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二类油层工业化区块的高效开发,将薄差油层作为聚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在注入中分子量聚合物条件下,油层的动用状况变差,连通井区含水回升速度快,阶段提高采收率低。因此在前期分质注入现场试验中在优化段塞组合,优化注聚参数的前提下,加强分质注入参数配套调整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聚合物与不同油层匹配性,探索注聚中后期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二类油层已成为聚驱挖潜的主要对象,聚驱过程中油层动用厚度比例整体上可达到70%以上,但受油层非均质性强影响,薄差油层厚度比例仅45%左右,并随着注聚深入动用状况进一步变差。数值模拟表明,截至含水回升阶段,主体砂及以下油层采出程度不足50%,仍具有较大潜力,本文即在立足现场试验基础上,研究周期注聚动态变化规律、搞清周期注聚适应油层条件及相应的配套跟踪调整技术,探索注聚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聚驱驱替对象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簿差油层后,由于薄差油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造成了薄差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总体效果,聚驱分注技术面临着解决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严重不匹配的挑战。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高渗透率油层控制注入量的同时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适当降低分子量和粘度,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欢26杜家台油层于1980年投入开发,2008年大规模实施精细注水开发,实现了区块有效注水开发,最高日产油达到120t以上,由于注入水受重力影响较大以及纵向上油层动用程度不均等问题,高部位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上部原油不能得到有效开采,纵向上动用程度低,导致区块水驱效果变差。为提高区块采收率,2013年8月在区块注采井网完善、连通程度高、地层倾角较高部位优选2个井组实施注氮气试验。目前两口井初步见效,实现阶段增油1304t,有效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聚驱驱替对象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簿差油层后,由于薄差油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造成了薄差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总体效果,聚驱分注技术面临着解决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严重不匹配的挑战。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高渗透率油层控制注入量的同时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适当降低分子量和粘度,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效果明显。本文介绍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的工艺原理、管柱结构、工艺参数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次采油规模的不断扩大,注聚剖面调整实聚驱开发的主要工作。调剖是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改变油层动用状况而开展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堵塞油层大空隙层,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使注入剖面得到合理的调整,通过对南七-杏一区西部聚驱注聚不同时期的井区开发调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井区低效无效循环,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单井调剖层的选择,调剖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说明调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A区块油层从注聚前动、静态资料来看,油层各沉积单元平、层间、层内动用差异较突出,采出井含水级别较高,低效无效循环严重,部分注入压力低,存在严重的单层突进现象。为保证A区块聚驱开发效果,在注聚初期对18口注入井实施深度调剖。深度调剖可以有效地解决厚油层的垂向和平面矛盾,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强碱三元复合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但在开发后期注采能力下降,开发效果变差。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注入井近井地带堵塞物组分构成,结合油水井开发过程中的测试资料及取心井资料,明确了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期注采能力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期聚合物吸附捕集作用增强,储层堵塞严重,同时受三元体系对储层破坏影响,油藏多孔介质内结垢现象明显,造成储层流动阻力增加,渗流能力下降,动用状况持续变差,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为了进一步挖掘三元后期剩余油潜力,探索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增产增注技术,开展了Gas frac缓燃增产增注试验,在明确Gas frac缓燃增产增注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的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潜力,确定了选井选层原则,优化了施工工艺设计,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口注入井平均注入压力下降了0.9MPa,有效期达到了100d以上;3口采出井产液量增加了30.3%,含水下降1.79个百分点,累计增油70.1t,增产增注效果明显。为探索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期增产增注技术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已成为渤海SZ36-1油田高效开采主要的稳产、增产支柱技术。在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随着聚合物累计注入量的增加,总体注入状况变差,有相当一部分井的注入压力已经接近或达到油层的破裂压力,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技术要求,严重影响了聚驱效果,进而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对渤海SZ36-1区块砂岩储层注聚井进行堵塞机理分析和降压增注迫在眉睫。从储层地质潜在伤害分析、聚合物吸附滞留岩心流动伤害、垢样成分分析和高价离子伤害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渤海SZ36-1油田聚合物驱时注聚井堵塞的原因以及堵塞范围,并提出相应的解堵建议,对今后注入困难井措施改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特高含水油田二类油层聚驱全部采用高分高浓的注入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二类油层与一类油层相比发育较差,存在部分的非河道砂体,3-4#站约1/3井出现注入困难,部分井吸水剖面严重不均匀,吨聚产油明显低于一类油层等现象,理论研究表明:段塞式交替注入不仅可以降低化学剂费用,同时可以明显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于2011年4月在3-4#站开展了不同分子量及浓度的交替注入试验,这在特高含水油田开发还属首次。通过两年试验表明,在保证高浓度聚驱开发效果的同时,达到了降低注入压力,降低聚合物用量,保证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二类油层聚驱区块空白水驱阶段和注聚初期注入困难井较多、经过增产增注措施后仍难以保证注聚效果,注聚后部分井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大、注入能力下降等问题,经综合分析认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是区块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注采关系不完善、多向聚驱控制程度低,二是套损治理防控等因素使注入浓度及注入速度难以保证。经过针对性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同类油层后续开发的区块注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二类油层的开发效果,抑制区块含水上升速度,为二类油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注采井的动态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四种周期注水的方式。通过四种周期注水方式,改变油层原有压力场分布,使油层内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在有效降低注水量的同时,提高注入水质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最终达到控制低效无效循环,进一步挖掘区块剩余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污水注入体系下聚用量大、干粉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区块二类油层聚驱**号注入站开展交替注入试验,通过中分子量聚合物高低浓度交替注入,进一步改善注入状况,在保证聚驱开发效果的同时,达到降低聚用量15-20%的目的,为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油目前是大庆油田可持续稳产的一种主要三次采油技术,其聚驱的核心是扩大油层波及体积与提高油层动用厚度。随着开采程度的不断深入,XX工业区全面进入含水回升期,该阶段注入剖面开始返转,采聚浓度大幅度上升,平面受效差异进一步加大,因此在注聚后期阶段需要一套相应的调整手段有效提高聚合物利用率,在油层动用厚度提高的基础上,以井组、单砂体为调整单元,结合平面和纵向上进一步扩大聚合物的波及体积,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室内研究表明,一类油层聚驱后高浓度聚驱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左右。为进一步探索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葡Ⅰ1-2油层开展了聚驱后缩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现场试验。试验注入高浓度聚合物0.095PV后油井开始见效,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但随着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目前试验区含水出现回升趋势。文章通过对注采井开发状况分析,结合油层剖面动用状况、射孔情况、连通和发育状况等地质因素研究,分析含水回升原因,对试验区下步综合调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杏A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于2009年10月陆续投产、投注,2010年11月正式注入聚合物溶液。跟踪杏A块连续注入剖面变化,对比注聚后73口同井连续剖面,发现其中有31口注入井剖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返转,剖面发生返转后整体动用程度下降了5.8个百分点,注入井发生剖面返转后,注入井整体剖面动用状况呈现变差趋势,注入井发育沉积单元数量和单层发育厚度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注聚后剖面变化趋势。因此,有必要研究引起注入剖面返转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返转类型对注入剖面是起到改善还是变差的作用,通过相应措施调整,来进一步改善注入剖面,提高聚驱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南四区东部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2013年7月投产,2014年12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是萨南开发区第一个采用该体系的工业化区块。区块油层发育差,平面和纵向上相变频繁,油层非均质性较强。由于区块河道砂钻遇率只有16.6%,为提高弱碱三元驱控制程度,注采井距设计为110m,注聚初期平均单井产液41t,仅为同类油层聚驱的一半水平。因此针对区块油层发育差导致分类井组呈多样性,连通关系复杂,动态反映差异大,均衡调整难度大,以及局部注采部均衡的问题,研究了弱碱三元驱注采参数调整方法,以指导后期同类区块弱碱三元驱开发。  相似文献   

18.
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这一特性决定了二类油层注聚过程中不可避免同一单元内存在水、聚两驱共存现象,使聚驱潜力难以得到发挥。本文通过对大庆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注聚开发区主要连通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两大类主要连通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两类主要连通关系区域水聚驱接触带不同注入参数组合下的开采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接触带不同连通关系两边注水区域水驱井与注聚区域注聚井合理的注入强度比;当存在水聚同驱时,水聚区接触带采用“三次加密水井-三次加密油井-聚驱油井-注聚井”的连通关系较好,此时聚驱区域和水驱区域的之间的干扰最小。掌握二类油层水聚同驱开发规律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对提高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及进一步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即将结束,三次采油对象逐渐转入二、三类油层,由于层间差异大、渗透率低、薄差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适应性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聚合物驱替,造成低渗透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该项技术通过分子量调节器和压力调节器切割出适合薄差油层的聚...  相似文献   

20.
经过40多年的开发,N区块一类油层含水率达到98%,单井日产量低,层间和层内矛盾日益加剧,亟须开展一类油层二次注聚开发。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聚驱注入参数进行设计及优选,预测聚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合理注入速度、注入量和注入质量浓度分别为0.16 PV·a-1、1.0 PV和1 600 mg·L-1;优化方案聚驱阶段采出程度为14.45%,最终采收率为63.66%,与常规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了12.71%。本研究为矿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