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对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方法有两种,40℃(2.5 h)甲酸-氯化锌法费时费力,而70℃(20 min)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的损伤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70℃(10 min)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在FZ/T 01053—2007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可满足检测需求;耗时短,结果稳定性良好,检验效率高;对于浅色样品的含量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深色样品应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褪色预处理。 相似文献
2.
3.
4.
介绍了现有标准GB/T 2910.6-2009定量分析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对棉与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检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在试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论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化学法中的甲酸/氯化锌法以及探讨试验中的方法、步骤、条件等方面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测试结果的关键因素有:样品颜色较深需预处理,应使用碱性次氯酸钠对样品进行褪色,要在水温为30℃水浴锅中操作,时间为25min;试样溶解时间则为25min,溶解的温度70℃±1℃,这样再生纤维素纤维才充分溶解。 相似文献
9.
各国对于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有化学分析法、纤维投影法和手工分离法等。选用甲酸/氯化锌、59.5%硫酸、37%盐酸对棉/莱赛尔、棉/莫代尔、棉/粘胶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显微投影法对上述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均可以进行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判定,其中化学分析法的测试准确性高于显微投影法,化学分析法中37%HCl法实验结果一致性好,操作方法较简单方便,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纤维中存在的活性染料会影响棉再生纤维素混纺产品含量的定量分析。本文探讨了先用保险粉剥色然后再用甲酸氯化锌法来确定其纤维含量的可行性,并确定了经过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最优剥色工艺。 相似文献
11.
黄麻 亚麻纤维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不同混纺比的黄麻、亚麻纤维与棉纤维织造成小样,对其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性能、抗皱性、悬垂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黄麻面料在舒适性上略差于亚麻纤维面料,但抗皱性和悬垂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对选取的浅色布料、深色布料、牛仔布、丝光棉等不同类型样品的含量分别采用甲酸/氯化锌(70±2)℃法,改进后的甲酸/氯化锌(70±2)℃法和物理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甲匠受/氯化锌法的试验结果不稳定,需要根据面料的类型进行适当的改进;物理法的试验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而且不受布料类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海藻酸纤维/棉混纺面料的强力、免烫性、吸水性、毛效和手感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解决了海藻酸纤维/棉混纺面料强力低和免烫性差等难题,确定了最佳煮练工艺、免烫整理和柔软整理工艺。通过研究煮练烧碱浓度、时间和渗透剂用量确定了最佳煮练工艺参数:烧碱用量20 g/L、煮练时间5 min、渗透剂用量8 g/L,煮练后面料强力达450 N,30 min毛效达到9.4 cm,可满足后道加工工序;通过研究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反应时间,确定了最佳树脂用量为140 g/L、催化剂用量为28 g/L、焙烘时间为180 s,免烫整理后面料的免烫性达3.5级、强力达250 N以上;最后研究了不同类型柔软剂对面料手感、亲水性和毛效等性能的影响,确定柔软整理工艺选用嵌段改性氨基硅油40 g/L、脂肪酸酯柔软剂10 g/L,整理后面料的吸水性达到5.4 s,30 min毛效达到8.4 cm以上。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对亚麻织物前处理工艺中草酸酸洗工序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工艺条件,确定了草酸酸洗的生产工艺,并对此进行了讨论:酸洗是亚麻织物前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序,酸洗主要是利用草酸洗除亚麻织物中的铁、锰离子等杂质,减少双氧水的剧烈分解,起到降低亚麻织物强力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