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海工业区常采用工业新城模式规划工业与配套生活用地,以实现职住平衡发展。自"十二五"至今我国已开展多项临海工业建设,部分项目出现住宅闲置、用地低效问题。日本和新加坡是亚洲国家临海工业发展典范,在用地开发时序、用地布局、用地规模、住宅产品类型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文章总结日本及新加坡临海工业职住建设经验,梳理国内外临海工业配套建设特征,汲取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临海工业职住空间优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  相似文献   

3.
牛艳华  高倩倩 《山西建筑》2021,(5):20-21,55
基于居民通勤交通出行调查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就业—居住比、独立指数及平均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等指标,分析郑州市各分区的职住结构特征及职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郑州的职住空间关系整体呈现非平衡状态,城市各分区职住空间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上街区、金水区和惠济区的职住独立指数较高,具有相对较好的职住自足性;中原区、二七...  相似文献   

4.
基于职住平衡与通勤的苏州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平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平衡度指标、自足性指标以及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州市总体职住平衡处于合理范围,但由于苏州市的产业布局导致职住空间分异明显,随着城区一体化的发展,职住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优化苏州市职住平衡的建议,为苏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并制定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要求提供就近就业空间和机会,促进居住和就业适度平衡.针对上海中心城区,以街道为空间单元,提出职住空间匹配的动态测度方法,基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对于2000-2004年和2010-2013年两个时段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互分离的演化过程,由此导致职住空间匹配程度有所下降.研究指出,住房开发和产业转型分别影响上海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城市规划应当引导住房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时空协调,不断提升社区生活圈的职住空间匹配水平.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职住空间研究往往以单一数据为主,大数据的应用为更精细化、精准化地研究职住平衡带来了全新视角。文章发挥多源数据优势叠加效应,尝试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分析职住空间分布及其耦合关系的方法框架,以成都市为例,科学、合理地识别其职住空间的分布特征、通勤出行特征,建立职住空间的动态联系,并围绕职住用地比例、住房产品结构、公服设施供给和交通出行环境四大影响因素,探寻职住失衡的原因,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在县域城乡融合地区的流动特征是认识城乡关系的重要基础。以山东省高唐县、邹平县和诸城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基于空间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住分布特征和通勤交通特征。研究发现:县域城乡职住空间关系具有差异化特征,存在以县城为核心的单中心模式、以乡镇为核心的多中心模式和县城与乡镇相对均衡的模式,不同的空间模式反映了县域的社会经济组织关系,对通勤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以机动性为特征的个体化交通成为县域城乡通勤的主导交通方式,城乡公交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通勤需求,需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综合性交通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8.
韩国政府历来重视国土均衡开发,并在政策、规划等制度设计层面予以有效贯彻。以人均GDP进行衡量,在2000年前后,其国土空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在全国城市化率达到90%的情况下,首尔大都市区人口仍在快速增长,导致职住空间分布特征的急剧变化。本文梳理了1960年以来首尔大都市区人口总量的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在大都市区发展初期和中期,经济逐利是主要影响因素,快捷轨道交通极大地支撑了大都市区空间拓展和大都市区核心区就业岗位密度的提升,加剧了职住分离程度;在大都市区发展中后期,空间增长动力机制由初期的经济逐利向公共服务设施逐利过渡,受益于既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效应、人力资源及技术外溢等诸多条件,大都市区空间演进将遵循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在国土尺度上延续非均衡的极化发展模式。首尔大都市区案例研究对中国大都市区发展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于人口腹地较大的大都市区而言,试图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往往是低效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才是调控大都市区人口分布的核心抓手。  相似文献   

9.
京滨临海工业区是日本临海工业建设起步最早的区域,创建于明治后期,经历百余年发展,已成为日本最成熟的临海工业区之一,其发展过程亦是日本临海工业区发展的缩影。文章回顾了京滨临海工业区的发展建设历程,并评述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以期对我国临海工业区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职住空间关系分析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上海市域居民的就业地和居住地,获取了就业密度和通勤联系数据,从职住空间关系视角分析了上海9个郊区新城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就业密度识别就业密集区、计算各新城平均就业密度。随后,通过通勤联系分析各新城就业者来源地,划分了各新城就业势力范围。最后用独立指数计算各新城的职住平衡程度。研究发现上海郊区新城已成为郊区经济活动主要集聚区域,但各新城就业辐射范围仍主要集中在其所属行政辖区内,对所属区县以外地区的就业吸引力较弱。独立指数测算定量证实了上海郊区新城基本符合离开中心城越远,自身职住平衡程度越高的规律。其中,地处远郊而且独立指数较低的郊区新城其发展状况较为特殊,原因值得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运用多源大数据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园区职住空间关系的演变特征及作用机制。首先,运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园区员工居住地的分布情况,量化职住空间关系演变的特征。其次,运用百度地图API获取员工的通勤时距,并与周边住房供应的情况进行比对,采用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来验证住房与通勤各变量对职住空间关系演变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产业园区职住空间关系的演变是由就业机会、住房机会、通勤时间成本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园区产业转型使得园区内出现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变化,带来大规模的员工更替。而当城市更新未能在近域范围内同步提供新的住房机会,且轨道交通扩展了可接受通勤时间成本对应的空间范围时,职住空间关系可能发生剧变,形成“飞地”形式的“远距离轨道交通匹配”。最后,文章对产业园区的城市更新提出两点规划建议,一是更新中必须考虑在园区及其周边同步提供新的住房机会;二是必须关注轨道交通的作用,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能够较好地缓解职住空间关系进一步失衡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13.
职住平衡作为一项应对交通和其它城市问题的政策措施,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然而空间单元的选择对职住平衡的指标有很大的影响U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职住在空间上平衡的分布对职住联系的成效如何仍然值得研究。将手机信令和调查样本数据结合进行研究,为了避免空间单元尺度的随意性问题,采用浮动区法,根据最大相关性原则确定空间单元的尺度,以此为基础探讨职住空间分布,测度职住平衡与空间联系成效的关系。在保持空间单元尺度一致性的基础上,研究个体社会经济特征、职住平衡、建成环境和区位等多维度要素对职住空间联系成效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深圳市14个居住型城中村作 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城中村的通勤特 征,探讨其与就业的职住关系模式。研究发现, 城中村的通勤特征呈现出了显著的区位差异性: 从通勤距离看,城边村最长,城内村次之,城外 村最短;从通勤方向看,城内村和区位条件较好 的城边村具有较强的市中心指向,而城外村的 通勤多局限于外围区。结合深圳的就业空间布局 特征,研究归纳了不同区位城中村的职住关系模 式,分析职住空间错配的表现,进而提出优化职 住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不同区位的城 中村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引导政策,以及在城市中 心区外培育非工业类就业中心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天津、雄安一体化网络结构逐步呈现,必须及时有效地引导区域形成高效、互通、互补的发展空间。以北京外围新城区域为研究对象,以轨道交通为抓手,总结现状职住空间组织特征,并从用地功能、住房体系及交通衔接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钟烨  赵渺希 《城市规划》2019,43(1):100-108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住总量平衡,在城市多中心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居住—就业组合问题更为隐蔽,其负面影响也更为广泛而深刻。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整合居住人口、企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数据,开展广州城市职住人口分布、不同职业群体的交通特征及社会隔离、职住均衡度等多维分析。研究发现,广州职、住人口均集中于城市主城区和外围各中心地段;中心地段既是峰值人口密度分布地,也是多元融合区域,但以行业累计的职住失配程度也相对较大,呈现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相对于较低职业阶层人口,较高职业层级的人口主要集聚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城市主城区就业比重高而外围居住比重高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提炼广州职住匹配演化的社会分层空间模式。城市职住匹配的关键在于完善外围次级中心的就业吸纳能力和设施服务能力,一方面满足市民对于便捷交通、职住均衡的诉求,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多中心培育,从空间维度完善城市功能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从城市通勤行为和职住空间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揭示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土地利用和通勤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识别方法,研究了分区域的居民通勤距离和就业岗位通勤距离等指标,提出了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比校核手机信令数据的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结合苏州市综合交通模型对城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市域和市区的职住平衡关系;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苏州市通勤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都市圈职住空间不断分离,使得职住空间关系和就业可达性的话题越发受到决策者和政策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居住和就业功能的重要纽带,被认为是在既有职住空间格局基础上提升就业可达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城市职住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变化规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对改善就业可达性的影响。国际案例研究表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更加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选择和生活成本,增加其投入能明显提升就业率。相对于北美传统的职住空间分离模型,中国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因快速居住郊区化、新城与开发区建设等而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郊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可能将弱势群体置于更不利的境地。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下,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改善职住失衡局面的作用有所差异。恰当的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在既有城市职住格局的基础上提升就业可达性,平衡和优化职住空间关系,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生活状态,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城市职住分离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大数据分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出行和职住平衡特征。首先,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用户出行起讫点(OD),将获取的出行信息集计到各交通小区,从时间、距离和时耗方面分析各功能区的出行特征,并通过职住地识别算法获取用户居住/工作地,引入居住/工作独立性指数来衡量职住分离程度,结果显示各功能区的职住分离度均大于50%。其次,结合兴趣点(POI)数据对城市功能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密度与出行特征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显示回龙观地区的交通配套设施较少,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均最大。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改善建议,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设施配置以更好满足通勤出行需求及减少城市碳排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