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儿童医院的候诊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候诊空间的环境情感化要素,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归纳出空间情感化的表达因子。结合儿童在候诊时的心理及相对应的行为,探讨儿童医院候诊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候诊空间"第三场所"的表述,构筑异质化候诊空间及提升候诊空间正向多余度的设计改善手法,以期为候诊患儿构建更良好的空间体验,使其情绪得到更积极的引导,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空间是人类创造的,除了使用功能外,设计师的情感化表达通常会影响建筑的外形及内在空间形式。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著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几个代表性作品为例,从设计方法情感化、建筑本体情感化及空间环境情感化三个方面分析建筑的情感化表达。后现代主义设计颠覆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方法,它所表达出来的是人的情感:欲望、张力、刺激、变化。后现代的设计把物质化的建筑情感化、人性化,尽管后现代主义对规则不屑一顾,但它们还是形成独具一格的规则,即避开那些僵硬的线条和呆板的空间。扎哈·哈迪德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代表,她的设计没有僵硬呆板的线条以及索然无味的空间,而是用不可思议的元素将建筑描绘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概念图像。  相似文献   

3.
朱逊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9,27(11):12-14
环境艺术的审美是作为主体的人透过外在的形式表征,通过知觉、想象、情感和思考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对环境艺术特定的场所和空间的体验,是对作品的性质和意义的感性把握。环境艺术的审美趣味,作为评价感知各种审美属性的能力,是判断环境艺术能否在公共空间和生活经验中给人以美的愉悦与享受,得到生命和意义的升华,实现审美价值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中从公共空间情感化角度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探析,以唐纳德的情感三大层次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对城市空间情感化表达的论述,最后分析了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概念我们的设计试图建立个人意识与建筑空间之间的深度联系。借以传达空间艺术与其他艺术本源的相通。人的内在需要与人的外在体验促使人通过建筑空间、绘画或者音乐这些所谓的艺术来表达自我与世界。空间已不单单是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的产品设计强调以产品为中心的情感体验的设计,产品设计属于实用的设计,同时也是情感的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未必就是没有情感的设计。本文将具体阐述产品情感化设计对用户体验产生的影响,并进而做出分析,设计者要展示产品的内在魅力,关键就在于对产品设计的情感发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图书馆空间中The Experience Economy——"体验经济"的逐步渗透,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成为了图书馆除了文化价值之外的商品价值。如何体现文化与商业的"双赢","体验设计"的实施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让读者体验空间,得到精神、感官的多重共鸣,更深入地体验空间所表达的内在和外在意义,给读者呈现一个内涵丰富、服务优质、思想深邃的场所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审美评价的含义,其后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对审美要素和标准进行了研讨,包括整体和谐、环境宜人、形式美、逻辑性、情感与体验等方面。针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特殊性,还对其中审美的艺术转化、改扩建中新旧关系的审美评价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指出,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审美评价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它是动态的、多元的,也是可体验和可感知的。  相似文献   

9.
建筑审美是设计的体验旨向,建筑的可持续设计具有独特的自然意趣,可以使建筑具有多重审美内涵,给予人高远的生命体验。从建筑本体、空间感受、环境意象三个面向,结合实际案例,对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审美体验做出了理论性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为目的,以龙舟池为例,对其景观情感化现状进行体验和分析。阐述情感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上展开深究,提出龙舟池景观情感化设计在三个层面上的提升路径。同时,通过对龙舟池景观情感化设计的研究,以期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提升提供可能的依据和参考,让城市景观迸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应该将老年人的知觉、心理等情绪因素纳入考虑。本文基于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知觉体验特征分析,围绕养老建筑内的居住护理空间环境、色彩标识导向系统、空间材质等方面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特征的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帮助老年人有效认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增强老年人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控制与感知能力,进而为我国养老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完善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过渡空间是室内外环境衔接的区域,大学校园建筑内的过渡空间是整个教学空间序列里重要的一环,多数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上尽可能多地利用过渡空间来提升建筑的外观审美,营造过渡区域的空间韵律,对师生产生健康积极的环境体验。但实际的设计过程忽略了过渡空间产生的持续性影响,使空间内在的联系不够紧密,空间缺少吸引力。文章从过渡空间的延续性入手,将原本分散的区域联系成一个整体,向内外延伸的过渡区域由相邻空间共同使用,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通过视觉延续将具有识别特征的符号,设计到不同的过渡区域,利用场景记忆再现的方式,营造一个熟悉的场所,柔和的区域过渡,也让空间使用者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更为自然。  相似文献   

13.
办公室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办公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设计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还应探索构建能够满足工作人员心理需求的办公环境。办公空间设计日益多元化,重视员工精神需求的情感化设计已成为当下室内设计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解决空间情感化的问题,把室内设计与情感化相结合,为员工营造舒心的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日渐关注,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地下标识导向则是辅助人群认知地下空间环境重要导向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标识导向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各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设计的影响,提出改善城市地下空间导向标识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店面设计是消费者终端视觉体验实体,是品牌展示的精髓。在品牌林立的店面展示中无印良品,总以朴素优雅又不失格调的空间风格获得关注。无印良品别具一格的空间设计和舒适的体验感不仅是品牌视觉的呈现,也是品牌文化的体现,内在理念与外在吸引的一致性散发出品牌本身的魅力。文章试图通过对无印良品店面空间风格的"干净""素雅""细微之美"的特点来探析隐形在品牌背后的精神之魂——日本文化美学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申  王伟 《绿色环保建材》2020,(4):74-74,76
滑雪服务大厅是滑雪场中重要的建筑之一,是游客休憩、交流、餐饮等一系列活动的发生场所,游客在此应获得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精神上的平衡,因此空间情感化设计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情感化设计与空间的关系,并对滑雪服务大厅在基于人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情感层次上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希望在提高滑雪服务大厅空间的品质、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增强整个滑雪度假区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鞠伟  马兰 《华中建筑》2007,25(7):54-56
该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建筑空间中由"光元素"带来的审美体验,以及构成这种审美体验的思维特征和视知觉特点,为设计人性化建筑光环境提出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高校入口空间不仅是整个校园的肇始和开端,还是城市空间的枢纽与点缀。本文以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入口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大门前广场和大门建筑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从用地的地势地貌、前广场的内向性与外在性、活动场地的场所感与人性化以及大门建筑主体的穿行功能、安全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方面加以探索。思考了新校区入口空间如何在场所的适应性与文化的标识性等方面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并与老校区产生联系。利用当代空间环境设计的创作理念与设计手法,塑造出新环境中的高校入口空间。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与征服 生态是一种"自由",是物种群落依托环境条件下的自生演替和栖息漂移,是内在的秩序;历史上不同文化和自然条件下花园,更像是一种美丽的"征服",是人类在功能审美追求强加于"自由"上的外在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8)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早教,在这类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关注设计作品中的情感成分,采用跨界设计方式,关注使用者的感官体验(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将原有设计路径拓展到娱乐情感化设计、教育情感化设计和互动情感化设计,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在消费产品过程中自然地激发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结合智力开发环节,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产品以及产品相关属性成了传达或激发某种情感体验的载体,因此,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情感化体验设计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