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黄河滩区周边城镇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与6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生境质量演变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生境质量方面,自1980年以来研究区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冷热点集聚效应明显;(2)景观格局方面,耕地斑块优势程度最强,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高,林地、草地仅在连接度指数上与之相近,但草地COHESION、AI指数在2000—2010年间大幅度下降;(3)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相关性方面,水域LPI、AI等指数与生境质量均呈显著的相关性,耕地、建设用地在LSI、COHESION等方面也表现出突出影响。研究结果对黄河滩区及周边城镇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73年、1993年以及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研究区域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在景观和景观类型2个层次选取6类景观格局指数,运用移动窗口法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40年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长,水域和林地面积有所增长,农田面积大幅减少;2)整体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但空间分布不均,破碎区集中在城乡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主城区内部和远郊山林地的聚集度反而提升;3)建设用地增长区域和水域与林地等生态用地的破碎化区域基本一致;4)针对基本农田和林地的土地保护政策法规对景观格局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加强城市群的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和景观生态规划以解决景观破碎化问题,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代表,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两屏三带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成为促使景观格局改变的驱动因素。将历史时期至今作为整体连贯的研究区间,梳理演变的脉络,重点从气候因素、生态观及生存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三方面论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探寻其内在关系,以期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对黄土高原地人口、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8、2000和20085-期TM影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和SPSS统计分析,对20年来鄂尔多斯市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00时段内研究区景观分布趋于单一和集中,各斑块类型密集程度、景观丰富度和复杂程度减小.2000—2008时段内上述趋势进一步加强:(2)1988—2000时段内景观格局变化幅度较小。而2000-2008时段内幅度增大。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扩张、水域减少、耕地向西部转移、林地面积恢复和各种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大量转化:(3)降水和坡度对景观格局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大。单位面积一、二产业增值和地均财政收入增值在1988—2008时段内是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且在2000-2008时段内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5.
以能值分析法作为账户统计工具,运用SBM模型指数对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新陈代谢效率进行时空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新陈代谢效率进行测算能够准确地反映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实际水平;2005-2014年京津冀综合代谢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由2005年的"低分散"转变为2014年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高集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污染治理投资水平与新陈代谢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化水平与新陈代谢效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则对新陈代谢效率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长三角地区植被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面积在减少,植被活动在增强,各省差异较大,上海市平均的植被活动下降十分明显;2)70.36%的地区植被活动有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在浙江和淮南亚热带阔叶林集中分布地区,植被活动普遍减弱;3)8年来植被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源于淮北和苏北地区农业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4)淮河流域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源于植被的增加,长江沿岸及上海-苏州-常州地区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由植被减少引起.  相似文献   

7.
山水格局下的中国特色乡村景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特色的乡村景观正遭受现代城市化生活的巨大挑战,昔日美好的传统乡村景观日渐消失。本文拟通过山水格局下中国特色乡村景观特征分析,充分提炼乡村景观的价值,同时针对目前乡村景观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给其他山水格局下的乡村景观重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姜鹏  周盛君  徐坚 《华中建筑》2011,29(8):86-88
以香格里拉中心区为例,结合中巴卫星2000年和2009年数据,借助GIS、RS和Fragstat软件,对香格里拉中心区在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方面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大。斑块类型水平方面,农牧地面积显著减小,但仍占主导地位;城镇、绿地斑块数目增加,面积增大;景观水平方面,斑块总数、密度和面积-周长分维数在增加,蔓延度下降,斑块形状总体上变得更加复杂;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异质性程度在加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过去百余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国家,探索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基于此,文章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球200m及以上摩天大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发展态势,其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研究指出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城市化扩张的加剧,乡村聚落景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聚落格局在乡村城镇化的浪潮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分析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包括乡村聚落格局的美学价值、乡村聚落格局演化、研究采用的主要学科与技术,探讨了该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徐晓燕  叶鹏 《规划师》2004,20(8):37-40
合肥市马鞍山南路景观风貌设计以相对论的观点解析景观设计,从时空统一的设计理念出发,确定以“民俗节日”作为设计主线,连接新旧路段。新路段的设计以四季更替和庐州民俗风情为时空线索,形成“春之诗”、欢乐中国年广场等重要节点,体现景观设计的时空四维特性。  相似文献   

12.
半城市化地区一般指城市核心区域以外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渡性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特(超)大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作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具有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然而相关研究通常都从静态视角研究半城市化现象。以上海为例,基于"时空过程"的视角,通过定量方法对2000年至2015年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并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检验半城市化对地区发展的作用,旨在为我国其他特(超)大城市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管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我国美丽乡村政策的乡村景观建设需要,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文献研究等方法,从院落布局及院落景观要素等方面对晋中市太谷县乡村院落景观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太谷乡村院落景观的发展因素,为探索传统乡村院落景观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将衡阳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4个时期的Landsat-TM土地利用数据作为信息源,在arcgis10. 2和Fragstats4. 2软件平台上,选取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2000年—2013年衡阳市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为衡阳市湿地管理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实,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采用了"多尺度"的研究思路,将多时相遥感影像、多空间幅度分析和梯度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景观格局变化,以解读武汉市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规律。从时间上看,以2010年为分界点,武汉市的城市形态表现出"扩散—集聚—扩散"的动态规律。从空间上看,景观格局呈现出"主城市—远城区"独特的空间差异,并且从3个不同方向的景观梯度带上,可以看出武汉市在不同发展方向上的特征和差异。最后,本文简要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合肥位于长三角冲积平原与内陆交界处,紧邻巢湖和淮河水系,经千余年城市建设形成了“山—城—河—湖”的城市山水格局。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活动的高速推进,合肥原有的传统山水格局正面临割裂,丰富的城市遗产和文脉濒临消融。在此背景下,寻找城市发展与历史遗产的平衡成为当下重要的议题。文章以合肥市内部及所在区域的城水关系演变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视角以及文化景观理论中物质载体—文化动力模式,构建空间—时间—环境载体—人文营建的动态关联,以合肥市整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山水空间为研究范围,梳理其自建城至当代的历史景观演进历程,从环境载体和人文营建两方面探析其城市山水格局的演变机制。并从时间、空间和演变机制角度总结历史城市营建经验,以期为飞速发展中的长三角城市提供高质量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为未来城市规划发展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崔洁  许浩  刘伟 《园林》2022,(7):75-81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以2000、2010、2020年自然土地覆被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景观动态度、景观转移矩阵法和景观指数法,运用ArcGIS10.8和Fragstats4.2软件,对徐州都市圈的蓝绿空间规模和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蓝绿空间规模不断减少,人造地表面积不断增加,且变化速率加快。其中蓝色空间面积缩减显著,主要流向耕地、人造地表,绿色空间面积缓慢增加,主要源自耕地。(2)研究时段内,绿色空间表现为先破碎异质后集聚同质的变化特征,蓝色空间与蓝绿空间表现为先集聚同质后破碎异质的变化特征,空间格局总体趋向复杂化。(3)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受政策、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影响,且城镇化发展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当,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发生剧烈变化,景观格局特征愈发复杂,受格局影响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变化。为探究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性,文章以海口市秀英区为案例区,利用4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1990—2015年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景观因素,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景观格局经历了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和斑块个数(NP)不断减小,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平均规模增大,形状复杂程度减小;邻近度和蔓延度(CONTAG)波动变化,结合度(COHESION)渐高;景观类型多样性有所下降,优势景观类型的主导性逐步降低。(2)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下降”的态势,北部沿海地带生态环境条件较优。1990、2002、2007和2015年RSEI优良区面积占比分别为91.60%、75.28%、69.64%和84.04%。生态质量提升区主要集中于秀英区中西...  相似文献   

19.
倪凯旋 《规划师》2013,(9):118-123
景观生态学的尺度理论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是研究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村庄规划建设的有效技术方法,而按照尺度理论,村域尺度是乡村生态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村庄建设控制的关键尺度。郑州市西南部生态带区域内的村庄规划通过分析景观指数的内涵与特征,选择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密度指数(PD)和边界密度指数(ED)实施乡村生态格局优化的预案研究,并提出可作为该地区乡村规划编制、方案评价和建设管理依据的景观格局指数的优化值。结果显示,景观生态学的尺度理论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于保护乡村生态格局并适应村庄发展建设需求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脱胎于“精准扶贫”理念的“乡村精准规划”,已然成为“后扶贫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抓手之一。基于十八洞村精准规划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时空维度影响下乡村精准规划的内涵及特征,架构了乡村精准规划“调研—分析—规划—监测—评估—反馈”的技术框架,进一步总结了乡村精准规划的时空要点:在空间维度上应推动三生空间优化调整,实现生产空间差异调配、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时间维度上要从全生命周期谋划乡村未来,做到规划前期明目标、规划中期多弹性、规划后期提效率。同时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从而形成长效的乡村规划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