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锂作为未来的战略资源,全球已掀起了锂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热潮。全球锂矿资源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的"锂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与此同时,在墨西哥、塞尔维亚、阿富汗和捷克亦有重要的勘查发现,加拿大和美国也加紧了本国锂矿资源的开发。在全球锂矿资源勘查开发不断升温、寡头格局不断加剧的资源态势下,全球锂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短期供给的有限提升,使得全球锂矿供需短期基本平衡。针对全球锂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本文提出了一方面加强统筹管理,加大锂资源提取技术研发,提高国内锂资源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应加强境外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关注南美和"一带一路"地区。  相似文献   

2.
全球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卤水锂的开发成为全球锂资源利用的主流,受资源和技术壁垒的双重约束,锂资源行业的垄断竞争进一步加剧。本文总结了全球锂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针对我国锂资源伴生组分多、卤水锂提取技术落后,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以统筹管理,综合利用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水平,同时重点关注南美等地境外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指出锂资源利用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延伸对增强我国锂资源行业国际竞争能力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锂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新兴产业战略实施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锂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锂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开发利用从锂矿石向卤水锂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是锂资源大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且与产业地域分离。我国锂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受条件限制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锂产业优化发展空间很大。本文从保障我国锂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锂资源和锂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经济的兴起,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锂资源分布,锂矿物的物化特性,然后重点综述了锂及锂化合物从富锂矿物中的提取技术,以及富锂矿物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总体而言,我国锂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部分的锂资源依赖于进口,亟需提高富锂矿物资源开采、提取以及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开发富锂矿物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分析我国锂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锂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我国锂矿资源主要集中于西藏、新疆、青海、四川、江西,锂矿类型主要为硬岩型和盐湖卤水型。随着近几年对盐湖卤水型锂矿的开发,中国已成为锂资源大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锂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对外依存度高。同时,我国锂消费量逐年提升,也是全球最大锂消费国。我国锂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有提锂工艺水平不够高,锂产业结构不合理,卤水型锂矿开发程度较低,冶炼和回收环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建议政府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加大力度提高生产工艺,提高锂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锂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着守着资源却严重依赖进口的矛盾状况。本文采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的方法,从目前供需状况、生产成本、地缘政治、公司集中度和未来供需趋势5个方面对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评价。风险雷达图解表明,当前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主要集中于国内锂生产成本高,制约我国锂资源开发,锂产品加工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国际锂市场话语权缺失等方面。针对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治理,建议随着国内锂资源开发进度加快,政府应统筹规划,建立锂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的生产链,鼓励支持锂资源的回收利用;中国锂矿企业应着力解决国内锂资源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锂资源,同时积极参与全球锂矿资源配置,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锂资源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锂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产业链视角入手,分析了我国锂产业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锂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上游锂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中游锂电池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东西部合作促进提锂技术发展、综合开发利用盐湖资源、加快深加工锂产品技术攻关、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锂资源供应体系是为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而形成的国内外锂资源供应系统,包括资源类型、来源、结构等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我国现有的锂资源供应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2025年我国锂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我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由国内盐湖锂、国内锂辉石、国内锂云母、国外盐湖锂和国外锂辉石五部分构成,2017年对外依存度高达80%,国外进口主要来自成本较高的澳大利亚锂辉石资源;我国本土锂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供应能力弱;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资源需求43.38万t,本土供应能力仅为18万t,缺口达25.38万t,不考虑出口需求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58.5%,国外锂资源供应存在结构性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措施提高本土锂资源开发,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  相似文献   

9.
锂在新能源产业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全球国家逐渐开始重视锂的战略价值。现阶段我国锂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锂矿的资源开发,提高锂的产业水平。本文分析了锂矿资源的发展趋势和供需现状,并针对供需矛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锂矿资源70%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普纳高原的锂三角地区,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为649万t,居全球第3位,占全球的11.6%。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导致了寡头供应的格局,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供应了全球近90%的锂原料,当前全球锂资源尚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中长期内供需将为紧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锂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47.3%,尽管我国锂资源丰富,但供应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锂业公司掌握了境外部分优质锂资源,但国际话语权弱。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4.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加强境内锂资源勘查投入和关键性提锂技术研发的同时,还需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锂全产业链建设;建议企业在全球重点矿集区建立境外资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全球锡矿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全球锡矿资源探明储量保有量相对较低,勘查程度较低,未来伴随着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5G建设等新兴领域对锡需求的扩大,锡矿资源的保障能力并不乐观。为提高我国锡矿资源的保障能力,本文提出了加快境外锡矿勘查开发布局、增强国内锡矿资源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提升锡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锡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与国内的锂矿技术创新相比,国外的锂矿开发利用技术总体发展时间早,但区域发展极不均衡,欧美澳技术革新持续性强,近期颠覆性技术频频出现。锂矿山多矿种综合开发利用是趋势,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采选冶垂直一体化是创新增效、优化流程的重要选项。从地域上看,美洲是世界锂提取技术的摇篮,南美锂三角技术稳定,成本低,正处于技术革新的前夕。非洲资源量大,硬岩为主,受限于基础设施,云母型提取技术的创新和综合开发利用是出路。澳洲硬岩锂矿开发强度最大,技术娴熟,成本压力催生更多优化创新项目。欧洲市场需求带动本土锂矿开发,采选冶一体化项目增多。新型锂矿如盐湖卤水、硬岩采选、粘土沉积型、地热卤水的提取技术在近期都将有重大突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锂矿无疑在当今和未来的新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性,世界各国主流机构都在加紧研究绿色减碳计划和实现路径。受全球强劲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拉动,锂矿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全产业链兴起,探采选冶联盟化,上下游一体化;(2)资本竞争激烈,并购频繁;(3)受碳中和目标驱动,技术创新发展迅速。受国内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推动,锂矿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重视不同类型锂矿的碳排放评价与碳中和方案研发;打破探采选冶研发、生产和利用环节壁垒,数据实现优化与共享;采选冶技术向绿色高效转型,火法向湿法转型,先进传感器等AI技术得以大范围使用。矿石锂矿和卤水包括但不限于盐湖等多元化的锂矿资源正在锐意推进绿色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先进传感器以及一些颠覆性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中国具有深远的世界市场影响力,中国政府的碳中和目标具有世界标志性,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先进传感技术以及新技术革命中已经崭露头角。先进技术的国际垄断将在中国技术的积极参与下令世界改观,从而改善全球气候问题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矿种,被世界各国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锂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及亚洲。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的锂矿资源储量达1700万t,中国储量占比为5.88%,排名世界第4。未来随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储能与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通过分析国内外锂矿矿床类型、资源分布特征,结合中国锂矿勘查开发的新进展,提出需加大国内重点成锂区(带)勘探投入、统筹海外优质固液锂资源市场布局、开展盐湖提锂技术攻关与共(伴)生锂矿利用研究、加强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井钻井工艺及完井技术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主要煤国煤层气资源量基础上,可看出中国的煤层气储存量非常丰富,虽然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能大大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供给不足,但是不合理的煤层气井钻、完井方式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产气量。因此,针对储层的伤害问题,提出了适应煤层气储层的钻井工艺和完井方式,并着重介绍了各种煤层气井钻井工艺和完井技术,分析结果说明:采用欠/微平衡钻井工艺与裸眼完井、动力洞穴完井和套管射孔压裂完井等完井技术配套开发煤层气,有利于减小对储层的伤害,从而提高采气量。  相似文献   

16.
卤水锂资源开发技术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对目前国内外盐湖卤水提锂方法和技术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并简介了国外主要盐湖卤水锂资源及其开发所采取的工艺技术 ,希望能够为我国相似的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世界锂资源中的65%都赋存于盐湖卤水中,从盐湖卤水中选择性提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现盐湖卤水中锂的绿色、高效提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和锂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锂离子电池材料由于其过渡金属的可氧化还原和锂的可逆循环脱嵌特性,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盐湖提锂,由此开发出了系列不同的提锂新技术。该综述主要介绍了由不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构成的盐湖卤水提锂体系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和提锂性能,并对利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盐湖卤水中选择性提锂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本文对中国汽车总产销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有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趋势分析法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减少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还重点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未来我国锂、钴、镍、石墨、稀土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0万辆和820万辆;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632万辆和3 262万辆。短期内(202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节约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大。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式增长,将对未来我国锂、钴资源的供需形势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必要加强锂、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并在全球对锂、钴资源全产业链进行提前布局,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锂、钴资源的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