态假定条件,然后推导出线圈在平面的投影长度,进而得出经平组织线圈模型的总线圈长度公式,并利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建立经平织物线圈三维几何模型。6种织物的线圈模型计算长度与实测线圈长度差异较小,说明线圈建模的假设和建立的线圈几何模型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实测织物的组织结构参数和纱线的交织规律,建立了玻璃纤维平纹织物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玻璃纤维织物的热传递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显微镜图像对比表明,织物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其几何结构特点。数值模拟结果可直观显示不同时间点织物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对织物进行烧蚀试验,将所测织物上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同一时刻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拟结果能直观反映织物组织结构对热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反映织物内部纱线的空间构型和微观几何结构,针对在织物建模过程中,因忽略纤维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纱线截面形状变化的问题,基于数字单元法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纤维间摩擦力的方法。通过纱线纤维化离散,用数值模拟和仿真方法模拟三维正交织物成型过程,建立了5种精度递进的微观几何结构数值模型。5种模型中的每根纱线分别由4、7、12、19和37根数字纤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纱线纤维化离散程度的提高,仿真时间延长,织物厚度减小,纤维体积分数增大,节点平均作用力下降速度变缓,势能变小;当每根纱线由19根数字纤维组成时,所建织物的微观几何结构数值模型与真实织物样本在显微镜下的内部切片图像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为更真实地模拟纬编针织物几何形态,丰富细节特征,采用三层纤维螺旋的加捻纱线模型刻画针织物中纱线形态。将最小旋转标架作为计算加捻纱线中各纤维位置的局部坐标,通过几何变换、坐标变换等方法,构建任意曲线为中心线的加捻纱线模型。根据成圈、集圈、浮线3种典型纬编针织物线圈结构,通过反算法求取3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控制点,进而构建线圈纱线中心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结构意匠图构建加捻纱线针织物几何模型的算法,并给出相应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建立的加捻纱线针织物几何模型保留了纱线加捻的细节特征,外观更加贴近真实织物。  相似文献   

6.
传统梭织物已形成了固有的外观风格特征,要保持这种外观及网络特征,必须有经纬纱密度的配合,结合织物几何结构特征,研究了以较小的密度设计来保证 物固有的外观风格特征的密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玻璃纤维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讨论在电脑横机上用玻璃纤维编织具有一定厚度的纬编间隔织物的生产工艺及影响产品厚度和纤维含量的因素,给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传统梭织物已形成了固有的外观风格特征 ,要保持这种外观及风格特征 ,必须有经纬纱密度的配合 ,结合织物几何结构特征 ,研究了以较小的密度设计来保证织物固有的外观风格特征的密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机织物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实现方法为线索,从理论模型、实现原理、运用方法及织物模拟各阶段的内在逻辑关系方面,对织物的平面模拟、纱线和织物由二维到三维的立体外观效果的过渡和发展做出全面细致的总结,并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机织物外观模拟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织物模拟技术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应用于各行业 ,比如家具装饰织物、合成材料里的加固材料和建筑材料等。下面介绍的就是一些由高新织造机器生产的主要玻璃纤维制品。———阻燃的家具装饰织物。例如窗帘材料 ,他们被使用在需要高度安全保障的地方。在美国 ,阻燃家具装饰织物运用于所有的公共建筑中。———产业用纺织品。主要产品要求是高机械强力和尺寸稳定性 ,包括过滤器、复合材料里的加固织物、正面衬里、风屏等。———电镀金属。设计的这种纺织品是用来增强印刷电路板的 ,运用于这方面的纺织品表面必须完全没有断裂的纤维。1 印刷电路板几乎…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性能及生产工艺过程,总结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分析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制品广泛应用在增强塑料、印刷线路板及日常用品中,而且潜力巨大。但玻璃纤维单纱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织造过程中常出现散丝,影响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不同浓度的浆液对玻璃纤维纱上浆,对上浆后的纱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纱经过上浆后其耐磨性和断裂强力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测试珍珠纤维性能的基础上,针对所要开发服装的品种,研制开发了4.9tex×2 65/35棉/珍珠纤维混纺纱线,确定了纺纱工艺参数,介绍了各工序采取的技术措施,解决了珍珠纤维强力低、断裂伸长小、纺纱过程易脆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computer geometr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 structures. Pierce’s geometry of the weave fabric of yarn from an arc abscissa (Peirce’s) model is presented. Then, new algorithms with a filament assembly model for a single yarn composed of many filaments by twisting along the crimp shape in the warp/weft is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a virtual loc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iber distributions in the yarn cross-section. Each cross-section is rotated along the yarn length by a pre-determined amount to allow for the yarn twist. The curve of each filament in each two successive cross-sections is approximated by NURBS and then each curve is created by sweeping a closed curve along the centerline of the yarn path. The method described is demonstrated by the CAD model of woven fabrics with plain and twill weaves. The simulated woven fabrics using this approach can demonstrate a wider variety and improved visual simulations of real woven fabric and can then be further generalized for different and more complicated fabrics. The method is necessary as an input to many computational models, such as model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r the heat transfer of fabrics or composite parts.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玻纤电子纱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初捻加工是影响玻纤电子纱的内在质量、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为了获得合理的初捻工艺,采用市售高品质玻纤电子筒纱作为标准样品进行退绕试验,测定其不同层的卷绕直径和卷绕圈距等成型参数;基于特定机型的玻纤电子纱捻线机的钢领板运动速度限制,通过反推法得到标准样品生产过程中的锭子转速和钢领板运动速度等初捻工艺参数,并利用该加捻工艺参数制备试验样品。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样品的成型质量无明显差异,纱线张力波动较小,验证了初捻工艺反推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织物结构相传统模型未能敏感反映不同组织结构状态差异的问题,剖析了模型的约束条件和不足,建立了能够有效反映组织信息的结构相模型。提出了相对屈曲波高概念用于表征不同织纹组织中纱线的弯曲程度,为结构相模型的修正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相改进模型随屈曲波高的增加而增加,但呈非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织纹组织,形成等支持面的结构相是不固定的(0 结构相除外),相同屈曲波高对应着不同的结构相,三原组织的结构相值之间存在平纹< 斜纹< 缎纹;在低结构相区域,结构相与屈曲波高可看成非线性关系,在高结构相区域改进模型与传统模型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玄武岩纤维具有优良的隔热及阻燃性,在阻燃领域应用广泛。作为对玄武岩服用阻燃织物的探索,设计并织造了低面密度的玄武岩纬纱织物、玄武岩包芯纱织物,并研究了织物组织对其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织物的阻燃性能优异,尤其是其包芯纱织物;玄武岩织物的平均浮长越短,所呈现的阻燃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8.
经编四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行为和渗透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奕  蒋金华  陈南梁 《纺织学报》2017,38(10):49-56
为研究经编四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行为同织物结构的关系,采用径向法和单向法对不同铺层数和铺层角度的预制件进行面内渗透率以及单向渗透率的测试,并结合复合材料横截面切片对织物凹凸表面效应对流动的阻碍作用进行分析。采用以体积分数为自变量的经验公式对多层铺层织物的单向渗透率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铺层数的预制件,渗透率和纤维体积分数无直接关系,与织物表面在压缩作用下形成的平行于流动方向的流道数量密切相关;对于铺层角度不同的预制件,平行流道数目最多的预制件具有最大的渗透率;经验公式较Kozeny-Carman公式更能准确的预测经编四轴向织物的单向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tton fiber and yar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lor variation of woven fabrics dyed with vat dyes. A fabric length of 31?m was woven so that each meter of the fabric comprised weft yarns of slightly different cotton fiber or yarn characteristics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e woven fabric was pretreated and dyed with vat dyes using industrial-scale, pad-dry-chemical-pad-steam process. After dye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fabric containing weft yarns made from cotton with higher reflectance (Rd) values gave poor color strength as compared to that of lower Rd values. Fabric comprising combed weft yarns showed better color depth (K/S) values as compared to that comprising carded weft yarns made from the same raw cotton. Furthermore, the fabric comprising finer- or lower-twist weft yarns gave higher color depth as compared to that with coarser or higher-twist weft yar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slight variations in the cotton or yar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eft yarns could result in significant shade variations in the vat-dyed fabr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