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在现代设计中的文化价值都不容忽视。本文从建筑装饰色彩艺术,建筑装饰纹样艺术,建筑雕刻装饰艺术三个方面阐述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选取现代设计中的经典案例,进一步探寻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2.
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也在装饰上有所反映。咸宁刘家桥村作为汉代皇族后裔聚居的村落,距今已有大约四百多年历史,在装饰上极具特色。研究其建筑装饰特色,对于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晓燕  周典 《华中建筑》2009,27(5):214-216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三雕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在建筑装饰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了山西三雕的工艺手法和艺术表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无论在建筑结构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精湛技艺。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对于研究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劳有不我国传统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大至宫殿、庙宇小至商店、民居,尽管规模不同,质量有差,但是延续几千年发展的木结构、雕梁画栋、琉璃装饰以及各种装饰图案等,都呈现出别具格调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2)
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部分,是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之一。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艺术遵循着人类爱美的天性,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还包含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文章从传统门窗装饰艺术的形式语言及形式美表现手法入手,深入研究其构成法则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其相应的特色。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作为建筑文化与艺术的承载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建筑元素。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得出相应的建筑装饰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装饰艺术的应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言建筑的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以及文化的象征,为建筑本身增添了很多色彩;传统的建筑装饰包括了粉刷、油漆、彩画、壁画、雕刻以及利用建筑材料和构件本身色彩和状态的变化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传统建筑中,建筑装饰无处不在。它们既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技术参考价值以及旅游观赏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以南后街叶氏古民居为例,就一些常见的建筑装饰进行其在建筑和美学上所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这些宝贵的传统装饰特色进行归纳和总结,期望能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与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志斌  徐泽林 《华中建筑》2014,(10):163-165
长子县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在房屋适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构件的雕刻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建筑构件空间形体组合的艺术,这种外显的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融入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该文从建筑的空间尺度、装饰艺术表现途径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长子县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以凸雕与阴雕相接合的雕饰手法,以凹凸不平的三维空间尺度和历史时期组成四维坐标,表达民间乡民对生活的一种吉祥寓意和对美好生活地追求,并形成当地独特的民俗审美艺术。这种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成为今天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独特文化资源,也是当地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环境设计。在现代环境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内容,既能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使环境设计彰显艺术价值与精神魅力。该文从现代设计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结合教学,探索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表达,启发学生从传统艺术中思考现代设计,探寻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0.
ā扇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高度发达的构件之一。沁河中游地区历史悠久,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达,营建兴盛,乡土建筑十分精美。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论述沁河中游民居ā扇门的构成、装饰内容、装饰手法,分析其装饰艺术特点,以期从乡土建筑的视点审视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并探讨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广东佛寺的装饰装修与陈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寺建筑属于中国建筑大系中之一类别,其装饰装修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民俗文化与工艺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地方材料也使建筑的装饰装修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广东佛寺建筑的装饰装修多和民居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其特征表现在: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特点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又与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建筑的性格和美感;直接在材料上进行艺术加工,不同的材料采取  相似文献   

12.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的一种特色,直接体现这生存文化价值以及背景韵味,其样式多样化,拥有的着大量的美学元素,本文从多角度对徽派建筑进行分析,如:装饰、造型、环境等。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徽派建筑装饰中砖雕、石雕、木雕及色彩画这四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对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深入分析,在装饰艺术方面,蕴含着深厚的艺术特色。并对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文丽  吴秀松 《砖瓦》2011,(9):48-50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尤其是木雕和砖雕,装饰风格独特,图案造型生动。这些装饰材料极具装饰意味,他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心愿、崇拜的装饰内容和审美情趣,形成了隐喻、暗示,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装饰风格、图案造型、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所反映出的审美情趣,都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也是现代设计民族个性化设计的体现。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及其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11)
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艺术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与现代平面设计相比,它们在图形样式类型的使用、色彩表现手法以及组织构成等方面有极高的相似之处,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存在的相似之处也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表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建筑和装饰的共同发展从历史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民居中装饰与建筑的共生关系以及共生意义,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其中装饰材料和各种纹样图案是建筑艺术性表现的重要元素之一。针对不同的建筑部位,充分利用材料的质盛和工艺特点,同时结合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纹样等多种元素进行加工.从而达到建筑和装饰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呈坎八卦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被称之为中国"国之瑰宝"、"中国历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消防博物馆",这些民居大多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12)
明清时期的晋商大院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中极具特色的代表,该类型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称得上是我国民间建筑艺术的珍宝。大院建筑保留了大量有关传统民俗文化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建筑师,了解历史,了解各时期各类型建筑的形态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懂得借鉴、创新,会有利于做设计。本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特色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倡导建筑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与建筑本身达到的一种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建筑科学》2021,37(1)
早在古代,陶瓷就是我国南方传统建筑中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中, “陶塑瓦脊”就是我国传统陶瓷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瑰宝,陶瓷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外墙立面的装饰,还包括陶瓷瓦片、陶瓷栏杆、陶瓷漏窗等不同类型的陶瓷产品,并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陶瓷建筑文化,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建筑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形态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以陶瓷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制品融合了色彩美学、视觉美学等多种建筑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现阶段,在城市建筑规模化的过程中,陶瓷产品元素的应用能够为城市建筑带来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云  肖君 《江西建材》2006,(2):34-36
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建筑风格特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中国古代的装饰手法锻造了中国古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