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是世界性文化现象,在传统历史街区中,全球化也不可避免地和本土文化相遇。本文选取三坊七巷历史风貌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修复前后的空间风格,空间使用以及商业运营情况调查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特别关注其全球化元素在传统历史街区中的渗透和嫁接,并对以此产生的新的文化特征和意义做出论述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复兴是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整体、历史街区和建筑内部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构成特征,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借鉴科学成熟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体系,借助语义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量化满意度,尝试针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构建适应性评价方法,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总结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现有优势与现存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建成环境提供参考,为未来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硕 《城市住宅》2021,28(4):42-4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变化演进的见证,街区中的公共空间更是展现街区风貌的核心区域,探究其更新改造策略既有助于展示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容纳接轨现代生活,对于保留城市记忆、推动文化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春市新民大街为例,在总结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道路空间、开敞空间、附属设施三方面总结现状特点,并基于"人本"思想提出相应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而空间形态又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文章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南后街、坊巷、水巷里弄三者空间形态的分析解读,分别提出和研究三者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总结经验,以期让历史街区真正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提高城市的空间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传统商业街区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以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引入空间句法的理论,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解读其空间特征并归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使其特色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发挥,商业经济效益得到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韧性景观有利于构建生态城市。文章基于生态韧性理念,研究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韧性景观。其分别从宏观的城市山水空间韧性景观体系、中观的历史街区韧性景观体系和微观的宅院韧性景观体系等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多层次韧性景观分布特点、空间形态特征和营造设计特质。揭示“城市-街区-宅院”联动的多元尺度韧性景观设计可以营造高效稳定的街区韧性空间结构,应对城市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以期构建和谐人地关系,为绿色、活力、健康的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历史街区中声景感知与景观评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建筑景观满意度对声景愉悦度有显著积极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声源中,机械声的优势度越弱、自然声的优势度越强,则声景愉悦度越高;声景丰富度越高,则声景愉悦度越高。在不同特征的声景基调下,声源感知对景观评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安静的声景对人们的感知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而提升民俗活动声的优势度可以显著提高不同类型声景基调的感受。使用者信息中,年龄对声景及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平江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分布、人群活跃度、行为差异性的调查,探讨在旧城更新保护背景下,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休闲行为的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江历史街区中主路与支路的活动水平存在差异,伴随着商业活力点呈现由主路向支路边缘活动水平递减的现象,且游客和居民在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分异。  相似文献   

10.
环境设施作为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特质的重要体现,其更新在满足美学意识及适用性基础上,同时也要表征历史街区的人文特色。以城市历史街区环境设施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就合肥市城隍庙街区设施更新提出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4,(11)
本文从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和特点入手,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张家口堡为实例,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保护更新原则,为今后探寻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生命力激活,科学合理保护更新模式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州老城区也在翻天复地的变化,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工作也在不停的进展。除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还有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占据了市中心经济商圈的重要地段,然而历史不能被遗忘,历史街区的价值应该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被唤醒。本文的探讨对象就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她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征作为核心内容进行一系列讨论,并在最后试谈其改造的策略,以期给朱紫坊街区改造实践工作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炜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12,(1):165-167
该文研究范围界定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地域建筑创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结合"类设计"模式和"愈合理论",对"三坊七巷"保护更新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旨在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坊巷空间及其单体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规划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郭卫宏  刘天岳 《住区》2022,(2):6-12
近年来,城市开发的重点转向历史街区更新,认识和方法的不足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挑战,对历史街区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例,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对街区更新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物质空间转变进行梳理;再对空间生产背后政府、资本、公众三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进行分析,认为磁器口街区更新过程是资本增值过程中对社会结构的破坏,由此产生新的空间需求,形成空间景观的重塑,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最后在强调对原有社会结构保护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历史街区更新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厚岸村历史悠久,现存古民居数量居泾县之最,但发展相对泾县其他古村落略显不足,亟需保护与开发。通过对厚岸老街的实地调研,分析其规划和建筑特征,针对老街空间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传统历史街区空间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策略。通过保留原始空间、重塑空间节点、激发街区活力等具体策略,在老街整体空间的角度下进行改造和修复,以提升老街品质,延续并传承厚岸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赵茜  李珎 《华中建筑》2015,(3):127-131
以影响传统街区空间形态和居民生活形态的街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钦州市骑楼街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骑楼街区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入剖析,揭示骑楼街区公共空间的形成过程和在街区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继而针对在城镇化过程中骑楼街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保护与利用思路,并制定具体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力  陈国炜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23,(11):134-137
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人与城市三者之间矛盾愈发冲突,构建具有恢复性效益的历史街区,对缓解人群精神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福州水西林历史街区独特空间特点为基础,分析水西林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并整合相关问题,选用恢复性环境理论为主导思想,总结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提升所需依据的理论,同时提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提升策略,为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的恢复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旭  张衔春 《华中建筑》2010,28(7):134-136
该文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目前昙华林街区存在物质性衰退、环境孤立、建筑风格紊乱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昙华林未来发展的走向及对策,力求实现街区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一直处于长期博弈的状态,而传统业态的保护有助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控制。文章以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下,对街区传统业态进行优化研究,从街区历史、街区业态现状、街区传统业态挖掘、街区业态优化等方面入手,通过现场调研,挖掘街区传统业态,分析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寻求业态优化模式,力求在业态良性循环发展下实现历史街区文化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20.
韩乐 《建筑与文化》2021,(7):163-164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原有的生活空间不断被改造,具有特色的传统生活形态也发生变化.文章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为例,对平江路历史街区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针对问题提出保护更新的相关策略.引导商业模式,对历史元素进行活化与利用,整合利用公共空间,协助居民提升生活质量,达到更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延续传统生活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