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翠屏山煤矿301采区三段煤层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矿井实际状况,利用原地探工程进行了通风系统改造,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既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三段煤层开采的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含春煤矿含一采区+575m区段四东石门63#煤层开采为例,针对煤层向背斜轴部及倾向上存在褶曲构造,通过煤层地质构造的认真分析,采准巷道合理的优化布置,顺利将构造内的煤层开采,有效的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同时为其它类似构造煤层的开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2015,(6)
<正>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闽江下游福州段2015年度河道采砂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闽江下游福州段河砂资源可采区、禁采区和保留区,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今年,共安排5个可采区进行采砂采砂总量控制为200万立方米。在可采区及闽江重要河段安装"全球眼"实时监控系统,设立现场监管点,严防超量开采对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按规定进行处理。《方案》明确,闽江下游闽清县河段可采区为:大箬可采河段,长0.979公里;马坪可采河段,长3.141公里;年度采砂  相似文献   

4.
新泰煤矿5号煤层为矿井即将开采的主采煤层,是井田内厚度最大的可采煤层,但是厚度变化也较大。文章分析了新泰煤矿5号煤层的赋存特征及厚度变化规律,并从聚煤条件、河流冲刷及后期剥蚀等方面探讨了影响5号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为5号煤层的开采规划,首采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急倾斜煤层开采岩移基本规律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西三采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岩体移动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所得结果对现场开采及地表沉陷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同类地质和开采条件的矿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东庞矿2#煤煤层的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2#煤层开采后上方顶板岩层的应力、位移变化特点,确定沿空留巷开采技术方案,研究大采高沿空留巷开采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改进方法。通过大采高沿空留巷开采试验,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生产的连续性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此技术的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为国内外同类型的煤层开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实践表明,采区巷道的地压显现是受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开采深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巷道位置、开采程序和支护方式影响的。本文以近距离煤层采区巷道地压实测资料为依据,揭示了巷道地压显现规律,阐明了合理巷道布置问题和改善巷道维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杨庄煤矿3642采面Ⅲ64采区充填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充填开采中充填体起到了支撑覆岩和为煤柱提供侧限的保护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因煤层开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材》2017,(4)
本文对"木纹石"石材采区的土地资源价值进行分析:从1、维持原貌不予开采;2、合理开采并有效复绿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分析了石材所在地的土地资源(或耕地或荒地)在维持原貌不予开采的情况下的资源价值,包括种植价值、生态价值、观光价值,也分析了对地下石材进行开采、进行加工并销售所呈现的各种资源价值,包括解决就业、帮农民增收、创造财政税收、赢得声誉、带动旅游、引来资金、拖动产业、贡献GDP等多种价值。通过分析揭示出在"木纹石"所在地即采区的土地范围里只有在坚决执行复绿政策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采,才能让土地资源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远比对地下的石材不予开采要大很多倍。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坚决执行复绿政策,在开采之前就要对复绿进行系统规划,并在开采过程中坚决执行和实施复绿规划,坚决进行复绿。也探讨了复绿应该采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位硬厚岩层条件、多煤层开采下煤层强矿震频发问题,以鲍店煤矿十采区200 m超厚高位红层砂岩为工程实例,分析重复采动高位硬厚岩层矿震活动规律及冲击机制。矿震活动规律表明:相比于上煤层而言下煤层开采引起的能量小于104 J的微震事件明显减少,但对开采活动影响较大的能量高于105 J的强矿震事件大大增加;矿震活动总体表现出较弱的规律性,但工作面两侧边界的强矿震事件明显多于中部区域,且工作面采空区侧的强矿震事件远多于实体煤侧。在分析高位硬厚岩层初次破断运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3下煤层开采期间的微矿震活动,提出高位硬厚岩层条件下、重复采动工作面分区域冲击机制:中部由于沉降空间加大,竖向载荷突变造成断裂岩块间剪应力超限,导致原铰接平衡岩块失稳冲击的"剪切滑落型";两侧边界由于岩层移动线外扩,产生高集中应力压实下部垮落岩层导致岩块侧向滑移冲击的"滑移沉降型";2种冲击机制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滑移沉降型"冲击在重复采动高位硬厚岩层诱发的动力响应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浅埋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支架载荷确定难题,以神府矿区某矿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揭示了采空区垮落顶板二次采动结构的运动特征,建立了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开采顶板结构模型,得出了支架载荷计算公式。研究表明,上层煤顶板垮落稳定后在采空区形成"自由冒落区"和"斜柱条梁区"。极近距离下煤层开采时,"斜柱条梁区"的顶板结构运动分为铰接离层段和沉降压实段,通过建立这2个阶段的顶板结构模型,给出了支架载荷计算公式,确定了以沉降压实段的支架载荷作为工作面支架选型的依据,通过石圪台煤矿浅埋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实践分析,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复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稳定性问题,以宽沟煤矿B4-1强冲击倾向性煤层复采为背景,建立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部倒梯形覆岩结构与冲击发生临界位置的关键层结构力学模型,提出煤柱最小安全距离的分析方法。采用物理材料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压力传感器与SOS微震监测系统,对覆岩结构演化、矿压显现以及震源分布特征展开分析,利用覆岩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对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4-1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复采过程中,上部覆岩呈现以关键层为分界的"双倒梯形体"结构与关键层上部岩层集中垮断后的"单倒梯形体"结构动态式演变过程;余煤尺寸较小时上部倒梯形覆岩结构震源集中、能量大,采空区活化区域震源分散、能量小。提出了余煤复采中倒梯形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I_m、冲击临界位置关键层受力分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I_n,定量化分析冲击危险性指数变化趋势,将B4-1煤层复采划分为覆岩相对稳定区、周期性明显破坏区、冲击危险区域3部分。数值模拟分析底板应力验证了双峰值应力叠加效应的准确性。采用三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到了为确保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B4-1煤层上行开采的煤柱剩余尺寸为39.2m。研究结果为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和工程探测等方法,就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覆岩主关键层位置会影响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主关键与开采煤层距离较近并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顶板导水裂隙带将发育至基岩顶部,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我国《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产生影响的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临界距离主要与煤层采高、顶板碎胀压实特性、主关键层破断块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粗略按7~10倍煤层采高计算该临界距离。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小于7~10倍采高时,不能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大于7~10倍采高时,仍可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上述结果能很好地解释部分煤矿顶板异常突水灾害的发生机制,并指导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顶板突水灾害防治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低透高瓦斯煤层群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针对低透高瓦斯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难题,以淮南矿区为主要试验研究基地,研究应用岩石力学、岩层移动理论和“O”形圈理论,针对不同煤层和瓦斯地质条件,探索出一整套“开采煤层顶底板卸压瓦斯抽采工程技术方法”,建立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和煤与瓦斯共采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采场岩层移动规律、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卸压瓦斯富集区、开采煤层卸压范围以及开采煤层增压范围”科学规律,研究“首采层卸压瓦斯、上向卸压层瓦斯、下向多重卸压层瓦斯以及地面钻孔卸压瓦斯”理论与技术,形成系统、成熟的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创新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理论和技术,解决了煤与瓦斯共采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钱家营矿主采煤层以典型的近距离煤层群形式赋存,为解决钱家营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由于村庄压煤而面临的采掘衔接困难问题,对下部12-1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等方法,分析了12-1煤层开采后对9煤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研究了12-1煤层回采后上覆岩层变形和应力变化以及煤柱区域垂直应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部12-1煤层开采后,对9煤层具有保护效果,采动影响系数K值为10.8~13.0,煤层破坏程度在30以内,9煤层总体形态较好,处于12-1煤层的裂隙带中,应力降低明显,卸压效果显著。提出跨煤柱巷道布置方案,进一步减弱了采动影响。现场监测表明运用上行开采跨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对解决钱家营矿近距离煤层群的开采问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煤炭资源深部勘探中的探采对比要素,从勘查技术选取、勘查工程布置、测试开采条件三方面,论述了深部煤炭资源的勘探方法,旨在提高煤层勘探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3)
某矿在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10煤顶板受9煤层开采影响,顶板岩层结构变得十分复杂,采用智能钻孔窥视仪对10煤巷道顶板岩层结构及破裂特征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当巷道位于9煤采空区下方时,岩层完整性较好,裂隙发育较少;当位于9煤采区煤柱下方时,岩层水平节理裂隙十分发育,且有离层现象,顶板破裂范围达大于8.0m。基于此,提出当巷道位于采区煤柱下方时应普通"锚网梁索"支护的基础上进行"架棚"支护。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就我司复采块段矿井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浅谈复采矿井井巷顶板管理方法及效果,供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菏泽井田赵楼煤矿近千米深埋煤层首采区地质条件为依据,通过离心试验研究采动影响下,煤层顶板不同位置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开切眼处煤柱处压力随煤层的采动不断变化,对其压力产生明显影响的是前方约35 m煤层的开采,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2.04;开挖工作面前方10~15 m煤层支承压力集中,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2.8。(2) 直接顶处岩层压力随煤层的采动不断变化,在工作面处达到峰值,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1.74,工作面推过后,其压力下降后又有所回升,为上覆岩层重新压实所致。(3) 老顶岩层压力亦随煤层开采不断变化,但其峰值出现在工作面推进后5~10 m,最大应力集中系数高达3.91,在煤层开采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和支护,预防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发生。(4) 综合得出赵楼矿井老顶的初次断裂步距约为30 m。试验结果可为煤炭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岩层控制、合理的巷道布置、改善巷道支护和维护情况及冲击地压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优化巷道布置是矿井开采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降低掘进万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管控手段。基于在煤矿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中,具体以铜锣坪煤矿延五采区、延九采区的生产巷道布置和煤层开采情况为例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并结合煤电公司其他矿井的实际开采状况,针对采区设计、生产巷道布置、近距离煤层、松软煤层的开采巷道布置提出优化改进措施,对于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安全性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