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室外环境全方位的无障碍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目前对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但普遍认识还不够。无障碍设计除残疾人专用坡道外,还应包括地面、车库与停车场、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下面就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1 坡 道  坡道是无障碍设计中的重点。坡道材料一般有木头、金属和混凝土。其中以金属与木头建造坡道,容易拆装。木头要进行防腐、防火处理。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且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寒冷地区,为避免冬天积雪打滑,可在坡道上加雨蓬,或在坡道内部装上…  相似文献   

2.
浅谈室外环境全方位的无障碍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障碍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表现,体现了对广大老年人、残疾人的关爱。但目前人们以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认识还不够。因此文章从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①坡道,②车库与停车场,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④休息设施与标志物,⑤绿化,⑥地面,⑦噪音。这对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改善无障碍设施的必要性,基于使用者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从盲道与坡道两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街口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法,为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性。  相似文献   

4.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相似文献   

5.
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意味着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随着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增加了农村地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增加了城市绿地、历史文物、加油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无障碍等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内容;扩大了建筑类型以及无障碍设施的类型;对坡道扶手设置、缘石坡道起始处与地面高差等细节部分进行了调整,使无障碍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通过对南宁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调查,发现南宁市无障碍设施存在社会对残疾人及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够重视、无障碍设施使用频率低、设计不科学、缺乏监管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取北京市4座商业建筑,对其无障碍设施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标识系统、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同时跟踪观察了残障人士和推婴儿车的父母在商业建筑中的行为流线、使用区域,以期探讨弱势群体对于商业空间的诉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北京市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的现状与问题点,为今后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面防滑性能是防止残疾人、老年人跌倒伤害的重要设计要素,主要指标包括摩擦系数、抗滑值等。在无障碍视角下,应针对轮椅通行研究地面的防滑性能关键指标。基于国内外标准和文献分析,改进设计并开展建筑木地面无障碍防滑性能人类工效学实验,得出了以摩擦系数表征的水平木地面的推荐关键设计指标,并发现木地板不适于作为坡道面层防滑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园林能真正成为满足各种类型游人需要的全民性园林,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初步建立了9项一级要素、60项二级要素的园林无障碍环境要素体系,并通过对北京市内5个不同类型公园的问卷调查,对各个要素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级要素中无障碍厕所和出入口的重要性最高,休息设施的综合满意度最高.二级要素中防滑处理重要性最高,无障碍厕所满意度最高.总结北京园林中无障碍建设现状,讨论未来建设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在即,为支撑国际高端赛事体育场馆无障碍环境营造,通过分析国内外通用规范和赛事指南的设计参数要求及空间关系,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无障碍核心空间展开研究,按无障碍流线分别对停车场、建筑出入口与门厅、通道和门、坡道、电梯、座席、卫生间等空间的设计理念、空间尺度和设备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推动我国体育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落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及提升地铁站厅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选取广州市内6个具代表性的站厅,运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站厅室内空间尺度及装修、功能组织及流线设计、信息指示及便民设施、物理环境开展研究。问卷调查为本研究的主要手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知:乘客使用频率与多数评价指标显著相关;非换乘站使用者较关注信息指示及便民设施,换乘站使用者更多关注功能及流线设计;使用者对绿化小品等景观及便民设施满意度较低。归纳出目前地铁站厅存在问题,并对日后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武汉市地铁二号线宝通寺站A出入口为例,研究了换乘类地铁出入口的外部空间设计特点。分别从地铁出入口的外部设计、场地布置、绿化维护、配套设施、交通要素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的方式,探讨地铁出入口各项指标人群的使用现状和满意程度,同时归纳使用评价与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对武汉日益发展的地铁建设及地铁口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州珠江新城和深圳福田中心区进行调查与研究,从效率与舒适2个维度,构建CBD步行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及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福田中心区步行效率较高,珠江新城步行舒适度较好。结合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对比评价结果,得出影响CBD步行环境质量的3个主要空间形态因素:园林绿化结构、公共交通布局、路网街区形态。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03,(10)
城门头下沉式交通广场位于佛山市中心区,由五条城市主干道交汇而成,占地12 000m2。项目实施前,此处交通矛盾异常突出,常规高架桥或地下过道都无法妥善解决中心区高密度建筑环境中的人车分流问题,更难以形成一个舒适的步行环境。规划将“交通特征、景观条件”及“使用管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并考虑到平面形状、尺度对广场建筑物立面及出入口的影响、不利因素以及抗震防灾性等多项指标。规划构思的另—个特点是强调对广场使用者——人的充分照顾的原则,广场与周围城市道路均有平缓宽敞的坡道相连,无论是广大骑车者还是伤残人士均可方便地使…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无障碍建设法规执行状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无障碍环境立法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众多无障碍法规缺乏执行力的问题,限制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落实和推广。本文关注于无障碍法规的执行力问题,以国内首部无障碍设施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为基准,对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发现:以商业类设施和地铁类设施为代表的新建建筑比老建筑的无障碍建设情况要好;坡道、盲道、升降装置等设施的建设情况要明显好于警示标识、安全扶手、低位装置等设施;《条例》中的条款不够细致和全面,造成了在建设和验收环节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而盲道被不合理占用等情况暴露出公众无障碍意识和知识缺乏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无障碍法规的监督与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使用者对城市公园的满意度能影响公园使用及公园综合效益的发挥。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青年人、中年人与老年人对上海15座城市公园中41项分项的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利用线性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等方法,识别影响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总体说来,老年人对公园设施与环境的要求更高,影响老年人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因素最多;青年人更关注公园景色;中年人更关注公园设施。对于全体使用者,水面宽敞程度、公园总体卫生状况、总体噪声状况、广场拥挤状况、标识牌、园路整洁程度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公园总体满意度。不同年龄组对园路长度、园路拥挤程度、广场上的座椅数量、广场拥挤程度等分项满意度差别较大。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城市公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营造宽敞水面与宜人绿化环境,加强公园噪声分区管理与改善卫生状况,并加强免费儿童游戏设施、免费健身设施、餐厅/茶室、遮阳/避雨设施的配置。同时应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年龄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问卷调查了宜昌市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并用Excel和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无障碍设施在数量、质量以及小区的建设与分布存在较大问题;无障碍设施质量、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公园、广场、步行街等3项与无障碍设施的总体满意度关联最大。市民对宜昌市无障碍设施整体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其因在于,宜昌市无障碍设施在居住区、城市道路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基此,文章结合实地调查,提出改善宜昌市无障碍设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推进无障碍市、县创建工作。本文通过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的总体情况和评价指标的深入研究,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所涉及的各类工程,从管理效能、建设效果、满意度层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给出指标权重,设置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具有科学性、完整性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市县评选工作提供评价方法和思路,为下一步推广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国际无障碍建设与标准比较 北京2008年第13届残奥会将使用国家体育场等20个场馆、清华大学体育馆等20个训练场馆,以及残奥村和残奥会总部饭店等定点饭店、定点医院、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首都机场、北京火车站等设施,这些建筑都需要无障碍设施的新建或改造.国际残奥委员会制定的《残奥会比赛场馆技术手册》,在交通及停车设施、出入口和通行区、功能和服务区、坐席、通讯和信息等方面对北京残奥会场馆设施提出了很高要求.根据国内外无障碍建设情况和标准,对照中残联无障碍六方面要求进行的比较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研究针对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健身空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梯度提升决策树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拉萨健身空间满意度的因子与内地存在差异性,其中绿化环境、宗教活动、健身器材设施是对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结合奖惩对比法和影响非对称分析法,探讨了相关属性对健身空间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餐饮服务设施、健身器材设施、无障碍设施、遮阳避雨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