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数字化测量的技术特点,提出在三维电场定位原理基础上,依靠电阻抗模型的电势梯度进行工件几何尺寸测量的新方法。利用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定位极板参数的变化对电场均匀性和方向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重构模型与实物的最大偏差和尺寸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随机摆放的多类型工件进行分类识别和定位,提出一种基于连通域Blob分析与神经网络分类器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运用机器视觉技术,以Halcon软件为试验检测平台,通过Blob分析提取工件的特征信息实现定位,并且应用提前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多类型工件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模板匹配和定位算法,该多工件分类识别和定位方案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定位精度提升0.7 mm,识别和定位时间减少8.735 ms,具有更好的多工件识别定位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个用于FMS中的工件视觉识别系统的构成、工件视觉识别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机器视觉在生产加工装配中的定位问题,提出基于Vision Master和小步长天牛须算法的快速定位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圆拟合对图像进行ROI区域提取;采用Sobel算子对待定位图像进行边缘处理,并对定位工件建立数学模型;为抑制图像复杂背景的干扰,通过傅里叶正反变换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小步长天牛须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所提方法对不同型号、不同类别工件进行装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准确率达到98.57%以上,误差控制在1.5%以下,满足实际装配要求,可有效解决装配过程中定位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型工件视觉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是提高畸变校正准确率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图像分析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提出一种畸变控制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从网格模板图像中自动提取网格交叉点,按照行列对交叉点进行编号,实现图像畸变校正.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提取准确,校正精度高,能够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工件定位装置1常用的定位装置在对零件进行切削或装配等加工时,为保持其加工精度而采用定位装置,以使其保持在规定位置。这个定位装置因工件种类和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多种类型。在单品种大批量生产的场合,使用固定定位装置;而在零件尺寸或加工位置多变的场合,则需采...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关节工件组装生产过程中,工件种类多、产量大、人工分拣与装配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OpenCV视觉技术的机器人关节工件识别与定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工控机读取相机的工件图像,并进行图像灰度化、均值滤波、自适应阀值分割等图像预处理过程,得到二值化图像;其次,从二值化图像中提取出工件的轮廓,之...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械手对复杂工况下的工件进行自动抓取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改进SSD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配合多激光传感的方法,对堆叠情况下的工件进行快速精确定位。采用SSD算法融合多视窗检测方法,对视觉获取的RGB图片进行检测,获取工件水平位置信息;结合主动跟踪激光传感系统,获取工件表面的法向量,确定工件的空间位姿。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发了一套视觉与激光融合的工件定位抓取系统,并以非标零件为实验对象在堆叠情况下进行多组实验,在模拟车间自然光照环境下,工件识别率95.4%,平均耗时为40ms,工件识别的平均坐标偏差1.86mm,法向量平均偏差为1.39°,机器人抓取率为98.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准确,速度快,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机器人焊接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了人工焊接,并逐渐向着带有感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形状、尺寸一致的标准化工件的焊接,如筋板、连接件、冲压件、铸件等的焊接是焊接结构中常遇到的焊接问题,这类工件的特点是尺寸较小、形状一致且带有一些几何特征。针对该类工件开发了一套基于双色光源视觉的机器人焊接定位系统,图像处理算法采用焊接工件的初步定位和焊缝的精确定位两个步骤来实现,双色光源有效提高了识别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区分度,分步图像处理算法提高了定位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用淬火变形膨胀仪测定65Mn钢连续冷却相变组织及其临界冷速。结果表明,65Mn钢临界冷速为25℃/s,低于该冷速主要发生珠光体相变。65Mn钢大尺寸φ130 mm柱状试样淬火后组织性能研究发现,柱状试样半马氏体厚度为距表面7.5 mm左右。距表面距离大于10 mm时,组织为索氏体+少量马氏体+少量铁素体。距表面5~10 mm处冷速明显变小,硬度剧降,10 mm至心部硬度和冷速均匀。  相似文献   

11.
郝飞  陆云  位云成  袁刚  周秋果 《机床与液压》2014,42(14):156-161
小尺寸高精度测量和局部拼接成整体的思路是实现大尺寸机械零件视觉测量的有效方法,其中图像拼接是关键技术之一。为甑别选用合适的拼接算法,详细研读相关资料,对现有的算法进行了总结并归类;分析新近出现的一些方法的拼接流程。研究指出:图像拼接方法可以分为两大主类别,主类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多级子类。此外,一些新的方法也当归属于上述两大主类别。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松  周凯 《机床与液压》2016,44(4):106-108
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枯燥的零件识别、分拣等工作,利用Lab VIEW建立了具有机械视觉的识别系统。通过对工作区内零件进行图像采集、处理,甄别不同形体的零件以实现零件的分拣工作,可以极大促进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利用机器视觉结合三菱FX系列PLC设计了一套兼容多种产品自动分拣的系统,该系统是集上料、传送、检测、分拣、包装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小工件进行自动分拣,提高了小工件分拣的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生产的质量,减少人员的投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为同种类型的小工件分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着各种各样测量精密金属工件尺寸的方法,森精机美国公司(Mori Seiki USA Inc.)在2007年德国EMO展览会上又推出一种名为“Hydrogage”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闭环测量系统,它利用在量规(塞规)与工件之间流过的冷却液,通过测量冷却液离开塞规时流体阻力(或压力)的增大来检测工件尺寸。  相似文献   

15.
这种机械手与自动线的托盘配合,利用卡爪使工件定位,如图所示。淄板上装有卡爪,通过连杆与气缸相连。卡爪在后端时,由于弹簧作用,卡爪成张开状态,并随着气缸杆向前伸出。当淄板触及限位挡铁后。停止前进,活塞杆继续外伸,使爪部收拢,夹紧工件并使其定位。当活塞杆后退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卡爪张开,放开工件;活塞杆继续缩回,带动淄板一并后退复位。 本机构用于气缸实现前进、后退和夹紧、放松动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数控机床钢环套装圆形工件定位精度问题,对圆形工件测量定位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套装精度.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分析并确定圆形工件内部有效测量点分布位置,建立几何模型,选取测量方式.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以及几何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数字测量探头配合数控系统计算工件圆心坐标.与理论圆心坐标相比,测量圆心坐标误差小于0.2 mm,满...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点胶系统无法适应产品尺寸误差、生产效率低下、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工件自动识别的视觉点胶系统。首先,提取输入图像的HOG特征,通过已训练好的基于one-versus-one(OVO)的支持向量机获取工件类别信息,实现图像分割阈值的自适应选择;其次,自适应选择预设阈值指导图像分割、边缘检测,得到初步点胶路径;然后,利用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方法(LWLR)平滑初步点胶路径,降低因机械系统抖动而导致的系统损耗;最后,提取点胶路径关键控制点,减少路径插补计算量,在保证分割精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平滑路径,生成任意复杂点胶路径,执行点胶任务。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识别工件类别,同时,在保证分割精度前提下,有效平滑点胶路径,满足点胶系统的通用性、实时性、高精度性需求,延长了系统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造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检测技术提出高精度、高速度、低误差的要求,提出一套工件尺寸与划痕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OpenCV视觉库与工业相机,在适当的光源平台下运行,提取工件的轮廓尺寸和表面划痕,再利用相机标定参数求解出工件的实际尺寸。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算法比传统的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检测误差小,划痕检测十分精确。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搭建旋转平台视觉检测系统,采用张正友标定法获取相机参数,结合HALCON软件的Blob特征分析、几何定位、卡尺测量、边缘检测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冲压件外观识别与视觉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采集和在线处理目标图像来区分外观特征并获取位姿信息,其次在相机的外触发模式下由电机控制旋转平台运动从而完成动态检测,最后多次触发完成静态和动态的重复性实验并验证系统精度。经调试可实现平台的24h稳定运转,系统精度可达到0.04mm。实验表明在旋转状态下能实时并精确的区分外观,计算冲压件长度,宽度,角度及中心坐标,满足实际流水线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方孔翻边预加工小孔的形状尺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方孔翻边进行了工艺试验 ,提出了获得所需要的翻边高度且平齐一致的空心方孔件预加工小孔的形状、尺寸的方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