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年12月末,我和黄报青同志到广西僮族自治区参观访问,承蒙自治区党委调查研究室賀亦然同志的指点,知道容县有一座在二层楼上内部有四柱悬空不落地,柱脚离楼板面约一寸的奇特结构。我们在广西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筑研究室楊毓年工程师陪同下,于新春1月4日到达玉林;翌晨在玉林地委严敬义同志陪同下轉容县,并在浦觉民副县长引导下,来到东门外人民公园,登经略台,攀真武阁,亲眼看到了这一带遐邇称頌的悬空柱的罕見的结  相似文献   

2.
斗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学武 《山西建筑》2002,28(6):16-17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闻名于世,而木结构的精髓在斗栱。斗栱是一系列木构件的组合。斗和栱是这一系列构件中最基本的两个。介绍了斗栱的组成、型制以及型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阐述了斗栱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梁、枋的承载力,还能与梁柱构成一个延性很好的节点,减震消能,而且装饰效果很强。  相似文献   

3.
侗族斗栱无论是用于鼓楼宝顶,还是风雨桥,都给人以繁复精致的感觉,从外观上与如意斗栱非常相似,但是侗族斗栱是不是属于如意斗栱,是从如意斗栱演化而来,还是由本土创造形成,至今尚无论述。该文首次对这两种相似的檐下形象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建筑实例的佐证,寻找其中演化的轨迹,证明侗族的这种独特斗栱——\"蜂窝\",最初是借鉴如意斗栱的形象,之后一点点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研读斗栱     
本文在探究中国古建筑关键构件"斗栱"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斗栱的组成和作用,展示了斗栱的主要特征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斗栱》     
《古建园林技术》2004,(2):60-60
  相似文献   

6.
焦洋 《华中建筑》2010,28(8):177-179
如意斗栱作为斗栱的一个特殊类别其时代久远,分布广泛。自诞生起,就因所起结构作用的差异而产生了多样的形式,该文通过对现存实例的分析,综合众多学者的学术观点,对如意斗栱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其演变形式,进而总结出如意斗栱体现出的深刻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斗栱尺度设计方法的探讨,一直是建筑技术史研究关注的重点。斗栱尺度关系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基于其独特的斗栱构成关系,本文以斗栱构成关系这一线索,探讨唐宋斗栱尺度设计的方法和特色,并与日本唐样斗栱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有针对性的就部分广西古建筑的文化、风格以及设计特点等,做出了较为浅显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广西现代化建筑能够参考或借鉴古建筑风格与设计特点,从而为加强广西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的特色融合,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斗栱(二)     
斗栱是中国式建筑所特有的形制,其功能在承托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先传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凡是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大都带有斗栱。本文介绍了斗栱的构造、斗栱各层构件名称(以五踩斗栱单翘单昂为例)和斗栱操作(以五踩斗栱单翘单昂为例)。  相似文献   

10.
《斗栱》序     
《斗栱》序@罗哲文  相似文献   

11.
斗栱(二)     
第三节斗栱操作(以五踩单翘单昂为例)—、平身科(一)平身科大斗宽三个斗口,深3.2斗口,高2个斗口,按高的2个斗口分成五份;斗耳2等份,斗腰1等份,斗底2等份。斗底按1等份倒楞,在大斗的上面开十字口,口深为斗  相似文献   

12.
唐风建筑斗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科技来自西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便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祖先对人类曾有过的重大贡献与启蒙作用。仅就建筑技术而论,直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依然还在券拱、梁柱结构体系的迷宫中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时候,温文尔雅的中国人早就在间架、举折制度确立的同时,完善了自己木框架结构混合体系之划时代的创造;并从屋架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开创了相反受力、倒金字塔式的"斗拱"结构技术与艺术创造的文化氛围。进而使美轮美免的中国建筑,仙境神话般地达到了玉宇琼阁式的、…  相似文献   

14.
斗栱(一)     
第一节斗栱的构造斗栱是中国式建筑所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的过渡部份,其功能在承托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先传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凡是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大都带有斗栱。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斗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一)在柱头之上,(二)在柱间额枋之上,(三)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  相似文献   

15.
斗栱(一)     
斗栱是中国式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其功能是承托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先传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凡是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大都带有斗栱。本文介绍了斗拱的构造、斗栱各层构件名称(以五踩斗栱单翘单昂为例)和斗栱操作(以五踩斗栱单翘单昂为例)。  相似文献   

16.
应县木塔斗栱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县木塔中的代表性斗栱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模型试验方法,确定斗栱传递荷载的机理和抵抗变形的特性,提供适用于构建斗栱简化模型的力学参数。试验研究选取三种典型斗栱: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按照1∶3的比例制作成模型;通过竖向荷载试验,得到斗栱的竖向荷载-竖向变形曲线和材料开裂前的抗压刚度;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斗栱在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和骨架曲线,确定斗栱侧向变形的特征和耗散能量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斗栱的竖向抗压刚度取决于沿轴心连接构件的承压面积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其失效特征主要为栌斗在剪压状态下的竖向劈裂;斗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失效特征表现为泥道栱薄弱内槽面的水平劈裂,斗栱的抗侧移刚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摩擦剪切耗能是斗栱耗散能量的主要方式。图12表5参11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斗栱》一书即将出版。 《斗栱》一书作者潘德华,1941年生,字皓,号木匠潘,江苏省扬州市人,高级工程师。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部分,也是古建筑艺术形象的组成部分。作者为撰写《斗栱》一书,用了12年时间,对国内遗留下来的著名古建筑及有关书籍,进  相似文献   

18.
对古建筑大木作中不可缺少的斗栱结构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斗的起源,着重阐述了斗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并探讨了斗栱的功能与美学价值,指出其对于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斗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为特征的符号,在跨时空演变的各阶段都有典型的特征,对其起源的探讨有助于认识中国古典文化和建筑形式流变的动因。该文以文献结合考古发掘和中国两汉以前原生的本土文化,提出象天法地的礼制建筑斗栱起源于天文观测,是集图腾、角崇拜、星斗崇拜和太阳崇拜于一体的符号。  相似文献   

20.
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尤以斗栱最为突出。然而,这种地方营造技艺在实践中正面临失传的问题。基于匠师图档与实物遗存进行互参互证,结合匠师访谈进而归纳兰州地区斗栱的构造规律以及营造逻辑。从释名到类型分析,建立兰州地区斗栱营造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构建兰州地区传统建筑营造体系做好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