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商荣耀和财富,已随历史远去,但晋商大院却因旅游开发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沿着大运公路走进晋商大院,便是走进了晋商文化的脉络,在晋商大院里转进转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本关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晋商历史的大书.透过那精致富丽的天井,似乎就能一窥晋商五百年的兴衰.从此只能感慨:山西归来不看院!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民居有近1300处,其中晋中地区的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静升村王家大院等晋商大院最具山西传统民居独特的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其空间布局、院落组织,揭示了明清时期晋商大院传统聚落形态与当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蕴含密切相关,折射出了晋商独特的"天人合一"、恪守礼教的文化底蕴和极富山西民俗文化精髓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北方民居看山西。"山西大院以深邃富丽而闻名于世。它兼具南北建筑文化,将砖雕、木雕、石雕陈于一院,把书法、诗文、给画熔为一炉。山西大院不仅将民间建筑文化中的大气和圆融发挥到极致,更是晋商风雨发展六百年的珍贵见证。  相似文献   

4.
季斌 《山西建筑》2010,36(25):242-243
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及常家大院为例,对山西晋商大院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晋商院落中祠堂、大门、厅堂等部分的装饰手法,并对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指导当代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5.
陈捷  张昕 《古建园林技术》2007,(3):10-11,16
在山西省中部,以晋商大院为代表的传统民居中装饰着一种名为汉纹锦的彩画。作为山西地方彩画的一朵奇葩,汉纹锦彩画的发展与晋商的兴起直接相关。山西商人从明初到清末活跃了五个多世纪,并一度执  相似文献   

6.
王金平  靳松 《山西建筑》2005,31(22):3-4
针对山西古建筑文化遗产——晋商大院的结构布局特征作了分析探讨,阐述了其中所反映的民俗、伦理、风水等方面的内容,指出晋商大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含蓄、自制的内向形态,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缩影,值得去体会.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晋商大院建筑为例,对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形态进行论述,体现了北方民居建筑装饰的精华所在,从而使得人们对晋商民居建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研究晋商文化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最为出名。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有近300处。其中晋商豪宅大院成为了山西民居的典范。它们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着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相似文献   

9.
蒋力 《四川建筑》2015,(2):61-63
随着时代的迁移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变换,许多晋商的居住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也让晋商传统文化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的消融和同化。晋是山西省的简称,而晋商民居就是泛指传统山西商人的生活居住处所[1]。与许多晋商故居相似,曹家大院(亦称"三多堂")就是一座晋商富贾精心营造的深宅大院。文章就晋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并对晋商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曹家大院进行剖析,希望通过对古建筑和文化习俗的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古建保护提供更优化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是研究晋商文化的重要对象。在凝聚着智慧和思想的晋宅建筑中,无不渗透具有独特魅力的晋商文化。以山西平遥云锦成民俗客栈为例,分析了晋商大院文化在酒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延伸。  相似文献   

11.
常家庄园由山西清代“外贸世家”车辋常氏的宅院与园林组成,位于榆次东阳镇车辋村,紧临108国道,为晋商大院文化旅游第一站。 在众晋商大院中,常家庄园规模最大。现存宅院及园林面积达110000平方米,其中宅院占地面积为40000余平方米,建有二十个大院,房舍千间。大多数正院是“前五后五夹牌楼”布局。有的宽达七间,有的“双楼对峙”,宽绰舒展,展现了当年“跨国公司”的气派。 风格迥异的厅堂楼阁、廊檐门饰,以诗文格言、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图案为主题的众多木、石、砖雕,体现了主人特有的文化修养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园林式的书院、宁静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宅》2010,(10):28-29
山西馆的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晋商大院。而在这个大院里,并不缺乏现代元素,节能环保的粉煤灰砖和LED灯组成变幻的外墙图案,分别展示山西太行等地的民俗、民情风貌。  相似文献   

13.
雨集 《建筑工人》2006,(9):56-56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我国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不顾年迈,6次专程到王家大院考察研究,他称王家大院是“国宝、人类之宝、无价之宝”,“百来不厌,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迅猛的旅游文化产业面临同质化和开发过度的局面,与此同时,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以文化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梳理区域文化生态资源及特征,更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及促进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最大化,以此达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活化与再生。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3):125-130
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重点,晋商开辟的中蒙俄万里茶道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促进山西文旅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本文对中蒙俄万里茶道(山西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特色小镇模式、古城嵌入模式、博物馆模式以及工业旅游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打造,并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晓容 《山西建筑》2012,(33):239-241
以山西传统建筑——晋商大院民居装饰为例,对建筑装饰中体现出的木雕艺术、砖雕艺术、石雕装饰物、彩绘、园林等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从而使人们对山西传统建筑装饰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董宅位于山西省晋中祁县贾令镇塔寺村内,是一座有150多年历史的典型晋中民居。董宅最初主人为村中一户刘姓人家,1935年晋商董之鍼将其买下,其后70年董之鍼及其后人在院内居住,故称之为晋商故居董宅。董宅不同于晋中地区诸如乔家大院、渠家大院这类的晋商大院,它是一座一进三合院的普通民居。此类宅院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区,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山西民居,它们承载了广大晋商群体及家族的记忆,见证近现代山西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凝固的社会生活史。然而,往往因太过普通而不受到重视,故对董宅这类民居的调查研究迫在眉睫,并且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的集中地,其境内不可移动的文物计有35000余处之多。晋商大院,作为山西明清建筑的代表之一,展现出山西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创造思想。  相似文献   

19.
山西古村落古民居众多,窑洞式、大院式、城堡式民居建筑是山西乡村建筑的典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乡村合并及搬迁,乡村聚落空壳化,留下众多保存完好的乡村特色民居建筑。政府、企业、个人出于保护和开发古村落的目的,对古民居进行整修,开发民宿类旅游住宿产品。民宿的发展使古民居重新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20.
晋商大院居住形态及美学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晓芳 《山西建筑》2010,36(20):15-16
以晋中地区的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静升村王家大院等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晋商老宅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空间布局、院落组织,揭示了明清时期晋商大院传统聚落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关系,折射出了晋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