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已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提高风景资源保护利用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在梳理生态敏感性评价内涵及对象的基础上,结合山岳型和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案例和应用实践,探索归纳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总结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余焱 《重庆建筑》2011,10(5):7-10
文章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于GIS矢量叠加功能,采用加权叠加法,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加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朱霞  郑越 《华中建筑》2021,(2):80-85
从阐述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出发,评析国内外风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以典型山岳型风景区——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适用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从人文、自然多角度测定生态敏感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现状和特征,提出本风景区森林景观生态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森林生态建设的规划树种。并指出森林生态规划对风景区建设具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景名胜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特征,通过对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两方面的综合考虑,从地形地貌、土地覆盖、水热状况三方面选择了9个评价因子,建立资源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专题地图的编制规范,绘制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质量等级评价图。  相似文献   

6.
狼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通市城南6公里处,是江苏省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规划面积5.119平方公里。风景区内,自东而西、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一线排开,绵延3.6公里。其东北、尚有南通著名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的纪念性公园——啬园,具有众多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江海平原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国泰 《中国园林》2007,23(4):9-12
风景名胜遗产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它却面临着破坏性开发建设的威胁。根据遗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立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系统,设立遗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科学体系,规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区控制性详规和景点修建性详规的规划系统并建立遗产资源管理规划体系,通过战略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管理过程的反馈控制达到预警目的,确保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无误,达到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 《规划师》2005,21(5):39-42
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存在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造景点过多的问题,需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重视规划,强化管理,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原则,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开展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新崛起的风景名胜区被视为经营旅游业的空间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规划与保护问题已引起广泛的讨论和研究。理论界的剖析主要屯足于风景名胜资源本身和合理发展旅游业两方面,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且日趋重要的方面——居民社会对风景名胜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11.
在剖析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现状概况、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华麓区控制性规划的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并重点从功能结构、空间布局、文物保护、景观绿地系统、旅游组织、指标控制等方面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规划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最后给出了规划的实施措施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景名胜区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探讨。该文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和规划的有关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以于交流。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闾山的林木花草资源丰富,品种多,面积大,随山就势,错落有致,构成了风貌奇妙迥异的森林之海。山脚下有大面积梨园,阳春之时,梨花盛开,花香四溢,浸人心脾,此乃闾山—大奇景—“香雪海”;青寺岩周围,被数平方公里的枫树覆盖,深秋季节,枫叶如丹,红似残阳;龙宝峪有大面积的葡萄园,藤儿青青,硕果累累,别有一番田园诗意。阊山古松的奇特风姿,更令游人驻足玩味,有乾隆皇帝加封的云巢松、将军松,也有因形而得名的迎宾松、可怜松、正直松、母子松、石抱松、平顶松、姐妹松、卧龙松、长臂松等,霍霍充满生气。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城市建设技术政策要点”中第八条提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好风景名胜。”这一提法很好,比较确切。因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要用人工去建设的;而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古迹,是大自然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能再去建设,而是需要把  相似文献   

16.
盘山风景名胜区在天津市蓟县城西12km处,地处京、津、唐、承四大城市腹地,铁路、公路在其西、南部通过,交通便捷。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地质构造使盘山峰奇石怪,多悬崖峭壁,山势雄伟壮观。古往今来,盘山以其三盘之胜(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闻名遐尔。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景区灾后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的技术路线,并从旅游服务设施、居民点、道路交通、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灾后重建恢复的策略,旨在促进风景名胜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张国强、贾建中先生主编的《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次印刷。该书是配合《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实施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性工具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风景导论、风景区规划指南和风景区专论三章,主要解决风景规划是什么,风景规划应该做什么和风景规划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较典型的16个风景区规划的实例,旨在用实例的形式进一步阐明上述问题,同时亦可作为编制风景区规划的范例,以使初涉风景区规划的人员有本可依。该书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  相似文献   

19.
梁发  姚崇怀  刘洁 《中国园林》2012,28(1):113-117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被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生境的调查、植被的调查、植被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区生境条件和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群落—物种的一体化规划策略和方法,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内涵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城市型风景区)概念体现的是风景区的区位属性,反映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是相互毗邻或交错,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是同时具备风景区的自然生态形态与城市人文社会形态特征共存的特殊地区.城市型风景区与城市关系区位关系一般包含:与城市相融、相邻、相伴或相融、相伴并存,城景空间关系从侧面反映了风景区和城市建设互动的过程,即从相互独立到相辅相成、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