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乡村民居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西部乡村民居的自发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根本问题。西部乡村地区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表现的更为严重,调研与测试结果显示,民居结构安全与室内热舒适是其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以建设绿色乡村民居为目标,结合实际建设项目,本文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西部乡村民居的发展与更新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佳 《山西建筑》2009,35(36):15-17
通过调研分析重庆地区干栏民居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以位于重庆渝中区的“十八梯”老街民居为例,探索旧区改造中的民居建筑的生存矛盾和可行的改造方式,以促进传统民居的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优秀民居的巨大价值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共识。与此同时,优秀民居因自然,特别是人为的因素急剧地遭到损毁。专家、学者们怀着迫切的心情到处疾呼:要珍惜,要保护!然而收效甚微,其症结何在?本文试以求索之。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国防前哨。拉萨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边防重镇。它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由于地处高原,空气稀薄缺氧,气候干躁,日照强烈,昼夜温差悬殊,在历代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下使拉萨的建筑群体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它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何研究和总结西藏建筑的特色,如何继存与发展西藏建筑的优秀传统,赋予社会的时代精神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阙龙开  毛中华 《四川建筑》2006,26(Z1):65-67
对西藏各地传统民居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并对各民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描述,通过分析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以及在其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民居建筑,让大家看到勤劳智慧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坚强不息、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李静  刘加平 《华中建筑》2008,26(3):29-31
该文以孟加拉国GB住宅项目为例,从建筑的层面介绍该项目在适宜技术和建材更新方面的情况,并结合西藏实际情况,提出和总结西藏传统民居在营建技术更新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于家村民居特色及其现状的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状况的建筑分别制定了保存、立面保护、整建和重建等四种更新策略,以保持石头古村落的传统特色,恢复村落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研究及走访调研,从功能、环境和建筑构件三个方面入手,解析古民居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对其改造的关键技术方法,以进行保护修复更新,以此来证实古民居修复保护的意义,从而为徽州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提供实践案例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生活居住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通过分析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形态和居住现状问题,从传统民居内部空间的功能置换和室内环境改善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适应性更新方法,以打造出高效、舒适、健康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0.
11.
西藏传统民居建筑环境色彩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平均高度为海拔4000m,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这里地势高峻,地域辽阔,山岭连绵,雪山重叠,属高寒气候。这里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尤其是藏北一年之中无夏季,只有漫长的冬季和春、秋季。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5月-10月,其它时节多风沙,气温寒冷。在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建筑的基本形式是“平顶碉房”建筑。  相似文献   

12.
秦岭南麓传统村落百年来极具地域适应性与文化生命力,但在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民居建筑的营建却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伴随现代建筑材料的普及,建筑技术的更新,民居建筑的功能提升总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此次研究基于秦岭南麓传统民居营建现存问题,就更新过程中空间布局与营建技术两个重点内容展开研究,推动秦岭南麓传统民居建筑营建更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民居与太阳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燕果 《华中建筑》1996,14(4):76-78
该文对西藏的环境及藏式民居的特点作了分析,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可行的设计对策,强调吸收旧式藏民居的合理内核,建设太阳能新民居的观点,介绍了被动式太阳房和特隆布蓄热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发展之快,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村与村、镇与镇之间“同质同构”的关系,正在向“异质异构”转变。传统民居集落必然会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所以从区域角度、结合村镇建设、正确把握其功能的更新,是传统民居集落保护与更新成功的关键。一、乡镇结构的转变和“乡村城市化”的误解1、从“同质同构”到“异质异构”1994年4月初传媒报导了这样一条信息:宁波邱二村兼并了两个邻村,江阴璜土镇的黄市村被并入镇办企业东阴第二合成化工厂,但仍保留村名,一篇名为《乡村结构面临挑战》的文章评论说:“传统农村的格局基本是平面的,村与村之间是同质的,……大家务农,不分轩辕,但自从有了乡镇工业,不过一二十年时间,就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表现为“村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村与村同质,平面结构的状态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5.
《建筑师》2016,(5)
本文在对云南元阳地区四个村寨的详细深入的测绘调研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测绘图纸与现场照片,对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建造体系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对哈尼民居的平面布局、建筑材料、各构成要素进行对比与总结。此外还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设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老青岛的市井符号,里院这一中西合璧的传统民居建筑正随着人群流失逐渐走向没落。文章以广兴里为例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的方法,依据建筑现状提供修复保护建议,如外立面及内部空间的修复等;同时依据史料及当代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新利用策略,如空间流线重组和院落空间再生等,融合纪念性与当代性,使广兴里成为里院记忆与延续的媒介,对探讨当下里院的深层价值及城市活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族传统民居"庄廓"是青海河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类型,该地区黄土地貌与高原严寒气候造就了庄廓民居厚重粗旷的地域特征,其中不乏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经验。研究以青海东部土族聚居地区自然与民族文化为基础,分析土族民居聚落特征,总结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地区自然地理和资源气候的生态适应性,结合土族新民居创作设计实践,从聚落规划、民族文化、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探讨土族传统民居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黄毅 《中外建筑》2002,(2):37-39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其传统民居特色,初步探讨了对古城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其传统民居特色,初步探讨了对古城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旅游发展中民居的更新改造,针对藏区稻城传统藏式民居的地域性自然及文化特征,本文提出以个体追求为主导,自下而上进行的自发式更新改造。其中,专业设计重在全面的思考与分析,适度的引导与限定,准确的定量与预估,协助个体进行功能与空间的优化配置。进而归纳实践中自发式更新具体在空间扩张、功能重组、物料选择及文化传承方面的方式,并结合稻城一民居改造项目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