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花4-1油田是我国第一个自营开发的深水油田。为了减少该油田修井作业次数,降低油田开发及维护费用,首次开展了双电潜泵完井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出了双电潜泵完井系统,并根据油田的油藏特点和配产数据进行了电潜泵相关的水下设备选择和电潜泵机组设计。现场应用表明,所设计的双电潜泵完井系统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采油周期,有效减少修井作业次数,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流花4-1油田是我国第1个基于深水开发模式采用水下生产设施开发的油田,其电潜泵驱动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距离长达15.5 km,给电潜泵远程控制提出了挑战。针对电潜泵远程控制带来的风险,开展了流花4-1油田水下电潜泵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和方案设计,最终选用PF7000型中压变频器控制系统成功解决了水下电潜泵长距离控制所面临的电机侧电压值偏离、电压变化率大、电机绝缘影响和输出电流谐振影响大等技术难题,实现了8口井水下双电潜泵一次性投运成功。远距离中压变频控制系统在流花4-1油田生产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可为我国海上其他油田水下电潜泵远程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流花16-2油田海底管道原油蜡沉积严重的问题,利用环道蜡沉积实验,研究了不同原油温度、流速、油流与管壁温度区间及长时间老化作用影响下的蜡沉积规律和蜡沉积物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溶解度、剪切剥离、老化等不同的机理和作用下,原油温度、流速、油流与管壁温度区间及长沉积时间老化作用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蜡沉积物质量、沉积速率、含蜡量和实际沉积蜡质量。尽管流花16-2原油为低凝、低黏、低含蜡原油,但其所在海域较低的水温仍可使管道发生严重的蜡沉积,因此建议在制定清蜡方案时考虑更短的清管周期,确保油田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海洋钻井作业中将钻屑排放到海床可显著降低钻井成本,但会导致钻井井场附近海床形成岩屑堆积体,进而会改变原有海床起伏趋势,从而给生产管汇水下安装带来安全隐患。基于岩屑颗粒受力分析,综合考虑岩屑性质(粒度分布、密度和球度)和海水性质(密度和黏度)对岩屑运移的影响,建立了返排岩屑堆积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返排岩屑堆积预测模型分析了流花16-2油田LH16-2-A1井岩屑堆积参数及岩屑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满足现场需求;当排量小于4 200 L/min、洋流速度小于0.1 m/s时形成岩屑堆积体距井口不足50 m,存在岩屑堆积体堵塞临井井口隐患,因此建议增大钻井液排量使岩屑运移距离增加,从而保障邻井井口安全。本文研究结果对钻井返排岩屑堆积参数预测及生产管汇设计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流花16-2油田海底管道原油在深水不保温输送过程中,管壁结蜡对管道全线总传热系数的变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室内环道蜡沉积实验建立流花16-2油田管道蜡沉积预测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条件下管道沿线结蜡速率及结蜡厚度的变化,并引入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概念对管道全线结蜡速率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在管壁结蜡层的保温作用下,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位置处的总传热系数迅速降低导致后管段油流温度升高,管道沿线蜡沉积速率峰值向管段末端移动;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管道全线结蜡区域逐渐扩大,导致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增大;根据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2 mm或管道全线总结蜡量10 m^3的沉积时间,推荐流花16-2海底管道清管周期为3~5 d,以保障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流花16-2油田海底管道原油蜡沉积严重的问题,利用环道蜡沉积实验,研究了不同原油温度、流速、油流与管壁温度区间及长时间老化作用影响下的蜡沉积规律和蜡沉积物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溶解度、剪切剥离、老化等不同的机理和作用下,原油温度、流速、油流与管壁温度区间及长沉积时间老化作用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蜡沉积物质量、沉积速率、含蜡量和实际沉积蜡质量。尽管流花16-2原油为低凝、低黏、低含蜡原油,但其所在海域较低的水温仍可使管道发生严重的蜡沉积,因此建议在制定清蜡方案时考虑更短的清管周期,确保油田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海洋钻井作业中将钻屑排放到海床可显著降低钻井成本,但会导致钻井井场附近海床形成岩屑堆积体,进而会改变原有海床起伏趋势,从而给生产管汇水下安装带来安全隐患。基于岩屑颗粒受力分析,综合考虑岩屑性质(粒度分布、密度和球度)和海水性质(密度和黏度)对岩屑运移的影响,建立了返排岩屑堆积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返排岩屑堆积预测模型分析了流花16-2油田LH16-2-A1井岩屑堆积参数及岩屑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满足现场需求;当排量小于4200L/min、洋流速度小于0.1m/s时形成岩屑堆积体距井口不足50m,存在岩屑堆积体堵塞临井井口隐患,因此建议增大钻井液排量使岩屑运移距离增加,从而保障邻井井口安全。本文研究结果对钻井返排岩屑堆积参数预测及生产管汇设计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海流花11-1油田试生产实践,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海洋油田试生产系统、油气水处理流程、主要设备及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
《石油机械》2015,(6):35-39
为了对新服役和维修后再役的水下采油树进行性能测试,对水下采油树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参照API相关标准及水下采油树工厂验收测试步骤,结合流花11-1油田水下采油树的特点,制定了一套水下采油树测试方法和流程。水下采油树测试项目包括:水下采油树本体测试、密封轴套测试、油管挂测试、采油树帽测试及采油树系统功能联合测试。测试过程中判断保压效果的标准是没有明显的泄漏,且在规定的保压时间内压降不应超过初始压力的3%。该测试方法的制定对于解决国内油田水下采油树的检测维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内水下生产系统及相关水下生产设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海上油田开发主要采用电潜泵举升方式,在前期研究设计阶段,准确预测整个开发周期内的电潜泵电量,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后期因电量问题造成的平台改造或者调整,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杨继明  苏峰  李波 《钻采工艺》2018,41(1):25-27
分支井技术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及提高油气开采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到海上油气田开发。针对流花4-1油田油藏地质情况及原油物性特点,为更大限度提高单井产能和经济效益,在水平井基础上布置一口水平分支井。两分支垂深相差2m,a分支水平产层段长781m,b分支水平产层段长1311m。文章主要
分析该双分支井施工难点,重点介绍了双分支井钻井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井身结构设计及优化、套管开窗技术、钻头及钻具组合设计及优化、钻井液设计等,可为今后国内海上油田实施和推广双分支井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渤海LD注聚油田在生产过程中,电潜泵内部及护网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导致电潜泵过载损坏,大量的检泵作业,影响油田生产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LD油田的堵塞油井的生产特征和堵塞电泵的生产工况特征,发现在堵塞后,油井产液下降,油压降低,流压上升,电潜泵电流会发生异常波动,电潜泵吸入口压力上升,形成了泵堵塞后的特征规律。在通过对检泵时取得的垢样进行成分分析,LD油田的堵泵垢样以聚合物胶团为主,同时还存在一定钙镁碳酸盐垢,以及一定的胶质沥青质有机垢。在筛选合适的化学解堵药剂后,对相关井实施了化学解堵,取得了明显的解除堵塞的效果,为类似注聚油田电泵堵塞井的治理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南海流花11-1油田试生产实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原油脱水包括电压和电场强度、破乳剂的筛选与作用时间、脱水温度、水位控制、工作压力、污油再处理、洗盐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和确定方法,并应用所选择的技术参数开展了针对性试验研究,效果较好,为全面开发建设油田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iv期成礁、早期暴露-溶蚀、 期成礁、中期暴露-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重心由内陆向海洋转移,作为海洋勘探开发的关键设备,水下采油树得以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油气开发。水下采油树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完成生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油气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测试工作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深入研究流花11-1油田水下采油树的基础上,研制了地面测试单元,并开发了其监控系统。结果表明:该地面测试单元能准确测试水下采油树的各种状况,保证了水下采油树运行的安全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流花11-1-24C3ST02 大位移延伸井的?177.8 mm尾管下到预定深度,采取了5项主要技术措施:(1)?215.9 mm井段中采用了随钻扩眼技术;(2)?215.9 mm井段中采用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3)首次应用了?177.8 mm尾管漂浮技术;(4)首次应用了钻柱旋转头;(5)在?177.8 mm尾管送入钻柱中使用了32柱加重钻杆。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实施,成功地实现了作业目标,为流花油田今后更高难度的大位移延伸井?177.8 mm尾管下入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砂岩油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B1和B3层进行了速敏性、盐敏性、酸敏性、碱酸性、温度敏感性以及应力敏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油田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潜泵电动潜油离心泵简称为电潜泵,是一种高效的机械采油设备,有泵效高、排量选择范围大、地面设备占地面积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能很好地满足海上、陆地油田的开发生产特点,在海上及海外陆地油田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油田电潜泵机组落井的主要原因,详细规划了打捞落井电潜泵机组的整体思路,制定了相应打捞技术手段,并选用了油田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打捞落井电潜泵机组的典型案例进行对应分析,为今后类似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环空携岩需要,使井眼得到充分净化,开展了泥浆泵设备能力分析研究。根据钻井水力学理论,在各井段最小排量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泥浆泵泵压、泵功率预测模型。依据该预测模型和流花油田B3ERW4超大位移井的实际钻井情况,计算得出了各井段满足携岩需要的泥浆泵泵压和泵功率,并对流花LH11-1油田的实际泥浆泵设备能力进行了校核。研究结果表明,目前Nan Hai Tiao Zhan号钻机所配备的12-P-160型泥浆泵不能满足超大位移井的井眼净化要求,同时该研究也为进一步合理选配泥浆泵设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