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蚕丝蛋白和粘胶按一定比例共混,用旋转粘度计测试蚕丝蛋白/粘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蚕丝蛋白含量和温度对共混纺丝液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粘胶共混流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蚕丝蛋白含量的升高,表观粘度降低,平均非牛顿指数变小,结构粘度指数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降低,温度超过30℃时,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减弱.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E)为单体,以水为溶剂,为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AM/AA/AE共聚物,研究了聚合体系单体浓主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特必粘数的影响;讨论了共聚物含量对含蜡原油流动性(凝点、表观粘度)的影响及其聚物溶液的耐盐、耐硬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AM/AA/AE共聚物可使含蜡原油的流动性有明显改善,共聚物水溶液有良好的耐盐,耐硬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自制离子液体[BMIM]AC(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溶解制备纤维素纺丝溶液,并测试其流变性能,研究了纤维素浓度和纺丝液温度对表观粘度ηa、非牛顿指数n、结构粘度指数Δη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纺丝液的浓度和温度影响其流变行为,纺丝液的ηa值随浓度的上升和温度的下降而变大;随着浓度的增加,纺丝液的n值先升高,在浓度为10%时达到最大,而后又较快下降;Δη值先降低,在浓度为10%时降低至最小后又增大;随着温度升高,纺丝液的n值先升高,在温度为70℃时达到最大,而后略有降低;Δη值先下降,在温度为70℃时降低至最小后又稍有升高.通过研究,确定了纺丝液浓度为10%、温度为70℃的纺丝条件,为制备新型纤维素纤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疏水缔合型压裂液作为一类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能应用在压裂改造中.讨论了稠化剂、盐对基液表观粘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基液表观粘度降低;12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2h后,表观粘度为43mPa.s;15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100min后,表观粘度为40 mPa.s;该配方具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特性.通过粘弹性测试得出该结构流体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储能模量高于损耗模量,表现出以弹性行为为主.少量破胶剂即可使压裂液在4h后完全破胶,且破胶液粘度小于5mPa.s.破胶液的固相含量为零,残渣含量极低,与常规瓜胶压裂液相比,降低了液体对地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抗菌改性剂,对普通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用粘胶法将壳聚糖/纤维素制备成共混溶液.用旋转粘度计测试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壳聚糖溶液含量和温度对壳聚糖/纤维素共混流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共混溶液均属于非牛顿流体,流体的非牛顿指数、表观粘度随着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结构粘度指数随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室内试验为依据,讨论了含水原油的转相问题以及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影响含水原油相转变机理的因素包括含水率、油的粘度、混合物流速、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和流态。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的转相点为18%。在转相点之前,油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随含水率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在转相点,含水原油表观粘度急剧下降。转相点后,水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缓慢下降,受温度影响小。含水率和温度对流变指数也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温度越低含水原油流变指数越偏离1,非牛顿性越强。含水原油的全粘温曲线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在放射段,原油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而在直线段,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聚合物乳液与硅溶胶复合后流变性能的变化,以苯丙乳液与硅溶胶复配得到一组稳定的复合体系,测定了该体系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通过研究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发现随复合体系中乳液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依次增加.在一定的σ范围内,复合体系表现出牛顿流体的特性.随温度的升高,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呈逐步降低趋势.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与乳液的流变行为差异明显,与硅溶胶的流变行为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利用RH7双柱型毛细管流变仪对瓶片聚酯及纺丝级聚酯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剪切速率和温度对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及粘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熔体都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都随着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温度下,瓶片聚酯熔体的非牛顿指数比纺丝级聚酯熔体的小,而结构粘度指数则比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酯共聚物(ACR)合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如调节剂、引发剂、乳化剂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度,转化率以及共聚物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测试了ACR的流变剪切速率,力学性能,流变温度,玻璃化温度等性能及粒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利用接枝共聚技术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接枝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的共聚物(PVDF-gPNIPAAm),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DF-g-PNIPAAm智能纳米纤维纱,该纤维纱直径在230μm左右,其纱线中的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20nm左右。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对PVDF-g-PNIPAAm纳米纤维纱的形貌、结构和温敏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PNIPAAm已成功接枝到聚合物PVDF主链上,相比纯PVDF纳米纤维纱,PVDF-g-PNIPAAm纳米纤维纱的亲水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接触角为85.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PVDF-g-PNIPAAm纳米纤维纱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因此,即使PVDF-gPNIPAAm在纤维状态下,依然呈现出一定的温度敏感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疏水单元丙烯酸十八醇酯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水溶液性质的关系,及乳化剂SDS、NaCl等因素对共聚物疏水缔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单元丙烯酸十八醇酯在共聚物水溶液中的摩尔分数0.64%左右时,共聚物水溶液表现出高的表观黏度;一定质量分数(0.5%)SDS与共聚物水溶液可以形成特殊的微结构,有极强的协同效应,共聚物水溶液的表观黏度迅速增大,其值从未加SDS的35 mPa.s增加到6000 mPa.s;当共聚物水溶液处于临界缔合浓度以上时,NaCl的加入使表观黏度迅速上升,共聚物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2.
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流动曲线 ,分析了CS2 体积分数、温度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各种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 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CS2 最佳体积分数为 2 %。为改善可纺性 ,需调整纺丝成型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流动曲线,分析了CS2体积分数、温度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CS2最佳体积分数为2%。为改善可纺性,需调整纺丝成型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合成条件对AMPS共聚物耐温抗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MPS,AM,AA三元共聚反应中,考察了补加活性单体和改变体系的pH值对共聚物的抗温性、抗盐性的影响,并利用热失重分析和表观粘度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MPS单体能显著提高共聚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能。当体系pH值为3~4,活性单体AM逐渐加入时,共聚物的失重率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共聚物溶液的粘度损失率最低,复合盐溶液的粘度保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沸石为载体,AgNO3溶液为交换液,通过离子交换法将Ag离子交换进入沸石中,制成了载银沸石,并将其与稀土添加入尼龙(PA)中共混制备了载银沸石/稀土/PA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添加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加,改性纤维的拉伸强度降低,当载银沸石和稀土质量分数达3%时,断裂强度明显大幅度下降。共混体系的流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表明共混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添加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随添加组分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利用RH2000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及POE用量对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表现为假塑性流体行为。温度的升高使共混物的黏度略有下降,剪切速率的增大使共混物的表观黏度明显降低。POE含量的增加使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增大。在POE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共混物的黏流活化能则表现出逐渐减小,PP与POE之间存在一定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ARG2 Rheometer型流变仪考察了温度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大花茉莉香精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主要对其进行了5~50℃的温度循环扫描,并对5℃、25℃和50℃三个温度下的纳米香精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纳米香精的黏度曲线在温度循环扫描中基本重合,黏度与温度呈反比关系。不同温度下的纳米香精体系呈现了不同的黏弹性特征,5℃下主要呈黏性特征,25℃下则以弹性特征为主,50℃下体系由黏性特征逐渐转变为以弹性特征为主。该纳米香精符合Herschel-Bulkley流体模型,纳米香精体系经测定属于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在低剪切速率时较高,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急剧下降,在剪切速率大于1S-1纳米香精的黏度逐渐趋向平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于纺制新型抗菌纤维的纤维素与甲壳素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质。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配比共混溶液的流动曲线和流变曲线 ,分析了共混溶液中甲壳素含量对溶液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 :各种组成的共混溶液的n均小于 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调节溶液配比 ,可改变溶液流变性质 ,为改善可纺性 ,需相应调整纺丝成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水溶液中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的共聚合,制备了含有阴离子性基团(—COO?),以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多元共聚物;测定了共聚物的特性黏数、共聚物纯水溶液、盐水溶液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表观黏度,考察了交联剂对共聚物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AA的摩尔分数35%时,共聚物表观`黏度最大;MBAA(质量分数=0.06%)的加入使共聚物的表观黏度提高了1倍,耐温及耐盐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银杏全果粉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全果粉为原料,研究其在不同加工条件如加热、剪切速度、pH值、蔗糖浓度、盐浓度等影响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银杏全果粉溶液粘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加热60min达最大值;其粘度随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pH值、盐浓度对其粘度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