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舒雯 《中外建筑》2014,(9):102-103
计成和李渔都是明末时期的造园艺术家。两人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但造园理念及著作风格却存在很大的不同。本文从两人的生活经历——即时代背景、地理背景、生平交往、兴趣爱好及其他成就等入手,通过分析两者的不同点,指出个人生活经历对其造园风格的影响。对两人生活经历的比较研究,有助于理解两者造园理念上的差异,也有助于理解明末的总体造园风格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发轫于汉代的中国私家园林,在明清两代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我国著名的古代造园理论家——李渔生性巧慧,又博览名园、胸有丘壑,且有亲生实践。是一个多方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美学家,他在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构筑起虑周而精深的美学体系。他对造园艺术的特性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对造园的美学法则作了高度的概括,对加强园林审美功能的许多基本手法作了系统的研究,李渔在中国造园美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发端于汉代的中国私家园林,在明清两代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我国著名的古代造园理论家——李渔,生性巧慧,又博览名园、胸有丘壑,且有亲身实践,是一个多方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美学家,他在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构筑起虑周而精深的美学体系。他对造园艺术的特性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对造园的美学法则作了高度的概括,对加强园林审美功能的许多基本手法作了系统的研究,李渔在中国造园美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魏真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26):138-138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王家范  冯杰 《中国园林》1992,8(4):32-36
《闲情偶记》是清代园林建筑名家李渔的一部著名力作,其中的园林建筑美学观,之于活变,雅宜、化境、因地制宜、借景营造、因材施艺、利身巧饰、适用,工省、致韵等一系列园艺美学范畴,成为中国建筑美学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本文拟就其中“居室”、“器玩”二部所生发出的园林建筑美学思想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现代园林建筑工艺美术的创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造园艺术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黄凯 《建筑创作》2004,(2):20-25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两次主要的交流进行分析比较,再次解读上海松江方塔园所体现的传统观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后华 《山西建筑》2007,33(33):7-8
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做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并对藏族林卡的宗教化意境、不重山水的艺术特点、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使人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庄子莹 《福建建材》2011,(8):40-42,46
岭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三大地方风格之一。而清代的岭南私家园林又是岭南园林的精彩华章。它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采用连房博厦的手法组织庭院,使园林景色深藏不露。大胆借鉴西方园林特色,并结合地方特色多置奇石当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1.
李百浩  李彩  吴巍 《华中建筑》2008,26(8):197-201
该文根据袁枚本人的著作,从个性、交游、理论与实践几个方面研究了袁枚的园林创作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象袁枚这样自己买地,自己造园,自己改园,自己赏园,自己记园,长达半个世纪生活在自己所造的园林中,乃至把自己的父母、妻室、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社交活动、自己的墓地都放在自己亲手造成的园子中的文人造园家,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2.
造园小议     
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而各地有关部门也都大展手笔,新招迭出,大力开发本地区名胜古迹,以吸引中外游客,促使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绍兴作为文化历史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这项造福后代、利国利民的无烟工程,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已在多处进行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绍兴城市品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大好事。笔者在柯岩、吼山等地,游览观察之后,细细品味,觉得有些话想说,现在谈点看法。 开发园林造就景点,必须因地制宜j这是常识。要使中外游客百看不厌,除了风景洵美外,还必须具备历史文化的内涵与其地方渊源。在柯岩风景区的规划中也十分注重这一点,在主格调上下了工夫。其入口建筑是唐代风格,可以说是对历史的一点提示,石柱、石栏栅点出了柯岩石文化的渊源,但有部分栏杆及其节点过于纤细,失却其浑实厚重之材质感,不甚相宜。  相似文献   

13.
造园断想     
西洋的雕塑与绘画有着同样辉煌的地位。古希腊的三位雕塑大师米隆、菲狄亚斯和坡里克利特荣冠当时艺坛之首。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既是优秀的雕塑家,又是卓越的画家。后来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以及用洛克和洛可可都有雕塑与绘画作品传世。可以说,西洋的雕塑与绘画是同步发展的。而中国的雕塑与绘画却迥然不同,历代画家的名字与其作品光耀画史,而雕塑家却名不见经传。绘画家多为士大夫与文人,而雕塑家只是民间工匠。园林与盆景是与绘画同步的另一种特殊雕塑。可以说中国历代造园家的地位、艺术思想与手法,与其同时代的文人画家基本等  相似文献   

14.
胡鹏 《云南建材》2012,(11):20-21
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本文主要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中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造园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中、法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分别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而且,这两种园林风格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拿它们作比较,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点及它的造诣和局限。这对发展我国的造园艺术是不无裨益的。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依据的史料主 要为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一直与相对较为 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理解和表达 上的疏离。这在以陈从周的《说园》为代表 的“园林文学”中达到了一种契合:以文学 方式表述园林研究成果,亦将园林研究成 果文学化。其中影响广泛且重要的论断之 一就是关于“造园有法无式”的论断。本文 试图将之置于陈从周园林学术的视野之下 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7.
慢慢造园路     
花园建造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从最初的计划“做自己的花园设计师”,到花园基本建造完毕,其实快乐农妇和小木匠夫妇俩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并且都是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除了请一位当地的农民做一些夫妇俩做不来的力气活以外,大部分工作都是夫妇俩自己来完成的.很多时间园主夫妇边干边笑,戏谑自己是属小蜜蜂的,怎么干起活来总是不知疲倦.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并且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8.
秋水造园记     
秋水 《园林》2011,(6):22-27
我家的园子曾荒废多年。直到2010年3月,我无意中上到搜狐园艺论坛,惊讶于有这么一方天地。一篇篇地看帖子,又随之买了一本本花园书籍,也认识了不少痴迷的花友。一段时间的潜心学习,让我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自觉可以开始寻找能够理解我想法的专业设计师和园艺公司了。  相似文献   

19.
论明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作用与思想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中国园林自宋以来多为南胜于北,而江南园林更是其中翘楚.文章将明朝划分为三个时期,从所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各时期的造园作用的异同,如隐逸游观修身养亲农作等观念在不同时期各有取舍,探究明人的造园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造园于建筑     
池瑷 《园林》2006,(9):30-31
最早的空中花园(图1)是古巴比伦王为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居而兴建的,由奴隶转动机械装置从幼发拉底河抽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如今在高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中,城市人口剧增,土地资源紧张,建筑容积率居高不下,地面空间愈加狭小。作为园林绿化设计者应思考:如何让"花园"充实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减弱城市的拥挤、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建筑立面更生动和迷人等问题。我们应开拓新的设计思路,从"在建筑上造园"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过度拥挤的城市建筑上进行立体的生态景观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