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2B盘条在经拉拔后表面出现横向裂纹及脆断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节奏,为了减少脆断的发生,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脆断的82B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脆断样局部表面有块状碳化物及网状渗碳体等异常组织存在,并且裂纹源位于异常组织处,试样纵断面上有大型C类和少量B类保护渣类夹杂物,故表明这种脆断主要是由连铸卷渣造成铸坯表面局部增碳从而大量析出网状渗碳体引起的。通过控制连铸加渣均匀性、浸入式水口合理的插入深度及采用恒拉速浇注、钢水液面稳定等手段来稳定连铸操作,减少卷渣产生的钢坯表面局部增碳现象,有效地减少了脆性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网状渗碳体级别与盘条及连铸坯中心碳偏析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铸坯中心偏析的关键连铸参数。结果表明:盘条中偏析比超过1.20就会有网状渗碳体形成;连铸坯中碳偏析指数大于1.16,盘条中就会出现超标的网状渗碳体。降低过热度,降低拉速,增大二冷水比水量,可以有效地降低铸坯中心偏析。通过工艺调整,铸坯中心平均碳偏析指数由1.13降低为1.08,网状渗碳体判次比例由2.0%降低为0.8%。  相似文献   

3.
孙晓鹏 《山西冶金》2023,(6):146-147+153
介绍了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轧钢厂轧制SWRH82B的生产经验,对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原因探究发现,铸坯存在偏析和轧制过程中的风冷能力不足是产生网状渗碳体的根本原因。通过工艺优化,投入末端电磁搅拌技术、降低连铸过热度和增加轧后冷却能力,网碳比例和严重程度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通对SWRH82B预应力钢丝用热轧盘条拉断试样进行理化分析并自查炼轧钢工艺,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网状渗碳体的产生原因,通过风冷工艺改进,有效地解决了82B热轧盘条心部产生网状渗碳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钢技术》2009,52(2)
82B盘条是生产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PC钢丝和PC钢绞线的主要原料。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质量缺陷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82B盘条表面最常见的缺陷是折叠。内部最常见的缺陷是中心网状渗碳体,其次为边部局部增碳,这两者对82B盘条拉拔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6.
SWRH82B盘条试样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对SWRH 82B盘条试样的分析,发现试样中心碳含量高、存在脆性相—网状渗碳体是造成82B断裂的主要原因,而试样中心碳含量高的根本原因是连铸坯存在严重的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7.
王冠  郑万  许博 《炼钢》2023,(2):62-67
针对50钢200 mm厚连铸坯轧制钢板的严重表面龟裂(发生率7.92%)问题,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表面龟裂的形貌、分布、成分等特征。结果表明,表面龟裂随机出现在钢板上,宽度方向上表面龟裂没有固定位置,裂纹深度较浅,两边呈现高亮度组织和氧化原点特征,光谱分析显示裂纹处碳含量比基体高,增碳质量分数0.2%~0.3%。分析认为,连铸过程中铸坯局部增碳,在加热、粗轧过程中热塑性不均匀而导致裂纹及明显的高温氧化特征。根据连铸保护渣增碳机理,优化了结晶器渣线调整模式、铸坯拉速、水口形状、结晶器保护渣成分等连铸工艺参数,有效降低了连铸坯表面局部增碳及钢板龟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表面横裂的现象,通过试样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得出表面横裂产生的原因是盘条表面增碳,使盘条近表面形成网状碳化物和块状碳化物异常组织,盘条拉拔变形时在异常组织处形成微裂纹,微裂纹扩展、合并形成宏观裂纹,产生横裂。认为连铸过程中保护渣卷入铸坯是形成盘条表面局部增碳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热轧盘条和连铸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以及化学成分检验,研究了高碳热轧盘条组织与连铸坯凝固偏析的关系。结果表明:碳、锰严重偏析是导致高强度预应力盘条中偏析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偏析带组织为非索氏体,其强度高,塑性差,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和孔洞;连铸坯的偏析会直接遗传给热轧盘条,严重影响热轧盘条的组织和性能。因此,针对连铸坯偏析的遗传性,制定了改进措施,经生产证明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碳钢SWRH82B(0.81%C)盘条用于生产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其中网状碳化物是造成冷拔断裂的重要原因。试验了该钢150 mmn×150 mm铸坯堆垛缓冷时间(0~48 h)对铸坯碳偏析和φ12.5 mm盘条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空冷时的铸坯中碳含量的差值为0.116%,堆垛缓冷12,24,36,48 h后碳含量差值分别降至0.088%,0.080%,0.075%和0.076%,盘条中网状碳化物也相应降低;SWRH82B钢150 mm×150 mm连铸坯堆垛缓冷24 h,可以满足盘条冷拉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SWRH82B小方坯质量评价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SWRH82B小方坯内部和表面质量,中心碳偏析、中心缩孔和连铸坯表面卷渣对盘条的拉拔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了小方坯质量的改进措施.在目前的工艺装备下,合理的二冷制度是获得高质量连铸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比水量为0.7 L/kg对于改善中心偏析和缩孔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2.
A solidification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of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wa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or 82B high carbon steel with the section size of 150mm ?? 150mm in a domestic steel plant. Taking solidification ratio fs=0. 7-0. 8 of the billet as the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final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FEMS), the most suitable position of FEMS was determined at 6. 59-6. 79m distance from meniscus with the variation of superheat from 20?? to 40?? according to numeric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production site, the final-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was installed at the position of 6. 73m distance from meniscus and industrial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FE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billet and wire rod is improv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FEMS. For billet, the average carbon segregation index decreases from 1. 05 to 0. 99, the maximum carbon segregation index decreases from 1. 12 to 1. 05, and the central equiaxed crystal ratio increases from 36% to 39%. For wire rod, the central segregation grade decreases from 2. 5 to 1. 5 and the network cementite grade decreases from 4 to 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Φ12.5 mm SWRH82B钢(/%:0.80C、0.74Mn、0.22Si、0.013P、0.008S)盘条笔尖状断口形成的原因和断裂机理,得出中心碳偏析和网状渗碳体是产生笔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120 t转炉终点[C]≥0.20%,LF精炼过程控制[C]0.79%~0.81%,150 mm×150 mm方坯连铸时控制钢水过热度≤25℃,拉坯速度1.5m/min,弱二冷比水量0.30~0.45 L/kg,结晶器末端电磁搅拌3.5 Hz,300 A,控制终轧温度900~930℃,吐丝温度~750℃,冷却速度~5℃/min,使铸坯平均碳偏析指数由原来1.15降至1.08,等轴晶由20%提高至35%,索氏体率由85%提高至90%,网状降到2级以下,笔尖状断口率由原来的20%降至3%。  相似文献   

14.
张洪波  彭国仲 《炼钢》1999,15(4):22-24,32
分析了方坯连铸直面结晶器的工艺缺陷及曲面结晶器的工艺效果,探讨了曲面结晶器横截面的设计与选择,确定了我故土丕和对结晶器横截面形状设计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方坯连铸的经济断面。  相似文献   

15.
某预应力钢丝生产厂在使用Φ12.5 mm的77MnCr盘条生产Φ7.0 mm的螺旋肋预应力钢丝时,常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针对该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77MnCr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笔尖状断口的断裂试样进行了系统检测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试样中心部位存在的“V”形裂纹是造成盘条在拉拔过程中产生断裂的裂纹源.经分析得出V形裂纹的形成与盘条心部存在的网状渗碳体有关,而网状渗碳体的产生与连铸坯中心偏析,尤其是碳偏析和盘条轧制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SWKH82B盘条表面出现翘皮缺陷的问题,利用金相分析明确了缺陷的来源,并通过调查连铸坯表面质量和连铸工艺,找出了翘皮缺陷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盘条翘皮部位存在较严重的脱碳,说明缺陷来源于连铸坯;小方坯角部过冷导致出现角部横裂纹,在轧制过程裂纹未能消除而形成翘皮;通过调整二冷水量和加强二冷水管理,消除了此类缺陷。  相似文献   

17.
冷轧镀锌板表面夹杂缺陷研究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马钢CSP冷轧镀锌板表面缺陷,得出其表面缺陷源于保护渣、脱氧产物和耐火材料所引起夹杂的结论。为此,有针对性地调整了精炼吹氩和喂丝量,改进了连铸过程对钢液的保护,进一步规范了连铸换包和加保护渣操作,并把结晶器窄面倒锥度调整为1.2%、铸坯厚度从72 mm调整为90 mm。上述措施实施后,冷轧镀锌产品表面缺陷得到有效控制,表面缺陷从调整前9.97%下降到2.59%。  相似文献   

18.
李东辉 《中国冶金》2015,25(3):18-21
通过对造成小方坯表面夹渣缺陷的成因及其对铸坯质量影响的分析,确定质量缺陷评判函数。在表面夹渣严重程度与缺陷的原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依据各工艺参数对小方坯表面夹渣质量缺陷的影响程度及生产经验,对评判函数中的权重提供了动态分配方案。以生产厂小方坯连铸机的实际生产为样本,收集连铸生产工艺参数,对小方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判定情况进行对比验证。数据结果表明,模型判定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基本吻合,达到了预报和分析连铸坯质量的目的,生产厂小方坯表面夹渣缺陷在线质量预报显示,预报的准确率超过预期目标值。结合判定实例,分析生产厂小方坯表面夹渣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唐钢1 580生产线生产石油套管用钢J55的工艺流程、产品成分性能及钢卷表面出现翘皮缺陷的现象。对连铸坯质量、粗轧立辊轧制力、热卷箱模式等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认为J55出现翘皮缺陷是由于连铸坯表面存在角裂纹,在经粗轧立辊轧制后进一步加重产生的。而连铸坯角裂缺陷的产生与连铸拉速的波动及铌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晶界析出有关。提出了加强对二冷喷嘴的检查维护力度,保证铸坯宽度方向温度均匀分布;提高铸坯矫直前温度和钢中钛含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