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66-169
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教学、研究、生活的空间基础,大学校园空间管理是高校校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环境育人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大学校园氛围商业化、功能交通化、人员复杂化的形势下,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空间管理,建立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体系,有助于校园管理者强化其主体意识和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以增强大学校园空间的识别感和归属感,发挥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研究和挖掘,探讨一些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大学校园教学要求以及高校师生需求的外部空间塑造.校园为大学生们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和获取更加丰富知识的场所,校园交往空间在传统大学的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交往空间的创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塑造上以“人性化交往空间”为原则,创造内在属性上符合、满足使用此空间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育人作用的空间环境实现在传统知识教授基础上对学生的陶冶、塑造和启迪,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构建能够依循的人本理念与可行思路。本文以山东职业学院校园改扩建总体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为例,研究“环境育人”视角下具有“化人”属性的高校校园空间环境建构方法。本文分别从场域和场所2个维度分析校园环境的营造路径,前者主要关注校城共生模式和山水共生格局的空间策略;后者主要聚焦于兼顾思想传续的空间形制选取以及导引思维融汇的精神空间塑造。  相似文献   

4.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近年来的新建大学城中,普遍具有较大尺度的外部空间和建筑物,但往往缺乏中小尺度的户外场所.良好的外部空间往往更具亲和力和参与性,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一次将"学院综合楼"转换为"学院村"的设计实践,强调了空间精神的创建和中、微观尺度外部空间的塑造,并由此展开对大学校园场所精神和平等原则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基础,以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北区商业街为例,通过对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与商业街的道路边界空间、区域空间、廊空间、空间节点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大学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5)
文章以大连大学为例,应用环境行为学、城市设计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和旁支路径进行分析,寻找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还提出今后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环境行为特征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使用者的体验与感受,从而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模式的新型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提升大学校园环境品质,为师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学习与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8.
冯楠 《中外建筑》2006,(6):47-49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集聚的是年纪相仿,审美、情趣、生活目的相对集中的人群。基于此,大学校园整体环境的塑造有别于城市中其他的建筑环境艺术而具有自身特性。在大学建设前所未有的如火如荼之时,讨论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艺术似乎也是当务之急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观念升级,高校建设更新的节奏加快,原有的校园秩序在快速建设中易被破坏,而通常较为成熟的大学校园建设多为片段式的局部节点的更新,因此,大学校园节点空间成为延续校园有机秩序的主要研究对象。文章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节点景观空间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功能融合及文化融入的手段塑造节点空间,通过多季节、多角色和多视角分析整体的场所特征,并凝练整体的场所精神,从而使校园整体规划下的有机秩序在更新建设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人居环境空间作为相对完整的地域社会空间统一体,具有特定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发展特征。校园人居环境空间营造过程是物质空间、校园生活意向与校园场所精神建构的过程。紧凑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成有序、合理、紧凑、高效的复合空间,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通过对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的内涵、发展方式与设计策略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高校及其所在城市在空间上的同在性、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发展上的相关性,以贵州大学新校区与城市道路建设方案为例,分析了大学校园跨越交通干道之城市界面的构建,提出大学校园城市界面开放性是探求能体现当代大学地域文化精神的美好场所,促进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共融共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建宁县将屯小学建筑设计为例,尝试从规划、景观、建筑三个层面梳理场所精神介入的校园建筑设计模式,探讨对校园场所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人性化处理高差自然地形环境,塑造层层叠落的自然平台和层次丰富的退让平台;尊重师生的归属感,打造探索乐园、交流乐园和生态乐园等场所空间。从而最优处理建筑-环境-使用者的需求关系,营造校园建筑的场所精神,让教学育人变得更加和谐生机。  相似文献   

13.
浅析大学校园外部活动空间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若旻 《安徽建筑》2011,18(6):42-43,83
大学校园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校园的环境不仅为学术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并且也为塑造学生提供精神依托。校园外部活动空间作为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备的交通、学习、休闲和美学欣赏等功能,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从自然条件、空间尺度以及使用者——人几个方面阐述了改进我国高校校园环境既有经济上的可能性,同时又是教育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一棵树下,教师不把自己当成是教师,学生也不把自己看成是学生,这样的一些人,就许多实际问题平等地进行交谈,这才是学校的开端。”路易·康关于校园初始的描述告诉我们:教育不只是引导学生去觅取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感知事物的本质;校园不仅是知识传承的场所,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和展现校园精神的物质场所。国家高教体制的变革以及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大学校园建设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校园规划不仅要创造合理的校园空间形态、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更要营造大学校园特有的意境氛围,将形态、空间、意象等物质和精神的表…  相似文献   

15.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14,(6):137-14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应更关注使用者的环境及行为特征,充分研究校园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并将各要素整合形成多元有机的校园空间秩序,以提升校园空间环境品质和精神内涵。该文以深圳大学西丽新校区设计为例,从分析场地特征入手,阐释以环境、人文、教育机制等三方面要素作为设计依据,分析要素的整合和空间塑造的过程,形成了具有迎合本土特征的校园空间形态,回应当前新教育理念和开放的教学思想,建构具有场所意义的校园空间,探索新的教育机制下新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16.
冯刚 《中国园林》2012,28(6):72-77
以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自然地域与人文社会等各种因素对于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影响,从知识学的特定视角研究指出,知识活动的取向与活动方式对于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大学知识活动的特点以及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主要特征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时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开放化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保持大学校园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宇新  王琳 《城市建筑》2023,(19):200-203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基于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增强校园场所记忆、多元空间布局等设计策略,并以大连工业大学南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实践设计策略的适用性,为大学校园打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中存在场所精神的缺失、校园空间尺度失衡和校园建筑的文脉断代等问题,通过引入类型学的方法在校园设计创作中的一些概念和思路,尝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类型的因素的提取和还原,组织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达到对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孙永党 《建筑节能》2005,33(6):77-78
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以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网络化为设计目标为建设综合性大学奠定基础。未来的大学校园不仅是教学和科研的场所,更是陶冶学生性情,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教育主张学生走出课堂,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为师生提供一种彼此交流思想与收集信息的场所,便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从总体布局、空间组织与交往场所营造等几方面对大连海事大学东山航海类专业教学楼群进行解读,主张以营造交往空间为出发点,通过建筑元素对空间的有序组织与升华,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与人、人与环境即兴交流的设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