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林功丁 《福建建筑》2011,(10):55-58
房屋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水平地震反应,实现更高的抗震目标。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隔震设计的相关条款,对隔震建筑的减震原理、隔震技术应用范围、隔震设计基本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和分部设计法等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期为设计人员把握隔震建筑设计脉络、掌握隔震设计方法提供帮...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在对建筑物带来损害的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设计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当确保其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科学的隔震减震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建筑整体的安全与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设计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施工中,应探讨建筑物的抗震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以长期防震。建筑工程必须注重发展抗震设计,采用不同类型的结构,提高抗震减灾能力,吸收大量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破坏程度。目前,隔震与减震技术在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隔震与减震技术大大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使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提高,地震突发时人们的安全保障得到了提高,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结构控制与隔震减震设计的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其中几种进行优化组合,在不断优化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减震和隔震方案设计特点,分析了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减震和隔震的方案,旨在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震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对于建筑等破坏力巨大,从而给人们带来人身安全威胁,同时,因为建筑物的倒塌也会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然而人类立足于世界,是离不开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及对抗自然灾害的。现代化建筑结构面对减震、隔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为,隔震减震的设立理念也成为整个建设项目中的重点。本文就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的设计问题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区域分布广且地震灾害严重.对建筑结构来说,抗震结构主要有传统刚性结构、延性结构及减隔震结构.传统刚性结构采用"硬抗"思路,需耗费大量建筑材料;延性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大震下结构安全的设防目标,但依然存在震后损伤严重、难以修复的问题.减隔震结构已经承受住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现阶段,中国的减震、隔震技术以单一应用为主,应用形式创新性不足.日本已经开始采用组合减隔震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抗震效果.组合减隔震技术包括减震组合技术、减震与隔震组合技术.首先简要介绍减隔震技术的分类、发展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然后结合笔者设计的4个典型工程实例的特点,深入地介绍组合减隔震技术的设计思路、应用方式、耗能效果.可以看出,合理地组合运用减震与隔震技术,可充分发挥减隔震装置的耗能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建筑的抗震加固措施在发生地震时,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现代化建筑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抗震和隔震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试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减震和隔震技术进行探析,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熊海龙 《城市建筑》2014,(30):66-66
建筑的抗震加固措施在发生地震时,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现代化建筑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抗震和隔震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试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减震和隔震技术进行探析,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隔震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日趋成熟,其在振动控制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较传统抗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隔震构造是影响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的工程应用表明隔震构造的设计与应用不被重视。全面综述了国内外隔震建筑构造的设计与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隔震构造设计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为隔震构造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国内现有的隔震建筑构造相关设计成果及存在问题的阐述,讨论了我国隔震构造技术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隔震构造技术的完善和隔震建筑减震性能的更有效发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嘉峪关第一人民医院位于8度区,为重点设防类建筑。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隔震层由带有铅芯的橡胶支座和不带铅芯的橡胶支座组成。中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竖向拉应力、压应力和抗风承载力均能满足规范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该项目水平减震系数为0. 38,结构设计可按7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对采用和不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有明显的安全性能提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隔震措施能大幅度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隔震减震将成为建筑抗震控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某高烈度地区建筑的隔震设计,对隔震建筑在体系选择、支座设计、减震系数、抗风验算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倾覆验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隔震结构最为基础的原理就是借助隔震层的构造,依据隔震结构分布楼层的部位不相同,可将其分成层间隔震、基础隔震。把层间隔震设定于上部楼层、基础建筑间,在出现地震后,波动会被隔震层所影响,以减少地震波引发的建筑物上层结构具有的自振频率。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处于风、地震的作用下,在减少建筑结构受到地震的作用后,减少与其相关的自然因素对于建筑所带来的危害。该技术可应用于已建成而没有进行抗震处理的楼层中,造价更低廉,且施工也更方便。  相似文献   

14.
研究隔震支座对多高层框架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框架结构在隔震支座不同布置方案下的不同动力反应,寻找更优的隔震支座布置思路达到隔震支座更充分的使用。以5层、10层和15层的框架结构为研究模型,使用YJK软件对多遇地震下对结构在4种不同隔震支座布置进行时程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层建筑中采用隔震技术的效果比高层建筑更为明显;多层建筑中将铅芯橡胶支座布置在基础的外围能更好减少建筑的层间位移,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  相似文献   

15.
高烈度地震区某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宿舍楼,设计采用橡胶支座的减震隔震技术,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其进行动力性能分析,对比了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的楼层平均剪力值、层间剪力比等,并研究了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支座位移及内力,得出与非隔震框架结构相比,底层隔震框架结构的周期延长,层剪力,位移,底层轴力均变小。说明采用隔震支座能有效地减小地震荷载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隔震建筑的隔震层阻隔了地震时地面振动向上部结构传递地震作用(或振动能量),造成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加速度减小,位移增大,隔震结构设计时,需要在减小加速度响应和增大位移响应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并考虑不同场地作用的影响。以实际剪力墙工程为例,介绍了减隔震方案的选择、抗震目标的确定、减震系数的计算、隔震层的设计。计算分析表明,隔震技术显著地降低地震能量的输入,隔震建筑的抗震设防水准高于同条件下的非隔震建筑。  相似文献   

17.
罗琼 《四川建材》2011,37(5):33-33,35
地震是当今世界频发,且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社会文明的发展,对建筑物提出更高的安全、适用的要求。隔震和消能减震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技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条件地利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来减轻地震灾害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烈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国家和地方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并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以云南省某规划展览馆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基础隔震与上部结构减震混合应用的减隔震组合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国内工程设计中。分析了该减隔震组合技术的减震效率及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的减隔震组合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基本保持弹性,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针对该减隔震组合结构,提出了叠加分析法。通过算例分析,认为叠加分析法计算结果用于结构设计偏于安全。提出了适用于该减隔震组合结构的设计流程,以期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从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减隔震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一半。减隔震技术,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在我国有广泛应用空间。据介绍,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其中,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付仰强  张同亿 《建筑结构》2021,51(18):92-97
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支座,可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针对某医疗钢结构建筑,分别采用基于减震系数的分部设计法、直接分析设计法进行隔震设计,通过同时考虑上部结构非线性与隔震支座非线性的动力时程分析,对不同地震水准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与抗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采用直接分析设计法设计的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水平高于采用分部设计法设计的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相比于抗震结构,隔震结构的剪力、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及楼层加速度均较低,尤其是楼层加速度明显降低,能够保护内部设备不发生倾覆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