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通过分析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阐述了建立红树林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并以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途径和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以期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红树林湿地生态资源的目的,实现红树林湿地公园在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上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城市后花园”的美称,是城市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储藏地。城市湿地具有其他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利用方式,因此,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研究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对策,并就当前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秀竹  高玲 《山西建筑》2008,34(5):343-344
对湿地的定义及<湿地公约>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探讨了建设城市湿地的意义,研究了东营市明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及功能分区,以达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国家住建部颁布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提出"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导全国的湿地保护开发工作。之后多地建立起了湿地公园。但是,纵观全国的湿地公园,做的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多数公园在保护方面做的不错,但是在开发方面却做得不好,一般只是赋予简单的科普、教育等功能。这样造成公园的运营主要靠财政拨款,多数公园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最终也影响到湿地的整体保护。可以说,目前我们就是在"合理利用"方面做得相当不够。本文以乌海龙游湾湿地公园的设计过程为例,希望阐明,湿地公园的设计应该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应该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来带动开发,以开发来促进保护,以市场化手段运营,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内的湿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香港湿地公园是在城市区域内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一个成功范例。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介绍,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因素,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湿地资源及湿地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阐述了城市近郊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及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部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外部的协同发展为研究契机,探讨带状河流型湿地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关系和以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四带"协同发展的总体策略,为带状河流型湿地公园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同时详细阐述了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河道生态恢复、河岸带生态修复、湿地内外协同发展的项目策划和配套建设的方案,实现以湿地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国内外湿地公园概况,阐述了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及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胶州湾湿地保护的严峻现状以及在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胶州湾湿地的保护措施与建议,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制订胶州湾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法规与规划,对胶州湾湿地的重要区域进行湿地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拟建的江阴市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出发,解释了国家湿地公园的性质作用,分析了江阴市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重点从三方面阐述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湿地公园各级保护范围的划分;与周边发展、用地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协调;以及建立更为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通过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是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的最高准则,各省实施的湿地保护条例没有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条款,亦无专门立法。中国现有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立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立法层级不高;《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大多是宏观性规定,条文含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和定义不清,地方保护制度缺位;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有效保护和治理,应当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立法规范;地方立法应当因地制宜定实施细则;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应当"因园制法"和"一园一办法";立法应当明确破坏城市湿地公园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六大功能和城市湿地遭到破坏的三大主因,总结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熊瑶 《山西建筑》2007,33(31):345-346
介绍了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中国湿地资源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规划场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现状问题,确定什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建设、动植物保护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及海绵体构建等策略,以期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与社会环境价值,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熙 《城市建筑》2014,(9):284-284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形成了保护、科普、休闲等多功能融合。本文以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提升为例,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金莹莹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3,(12):110-114
该文以武汉市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相关资料,分析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与武汉市及东湖风景区的关系,阐述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式。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的特性,并分别从植被、湖岸带、水环境及人工设施等方面分析探讨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营建分析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的探索,为完善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提供指导策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山东省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建议在规划与管理层面明确管理机制和规划导引对选定建设的地域,尽快依法取得土地资源权属、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长远保护和发展规划、建设基本的旅游设施;在详细设计层面应以滞留利用雨水、保护原生环境、植被多样化和乡土化、水岸处理自然化以及设施建造生态化等措施作为综合的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湿地公园的保护对稳定绿洲、保护生物多样性、构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的湿地科学调查为基础,分析干旱区湿地公园的特征,探讨湿地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出协调城乡规划、协调水资源分配、科学划定湿地边界及保护分区、低扰动展示利用等对策。并结合天山北坡的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实际研究,解决其面临的生态缺水、城市建设威胁、农业生产干扰、生境破碎化等问题,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所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为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现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存在概念不明确,综合利用难度大,很难从舆论上了解湿地对人的害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尽可能避免今后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误导和错误,对有关概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但必要的疑问和思考。由于湿地概念和湿地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湿地综合利用中的困难,湿地问题及综合利用的思考和研究将是一个复杂好、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设计》2009,(4):150-15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齐名,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目内难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是一类兼有物种及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的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1]。本文结合成都北湖湿地公园景观修复与再生的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资源,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规划、改造和建设,恢复其生态系统,突出其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将北湖湿地公园建成集生态保育、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湿地科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