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硅对PBT力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纳米SiO2添加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制备出PBT/纳米SiO2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和结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增加,PBT/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加,PBT的结晶度增加,球晶尺寸减小,最大扭矩和平衡扭矩变化不大。当纳米SiO2含量为0.1份时,PBT的拉伸强度提高12%,断裂伸长率提高100%,冲击强度提高10%,弯曲强度提高5%,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硫酸钙晶须部分或全部替代玻璃纤维在PBT材料中的效果,以及该复合材料在不同硫酸钙晶须含量下,其拉伸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和产品翘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BT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随着硫酸钙晶须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硫酸钙晶须含量的增加,翘曲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雷文  杨涛  任超 《中国塑料》2006,20(12):23-27
研究了不饱和聚酯树脂(UP树脂)/苎麻布/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苎麻布、晶须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形貌。研究表明:当复合材料中苎麻布的质量恒定为UP树脂质量的7%时,增加晶须的含量,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及热稳定性随之增加,弯曲强度逐渐下降,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先增加而后降低,当晶须加入量为10%时,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16MP8和6.07kJ/m^2;当复合材料中晶须的质量恒定为UP树脂质量的10%时,增加复合材料中苎麻布的含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随之增加,但热稳定性却下降。UP树脂/苎麻布/晶须复合材料的断面既有晶须裸露,又有卷曲的苎麻纤维分布,但苎麻布对冲击强度的贡献更突出。  相似文献   

4.
硅钙镁晶须增强RPU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秋明  田春蓉  王建华  刘静 《塑料工业》2006,34(9):42-44,54
研究了硅钙镁(SCM)晶须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及SCM晶须用量对SCM晶须/RPU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皮结构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CM晶须在RPUF基体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随着SCM晶须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逐渐提高,直至晶须用量超过60g/100g聚醚后,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开始下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SCM晶须用量的增加明显下降;复合材料的表皮随晶须用量的增加越来越致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SCM晶须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钛酸钾晶须填充新型聚芳醚酮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溶液共沉析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芳醚酮/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晶须表面用偶联剂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形态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随晶须含量的增加而增高,而拉伸强度却呈下降趋势,热重分析显示,随晶须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BS树脂)为增容荆,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镁盐晶须复合材料,研究了BS树脂、镁盐晶须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S树脂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BS树脂用量增加而增大,且其MFR对温度或负荷呈非线性函数关系,比ABS对负荷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SCM晶须/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曦  刘军  白兰英 《塑料工业》2004,32(7):51-53
研究了硅钙镁晶须(SCM晶须)/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CM晶须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显著提高而缺口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利用改性聚乙烯作增容剂,可以改善基体树脂与SCM晶须的界面结合性,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镁盐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镁盐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镁盐晶须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显著提高,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可以改善基体树脂与镁盐晶须的界面结合性,有助于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别制备了半水硫酸钙(CSH)晶须和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并研究了CSH晶须用量对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热-盐溶液法制备的CSH是典型的α型晶须,其长度为10~15μm,宽度为1~2μm,是聚合物增强的理想材料;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分别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提高而逐渐下降;CSH晶须使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但其熔融温度有所下降。此外,CSH晶须显著改善了3D打印PHBV/CSH晶须复合支架的压缩性能,在CSH晶须用量为20%时,其压缩强度提高了3倍,增强效果显著;SEM结果显示,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表面随着CSH晶须用量的增加逐渐变粗糙。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石墨烯(G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和表面功能化石墨烯(GS-KH55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并对PBT、GS/PBT、GS-KH550/PBT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表面功能化石墨的加入均使PBT的熔融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均略有升高,促进了PBT的结晶,PBT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略有增加,使结晶更完善,但并未改变PBT结晶的类型;表面功能化石墨烯(GS-KH55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纳米CaCO3/EPO/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变性能及纳米CaCO3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弹性体EPO对PP有很好的增韧效果,当EPO用量为4份时,PP从脆性断裂转变成韧性断裂;当EPO用量为10份时,PP复合材料的室温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EPO/PP复合材料中加入纳米CaCO3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和MFR,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纳米CaCO3粒子在PP中达到了纳米级分散。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强度低、脆性大等缺陷,用添加碳酸钙晶须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碳酸钙晶须用量对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03晶须的掺量为5%时,UPR/CaCO3晶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达到极大值39.2MPa、52.7MPa,比树脂基体分别提高了126%和73%;当CaCO3...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其聚合物基体主要包括有聚丙烯、尼龙、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等;填充的纳米粒子主要有:CaCO3、有机蒙脱土、黏土和SiO2等。同时,总结了研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理论模型。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其聚合物基体主要包括有聚丙烯、尼龙、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等;填充的纳米粒子主要有CaCO3、有机蒙脱土、黏土和SiO2等.同时,总结了研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理论模型.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共混工艺对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PP)作为基体,经表面处理过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和刚性聚合物尼龙6(PA6)作为改性剂,添加5%的接枝POE作增容剂,采用不同的共混工艺制备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熔融共混挤出次数和共混方法对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从断面形貌上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挤出熔融共混比一次挤出熔融共混制得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要好;采用PP与纳米SiO2先熔融共混挤出制得粒料,再用PA6、接枝POE与粒料熔融共混挤出的共混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使用自制的硼酸酯偶联剂BE-1和BE-2在硼酸镁晶须表面引发聚合形成有机涂层,用改性后的硼酸镁晶须制备尼龙6/硼酸镁晶须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硼酸镁晶须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出现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硼酸镁晶须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BE-1改性的尼龙6/硼酸镁晶须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分别比未改性的尼龙6/硼酸镁晶须复合材料提高了14.47%、13.72%、29.73%和7.19%;BE-2改性的尼龙6/硼酸镁晶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分别比未改性的尼龙6/硼酸镁晶须复合材料提高了23.37%、22.54%、37.84%和10.78%。  相似文献   

17.
严海彪  黄华李明 《塑料工业》2007,35(B06):373-374,377
采用了纳米CaCO3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废旧聚丙烯(PP)进行增韧改性,借助于力学性能测试、SEM和偏光显微镜等观察手段对这一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aCO3和POE对废旧PP具有良好的增韧作用,两者有协同增韧效果;POE对废旧PP的增韧符合剪切屈服理论,纳米CaCO3的增韧机理是诱导PP产生大量的裂纹,形成空穴群,吸收冲击能;废旧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细化,球晶边界模糊,非晶区域增大,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PVC/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钠基蒙脱土(MMT)预先负载小分子单体丙烯酰胺(AM)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然后与PVC/PE或PVC/PP在双辊上进行插层复合,制成了PVC/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附丙烯酰胺后蒙脱土的层间距有所增大,AM-MMT填充的复合材料属于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PP复合材料比PE复合材料更容易插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随AM-MMT用量的增加有一最大值;DSC显示插层效果较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的Tg较低。  相似文献   

19.
A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SAN/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ABS高胶粉熔融共混得到A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蒙脱土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ABS的杨氏模量和弯曲模量,但冲击强度有明显的降低。采用XRD、TEM和SEM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共混过程中,蒙脱土片层的物理特性导致其基本分布在橡胶粒子的表面.甚至造成粒子的变形和破裂;A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蒙脱土片层的分散状态导致橡胶粒子不能发生塑性变形,冲击断面呈多孔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