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坦厂镇是皖西地区唯一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本文以皖西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对古镇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空间深度值、空间整合度、空间可理解度等一系列分析来解读古镇的空间形态特点,同时指出古镇空间形态与其所滨临的水系之间并没有形成滨水古镇所常见的密切互动关系。本文对这一形态形成的历史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为皖西地区滨水古镇空间形态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南古镇具有重要的景观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研究古镇空间活力有利于揭示人群的聚集规律,从而合理配置古镇功能业态,调控人流时空分布,优化居民与游客在古镇中的体验。文章以同里古镇为例,基于百度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经Arc 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后,对古镇工作日与周末典型时段的空间活力特征展开研究,发现古镇活力空间呈现出“东西双核成带、南北纵向延伸、周末西核三中心组团”的分布特征;同时,以滨水空间分布与旅游业态分布作为主要指标,探究影响古镇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发展下古镇景观动态保护、科学管理的优化策略,为江南古镇的景观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叶青  杨豪中  王伟 《华中建筑》2020,38(2):99-103
以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整体空间环境,用量化、质化的方法解析历史古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空间中的活跃度及密切度,探寻适应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包括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空间相关信息的叠加与整合,以及古镇经济发展,人与文化、空间、社会之间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罗芹 《安徽建筑》2023,(12):28-30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古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保护与优化古镇公共空间意义重大。文章将恩阳古镇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古镇内的公共空间类型、格局与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出古镇现阶段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少、空间特色丢失、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古镇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空间功能、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等措施,对恩阳古镇公共空间进行保护与优化,以期对存在同类型问题的古镇保护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原古镇典型代表的神垕镇,以盛产钧瓷闻名。通过对神垕古镇空间特质环境要素,以及古镇在空间层面上伴随着钧瓷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进程的解析,明确神垕古镇的主要研究内容。产业依托型的古镇具有不同于一般古镇的传统地方特性和内涵,对于承载着传统钧瓷产业发展与变迁的生产空间,应深入研究其历史价值,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产业依托型古镇在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涵博  胡强 《四川建材》2012,38(1):55-56
随着第五批国家历史名村名镇名单公布,古镇的旅游开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古镇街巷空间作为古镇意象的一个承载体,其空间尺度与功能关系则成为体现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关注点.本文从街巷尺度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古镇街巷空间意象的营造进行一定的探究,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对古镇街巷空间的高宽比、灰空间以及空间的多样性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归类与研究,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西碛口古镇是著名的晋商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与陕西省的交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街巷空间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本文以山西临县碛口古镇街巷为研究对象,针对碛口古镇的历史发展、街巷格局、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界面及建筑风貌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古镇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并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古镇街巷空间特色保护的相关对策,对碛口古镇风貌延续、城市特色营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黄龙溪古镇为例,研究古镇地域文化的形成机制,找到其地域文化与古镇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分析地域文化特点对于古镇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并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镇空间形态塑造理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不光只是做到其空间形态的复原,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其地域文化特色,将其作为文化精髓植根于古镇中,这样才能让古镇文化得到真正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因渡而兴的湖北古镇--监利周老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伯  董争俊  刘炜 《华中建筑》2005,23(3):155-158,163
周老嘴是座因古渡口而兴的湖北古镇,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政府的红色首府。该文以周老嘴古镇为研究对象,从古镇与街道的空间结构、街道界面与街道尺度等方面解读古镇的空间特色,并着重从天斗和挑檐两个方面探究古镇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京杭运河申遗的成功,其沿线相关文化遗产的梳理和保护、开发作为后申遗时代的重要工作已提上日程。柯桥古镇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相对完整的古镇风貌,目前已开展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本文试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古镇居民与游客两种人群的公共空间行为及公共空间使用方式的调查,得出局部空间改造和设计优化的策略,为柯桥古镇的保护开发与活力再造作一浅显研究。  相似文献   

11.
蔡新元 《安徽建筑》2024,(3):13-14+53
文章以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梳理社交媒体评论大数据,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网络评论数据分析,得到公众对于朱家角古镇区位特征、古镇地标空间、古镇景观资源、古镇运营与管理四个维度的感知评价。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明确海派水乡古镇特色、增设古镇空间标识性景观设计以及加强古镇生态绿色建设三点景观提升策略,为朱家角古镇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生态空间的适应性发展研究对空间生态安全、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空间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运河山东段的台儿庄古镇为例,在景观格局优化视角下,构建水环境生态空间适应性发展框架,提出实践研究思路及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ArcGIS软件对台儿庄古镇水环境生态空间的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运河沿线与龟汪、西塘湾、庙汪的交汇区域为极高敏感区,运河沿线景观绿带区域及古镇水巷区域为高敏感区,古镇商业性建设用地及北部、东部的民居区域属于中低敏感区,基于此构建水环境生态安全体系并划分水环境生态空间管控分区;2)台儿庄古镇下垫面径流量为0.828,应适度增加透水性材料,提高水环境系统的生态循环功能;3)增加古镇空间界面中的水环境景观,提升景观空间活力。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大运河沿线的古镇聚落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毛华松  吴旻栩  胡斌 《园林》2020,(11):50-55
对古镇景观空间内在文化理解的欠缺,造成古镇景观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文化表达破碎问题,导致了古镇空间文化感知度和原真性体验的降低,削弱了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精神的体现。景观叙事在叙事内容的解读、景观符号的塑造及情节序列的建构上,与古镇文化的空间表达具有良好适配性。本文结合景观叙事理论,以木洞镇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文化空间行为4方面解读古镇原型景观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表达,通过符号转译相关理论方法重塑木洞古镇的景观叙事符号。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游览路径、空间序列、文化行为3方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从空间景观和文化行为2个层面提出叙事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古镇文化资源表达破碎困境,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溪古镇作为川渝千年古镇,现有的街道已不能满足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如何更加科学、系统地对古镇的街巷空间进行更新与改造是目前古镇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对古镇现有的街巷空间进行梳理,建立古镇街道空间轴线模型。借助DepthmapX软件对街道的可达性、穿行度与可理解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现状资料与实地调研,提出了街道空间更新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未来古镇街道空间更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婺源县思口古镇水木兴盛,历经数百年,古镇风貌仍保存完好。该文以思口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从古镇地理位置、区位环境及形成因素出发,剖析了古镇新旧并存的空间形态与街巷格局,该文重点分析了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历史地段,总结其建筑类型、空间格局与营造特点,并对其中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徽派三雕技艺进行了研究,阐述自然环境对三雕发展的促进,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为今后赣地建筑的研究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暾 《福建建筑》2008,(3):5-7,10
江南水乡古镇中最富特色的传统共公共空间研究将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的水乡古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以周庄为例,从水乡古镇的历史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特色入手,总结了水乡古镇公共空间的分类与特征。同时,探讨了在旅游业发展之后,水乡公共空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宁波市慈城古镇3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行为变迁的研究,提炼古镇特有的"空间文化基因"类型,借助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法解析古镇全局整合度、全局深度和街网密度的构型特征,探讨古镇不同尺度的空间连通性和行为模式的耦合关系。在古镇开启旅游开发模式却未能很好地呈现活力的状况下,以空间治理为切入点,提出包含旅游、产业、居住多元融合的"运河社区共同体"理论,以期在当代为运河古镇实现可持续和创新治理模式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希腊米克诺斯镇在气候和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侧界面形成独特的街道空间特点。而四川盆地汉文化地区古镇街道空间具有中国南方特有的地域特征。随着近年来对四川古镇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将米克诺斯街道空间与四川古镇街道空间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建筑墙面、楼梯、阳台、植物等分析侧界面的异同。进而从中理解其中隐藏的不同文化与哲学意义,以地域文化为先导推动四川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弋杨  熊瑛 《城市建筑》2021,(12):87-90
随着国家对古镇保护的重视,对其外部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通古镇作为实际探索的案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知识,选取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几个指标对其外部公共空间进行量化评价,以期为元通古镇的规划建设提出参考性意见,同时也为此类古镇的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和对比.  相似文献   

20.
山地古镇由于其独特的地势环境、空间形体,无论是在选址布局、建筑风貌、三维交通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山地特征,它的存在构建了我国独特的山地文化价值,对于我国山地古镇空间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建筑和文化方面,也是城乡规划、旅游开发等的需要。以重庆北碚金刚碑古镇为例,从生态意识、人工与自然环境、山地空间层次、山地人居形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山地古镇的发展历史、规划保护思路、保护措施、空间格局塑造等,以期为我国山地古镇的空间重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