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单井资料出现测井深度与钻井深度误差较大,从而影响资料的正确处理和解释评价这一现状,通过对钻具深度与测井深度误差异常值的探讨,分析了误差异常值产生的原因,从而消除了误差异常值产生后的认识误区,全面提高了资料质量,为准确判别油气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钻具深度与测井深度误差产生的原因较多,认清主因有利于确定较准确的误差值,并对深度进行校正以更接近地层真实值。结合塔里木油田钻探案例以及其他油田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钻具深度误差由上部钻具的伸长与下部钻具的压缩、钻具随井眼轨迹的弯曲、钻具热膨胀、钻柱内外承压差异等因素造成,测井深度误差主要由电缆伸缩和测井速度不同导致。根据对塔里木油田测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岩电误差变化规律,通过对测录井深度误差的校正,可以有效指导岩性与油气显示归位以及准确定位射孔层位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标准井深度量值传递的精度和可信度,利用多口深度标准井对新建标准井深度量值传递.对多口标准井传递的不等精度数据,依据每次传递的误差度对传递结果加权,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节箍深度最佳估计值.通过绘制标准节箍深度测量值的概率密度曲线,计算加权平均法处理结果和直接平均法处理结果的误差度,分析传递结果的可信度.分析表明,在标准节箍深度测量值的概率密度曲线上,多井传递的标准节箍深度值的位置接近曲线最高部位,而单井传递深度值偏离较多,多井深度量值传递结果可信度高于单井传递结果.误差度计算结果表明,加权平均法求取的最佳估计值可信度高于直接平均法求取的最佳估计值.研究表明,利用多口深度标准井对新建标准井深度量值传递、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节箍深度的最佳估计值,提高了标准井深度量值传递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始资料为点测、多值、数据稀疏、深度不等间距的数据,且存在深度误差,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之后形成单值、等深度间距和深度正确的数据才能进行后续处理,从而与其他测井资料配套应用.提出了一套预处理方法,采用Grubbs准则剔除可能的异常测量值;采用Lagrange插值形成等深度间隔、加密的数据;采用自动的...  相似文献   

5.
测井深度误差原因及自动化校深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射孔方法达到完井的目的,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发油田的主要手段。因此,射孔深度至关重要,决定着射孔的精度及准确性,对每口井来说,将直接影响其产能,甚至对油气藏的正确评价。而校深工作是射孔深度计算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射孔质量有深刻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测井深度误差产生原因和针对校深自动化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测井中影响磁性定位深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同井同位素测井深度与磁性定位深度出现差异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福利  金勇  张世刚 《测井技术》2007,31(2):153-155
Forward、Watch软件平台采用的公制深度系统,不适应英制深度单位测井资料处理和绘图需要.针对测井深度制式转换问题,通过数据动态解编技术、深度制式自动识别技术、人工干预转换方法在Forward、Watch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测井资料数据格式与深度制式的统一.应用表明,该技术提高了Forward、Watch平台解释处理测井资料的适应能力,保证了国际测井服务对不同深度制式的特殊资料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8.
杨云杰  徐翠  宋佳  杜佳楠  王洪旭 《石油仪器》2012,26(6):18-19,102
马丁代克是深度测量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监测报警装置,用于监测绞车运行过程中马丁代克的工作状况,在发生异常时就会产生连续的报警声,并用数码管将故障产生时间显示出来,提醒绞车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测井深度的准确性并预防类似故障引发的井下仪器落井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深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地层评价测量值,但却是最难于精确地确定的。在全世界深水区域有着更长更深的井,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用于更系统地更协调地处理当前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的深度。本文重点是随钻测井深度(LWD)和电缆测井深度,以往在这些场合各种深度与一个合适的参考点之间的普通差异常常被忽略。选择深度参考点通常是随意的(没有定量评价),导致油藏模型中完钻深度作业不正确,而且这个差异对分析者极有可能是不知道的也未曾量化。 我们用实例说明处理随钻测井深度和电缆测井深度的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包括考虑它们的相对测量误差。首先承认全部深度都是有效的,然后考虑或使用它们的综合不确定性,最后给出单一的参考深度以及它的误差,这个单一深度对相关的地质与岩石物性分析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无缆深度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该系统由地面记录深度-时间函数,井下记录接箍-时间函数,经过函数变换得到深度-接箍函数、然后利用前磁、油管深度资料对接箍深度进行校正,从而可以得到井下仪器准确的位置,解决了基础试井深度监测中由于人为因素、机械因素等造成的深度记录误差。通过现场试验和在标准井下验证,系统误差小于千分之0.3m,完全可以满足现场测试需要,试井深摭的自动测量,使试井工艺更进了一步为走向数字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以其独特优势在地质综合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震剖面上的深度与实际钻井深度间存在误差,限制了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做好深度校正是更有效地应用该资料的前提与关键。虽然地震与测井资料形成机理不同,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完全一致,但单纯就地层界面的深度而言,二者应该一致。为此,提出基于动态深度规整的高精度井震匹配方法,分析深度域井旁道与合成记录的相似性,利用递推规划算法,通过计算波形幅度、波数等特征综合确定地震与测井资料的对应关系,得到井旁地震道各小层的偏差校正量,实现对地震深度误差的校正。最后用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深度域综合解释的效率及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按速度模型计算绕射波射线旅行时和进行绕射归位的方法。偏移归位的结果直接为深度剖面。该法既可用于迭后偏移,也可用于迭前偏移。对地质结构复杂地区,该法可以避免某些不适当的近似假设条件。文中还通过一个理论模型的计算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时间域中,谐波经过反射系数“系统”后不改变频率,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因此在时间域中可以用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褶积的方法计算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由于在深度域中圆波数是介质速度的函数,深度域子波的波数随介质速度变化,因此地震子波在深度域中传播并不满足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不能直接用褶积的方法计算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文中利用简单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深度域中的速度、深度参数进行适当的变换,使其在“新深度域”中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在保证层间旅行时不变的情况下,定义深度域地震子波的介质速度为标准速度,将其他各层的速度都以标准速度进行调整,并对层间厚度也做相应的调整。通过上述变换,可把时间域中的计算方法引用到深度域中,再通过反变换处理,将“新深度域”中的褶积结果反变换到原深度域中。文中还指出,如果不考虑深度域与时间域之间的重采样误差,常规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经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后的结果应该与本文介绍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结构的井深传感器,该传感器组装和拆检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井眼深度测量及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眼深度控制是电缆测井的核心。电缆测井使用丈量轮系统获得深度,丈量轮系统误差校正依赖于磁记号检测系统。文章分析了磁记号检测系统及其校深原理,并给出了实际操作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高斯束偏移方法弥补了克希霍夫偏移方法在处理多值走时及焦散问题方面的不足,同时突破了单程波偏移算子的倾角限制。系统介绍了高斯束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理论模型验证了高斯束偏移方法在陡倾角构造成像能力上优于二阶广义屏算子这一结论。由于高斯束中心射线携带了丰富信息,在偏移算法中给出了直接计算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方法。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在复杂构造、陡倾角以及低信噪比资料成像方面,高斯束偏移成像效果明显好于目前常用的克希霍夫偏移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二维标量波动方程进行 Claerbout 坐标变换,再变换到频率-空间域,可得到隐含关于 x 的高阶偏导数的高阶近似方程。通过正、反两次 Fourier 变换即虚谱法可求得关于 x 的高阶偏导数项,最终实现地震资料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文中还描述了延拓算子的设计及延拓步长的选择,最后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是正确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常,由多次覆盖地震观测资料可以得到共中心点叠加剖面、偏移归位时间剖面和归位深度剖面。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共中心点叠加视深度剖面法。该法是以共中心点到界面的视深度对于共中心点道集内各地震道是一个不变量为基础的。从而可以利用这个特性进行共中心点道集的动校正、叠加和偏移归位。这种方法克服了共中心点叠加时间剖面法难以解决的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文生 《石油物探》2003,42(2):149-153
研究了基于Hartley变换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根据Fourier变换与Hartley变换的内在关系 ,具体推导了裂步Hartley变换 (SSH)的叠前深度偏移公式。对Marmousi复杂构造模型和某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计算 ,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表明了本方法及相应算法的正确性 ,它是一种高精度的偏移方法 ,可以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省时2D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从地震剖面得到的倾角信息估算入射波方向,可以大幅度提高Kirchhoff偏移的计算效率。省时2D 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通过对常规方法两方面的改进,提高了计算效率:1)以计算的射线参数或倾角参数作为先验信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射线追踪的时间;2)通过一个设定的振幅门槛值对输入地震数据作压缩,进而减少总的计算时间。与常规的Kirchhoff偏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建立旅行时表,因此它需要相对较小的内存和磁盘空间,以及I/O时间。合成理论数据测试表明,该算法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