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拓 《建筑与文化》2020,(5):134-136
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背景下,传统民居面临改造升级,乡村面貌正在发生改变。文章以云南云县昔宜村孟宅为例,在当地传统民居木构架框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适应性功能模块,完善传统民居的功能,尝试满足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同时保持传统村落风貌,探索传统民居改造如何在传承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江南地区一般性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在力求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寻求能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同时又能改善室内舒适度和环境的绿色设计方法。研究采用软件De ST-H分析适合的被动式节能手段,并与一般性传统民居改造要求相结合,筛选出围护结构内保温、双层窗和被动式太阳房等绿色生态技术,进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绿色改造策略。并以苏州某民居为原型建立改造前后建筑能耗模型,进行建筑能耗模拟计算,验证了改造策略的有效性,为江南地区一般性传统民居的绿色改造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现地调研、实例改造等方法,对湘西苗族传统民居内生活设施现代化适应性进行研究与改造。在不破坏民居平面结构、保留民居传统风貌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能源、加装现代化设施等,重点对民居的火塘和厨卫进行改造,着力提升居民生活条件。研究显示,经过改造后,传统民居能源利用得到了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验证了此项更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顺  刘肇宁 《建筑技艺》2020,(2):126-128
近年来,随着游客大量涌入,香格里拉地区很多传统民居即将被改造为民宿客栈或活态博物馆。这些民居的改造充满各种矛盾和问题,它们既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民居的风貌,又要将现代生活条件植入其中,提升其居住品质,并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尼汝村两户民居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满足当代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并兼顾居民的生活生产状态以及延续当地的传统民居风貌。对香格里拉尼汝村在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适应性改造的研究,为民居的多样性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居是我国古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发展并行是构建绿色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该文根据重庆的气候特点,以重庆市安居古镇某典型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剖析典型民居在室内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气候适应性的一体化综合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传统民居空间布局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建筑节能率为54.35%,非采暖空调时段室内热环境也得到良好改善。研究成果对探索山地传统民居低能耗热环境优化技术,构建巴渝新民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鄂东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乾  李晓峰 《新建筑》2006,(1):26-30
中国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深入地研究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发掘其中有价值的策略和技术,对当今的生态建筑设计很有帮助。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县玉堍村传统民居的热舒适性实验和分析研究,发掘鄂东南传统民居解决夏季热舒适性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探索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根源,揭示了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不同于现代生态建筑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薛天  陈易 《住宅科技》2022,(10):33-37
上海敬一堂是由中国传统民居经适应性改造而成的上海地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教堂。其改造坚持对本土建筑文化的适应与融合,在保留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建造方式、风格样式的基础上,满足天主教堂在建筑空间功能和文化表征方面的需求,显示出改造者试图将天主教堂融入中国建筑形式的强烈意图。这一案例不仅体现出江南传统民居在建筑类型方面的普适性和建筑空间方面的可塑性;同时,可丰富中国传统住宅改造研究的理论体系,其改造过程中所运用的改造理念和改造手法至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文献、现地调研、实例改造等方法,对湘西苗族传统民居内生活设施现代化适应性进行研究与改造.在不破坏民居平面结构、保留民居传统风貌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能源、加装现代化设施等,重点对民居的火塘和厨卫进行改造,着力提升居民生活条件.研究显示,经过改造后,传统民居能源利用得到了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验...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住建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初步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传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整理中国传统民居分类谱系,编纂《中国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实录》。通知要求,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传统民居调查工作,制订本地区的调查实施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本地区传统民居专家登记表、传统民居修建单位登记表的填报工作。县级住房城乡  相似文献   

10.
对西藏林区进行简要分类,分析林芝结巴村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实地调研,以林芝结巴村民居建筑为例,简要分析藏式民居建筑的院落布置、空间布局、结构承重、建筑材料等内容。阐述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适应性及建筑特点。通过对林芝结巴村藏式民居建筑室内外温度、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藏式民居热环境状况。对外围护结构建筑材料的分析、窗地比分析、外窗保温分析等提出改造方案,改善藏式传统民居室内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进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的调查走访,提出了当前自发形成的经营性民居存在的问题,以保护村落整体风貌、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低造价为基本原则,提出了于家村经营性民居改造的基本策略及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危房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危房农户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量传统民居由于无法满足安全性的需求,被推倒重建,加速了"千村一面"的趋势。云县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传统民居是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是民族和谐团结的典型表现,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章以昔宜村孟良军宅改造设计为例,在当地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改造,探索既满足安全性、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又经济易行的改造技术,减缓千村一面的趋势,留住乡愁,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中危房改造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民居客栈在中国各个古城镇旅游景点中悄然兴起。文章以民居客栈的改造为主线,就与中国传统民居融合的问题,从地域性差异、适宜的技术、建筑材料、空间意象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探讨如何在妥善保留传统民居特色的前提下,将其理性地改造成为民居客栈,使其能够满足客栈的功能,使老房子焕发新生,从而对传统民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宿是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产物,主要是指居民家庭式旅宿,随着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原始的酒店、宾馆等旅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贴合旅游者的兴趣爱好,针对旅游地区的特色打造别具一心的民宿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将传统民居与民宿相结合进行创新和改造设计,不仅可以不断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而且能带动传统民居经济发展,推动富有人文情怀的体验式旅游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民居与民宿改造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打造传统民居式民宿。  相似文献   

15.
《安徽建筑》2019,(12):173-175
徽州传统民居是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施工技艺完美结合的代表实例。然而,现代化的生活对建筑节能提出更高要求,徽州传统民居已无法满足。文章对徽州传统民居能耗问题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天井、门窗四方面提出改造设计,力求在保持民居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增强房屋的整体保温隔热性能,使传统风貌与现代技艺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地传统民居蕴含着大量的气候适应性的被动式设计技术。为保护与传承徽州传统民居被动式设计技术,文章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测试,分析和探讨天井、空斗砖墙、坡屋顶、厢房地笼、花格窗、封闭外墙、建筑色彩、聚落规划等气候适应性被动式技术的节能原理,为新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被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中提出菜单式灵活改造模式,希望对豫南民居改造技术、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强调对居民主体意愿差异和客观改造要素差异的重视和关注,力求使豫南民居改造工作能取得社会认同、居民满意的较好成效,为豫南民居改造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避免出现豫南民居改造方案在细分层面没有相应的设计参考依据等情况,也是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宁强李家院村生态民居设计为例,通过对当地民居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且分析其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和技术的角度对传统民居的空间和构筑形态进行改造,提出了适合当地的民居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案,以提高广大山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山地生态民居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山西建筑》2008,34(7):77-78
通过西安顺城巷的改造工程,详细地介绍了顺城巷的改造方案和改造特点,以从传统民居中提炼建筑肌理,指导古城的改扩建,从而使西安传统民居能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合理布局,在传统的文脉中不断演变更新。  相似文献   

20.
曾渊  郭龙 《建筑与文化》2023,(4):216-218
文章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挑厕改造为例,从建构形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功能适应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总结其空间属性与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适应性改造的可能。希望在保留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基础上,让居住者获得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减少挑厕对当地人居生活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