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改造规划项目为例,对岭南旧城的水乡形态及商住共享的传统街区格局,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使旧城的历史街区改造不仅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还能通过功能空间的再利用,从保护型改造模式转向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发展型改造模式,从中探讨岭南旧城历史街区的改造复兴之道。  相似文献   

2.
倪妍 《现代装饰》2015,(1):57-58
城市历史街区的角色和功能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有关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从历史遗产设计改造的视角,提出"让市井生活回归街区的景观改造"、"时尚商圈"二个代表性类型的历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案例,探讨历史街区生态景观如何进行特定地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生途径。城市历史街区的角色和功能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有关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从历史遗产设计改造的视角,提出"让市井生活回归街区的景观改造"、"时尚商圈"二个代表性类型的历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案例,探讨历史街区生态景观如何进行特定地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州老城区也在翻天复地的变化,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工作也在不停的进展。除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还有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占据了市中心经济商圈的重要地段,然而历史不能被遗忘,历史街区的价值应该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被唤醒。本文的探讨对象就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她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征作为核心内容进行一系列讨论,并在最后试谈其改造的策略,以期给朱紫坊街区改造实践工作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地下管线是街区内"新陈代谢"的重要通道。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提高历史街区综合承载力的关键,是维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需要。文章以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多条道路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成功经验为依据,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4个设计要点,即:管线对街区两侧建筑物基础安全影响、管线综合横断面设计、雨污分流改造设计和文化传统风格体现设计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正在经受城镇化进程的挑战。该文对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遗存、潜在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1]进行整合,提出了"文化+"模式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街区内保护和规划主题,以期历史街区传统文化与传统空间相结合,展示古城"孤岛文化",焕发古城魅力,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保护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历史街区微改造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方式,在改造过程中融入城市文脉,展示城市历史与内涵,使文化扎根于城市环境中,是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主要方面。该文以"语境编织"为手法,以广州市北京南路历史街区改造方案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市文脉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设计策略,将"语境编织"手法的具体内容做出阐释。这一策略对于以文化为背景的城市改造具有借鉴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历史街区更新与发展的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近年来,城市历史街区改造势在必行。然而一些历史街区在更新过程中,景观被大量破坏,不仅丢失了街区独特的历史风貌,而且形成了分不清地域、风俗、文化的"雷同"街区。针对这一现象,该文作者实地调研了南京待建的评事街区,深入了解基地景观现状,结合评事街自身的场所精神,借鉴国内相关的成功案例,对评事街日后的景观保护与更新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是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风貌的古旧街道、地段。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指对其的再度开发利用,对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改造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性改造策略,提出了街区改造的地域性传承、街区改造中城市定位明确及街区内居民生活适宜性三大策略,探讨老街改造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数据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分析了大数据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从基础数据获取、空间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应用,指出大数据的出现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0.
拥有历史文化的街区若仅停留在过去,会逐渐被时代淘汰,因此提出了空间规划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微空间的改造研究。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意义、改造涉及的问题及结合空间规划视角进行微空间改造等三种角度分析,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重新对街区微空间进行升级,实现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双重结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建筑密集、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为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问题,市政基础设施需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走有机更新之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与整治。以嘉定西大街改造区为例,遵循保护优先原则,针对改造区内街巷狭窄的具体条件,通过创新的思维,采取变通的规划和技术措施,设法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为区域的改造提升提供市政基础设施支撑。  相似文献   

12.
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民俗和宗教特色,一般的保护模式难以适用于该街区。针对街区传统风貌丧失、文化品牌尚未形成、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政府主动引导、居民自我更新、近期实施项目以利用公产改造为切入点"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青岛劈柴院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改造为例,剖析了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从规范和实用的角度,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的适应性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即合理解决街区消防车通道狭窄、防火间距不足等实际问题,对保障历史文化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卢健松 《华中建筑》2008,26(3):176-180
该文以襄樊市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问题,分析经济因素主导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策略,按照城市-地段-街区-建筑一细部的层次,探讨了城市发展过程、周边地块演变、产权关系变革以及居民构成关系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影响.思考了单体建筑保护评价体系建立、地域性建筑语言体系建构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也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四川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大部分街区因年久失修,急需改造,但在改造中很少考虑到绿色建筑概念的引用。文章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填补了绿色技术运用于既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在柯布西耶"旧建筑消解"理念的倡导下,城市功能化发展趋势已经让历史街区破壁残垣,直到1999年《北京宪章》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历史文化保护态度的转变。文章旨在对户部山历史街区进行文化性地修复,以徐州户部山文化城为例,通过对其的文化适应性改造赋予它建筑历史地域特色和实现街区文化重生的特征。建筑的文化适应性改造设计需要尊重文化精神和建筑风格的传承,文章总结如下认识,并阐述对于建筑历史文化特征改造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严送炜 《城市建筑》2014,(26):193-193
历史街区商业改造的消费文化特性是集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建筑文化、建筑空间、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表现、体验式设计理念以及新型商业业态的综合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案例,进一步探讨了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消费文化特性的设计体现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商业改造的消费文化特性是集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建筑文化、建筑空间、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表现、体验式设计理念以及新型商业业态的综合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案例,进一步探讨了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消费文化特性的设计体现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肖逸民 《住宅科技》2011,31(7):48-50
上海青浦区北门街历史街区处于青浦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保护范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风貌保护要求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介绍了该历史街区改造的设计目标、原则及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广西公布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钦州市中山路骑楼街历史文化街区等8片街区为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截至目前,广西共有20片历史文化街区。此次公布的8片街区分别为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市蒲庙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市陈东村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市宾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市雁江古镇历史文化街区、钦州市中山路骑楼街历史文化街区、钦州市占鳌巷历史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